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69章 曹门三杰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盛世的徽音雅乐响起,彩楼珠帘高卷,君子鱼贯而入,人人腕上系着五色斑斓的长命缕。

  我看到这样的盛景,想起君主的恩情,期盼这份深重的恩泽能够延续千秋。

  高高的彩楼如通云霄,阳光洒落在远处金黄的稻田上,丰收的喜悦如同泉水般涌上心头。

  席上的菜很丰盛,助阳可以尝麦彘,应节进龟鱼。

  长命缕、菖蒲酒、蝘蜓、蟾蜍……以一种儿童的视角跃然纸上。

  一切都是活泼快乐充满童趣的。

  诗的结末,慨叹衔珠回报的蛇,讲知恩图报。

  主旨升华。

  用韵“缕”、“余”、“鱼”、“如”等,内容丰富韵律准确。

  诗里洋溢着对皇帝的深深忠诚与敬意。

  李贞越看越诧异……临场发挥能写成这样,真是出人意料。

  张川柏抬着头,脸上满是自信的光芒,等着越王点评。

  李贞看诗的时间有点长,场面有一瞬间安静。

  片刻之后,他笑着说:“这首诗写得很好,让我觉得我的扇子都配不上你了。”

  ……太优秀了,已经不是我可以收的人才。

  听出越王的言下之意,众人惊讶地看着张川柏。

  不是吧不是吧?真的那么神?

  能给普通人留条活路吗?

  张川柏满脸谦虚:“我只是在热烈气氛的烘托中,灵光一闪得了几句。”

  李贞笑了笑,将诗传给众人。

  从陪同赴宴的官员传。

  崔珏一看,笑道:“形制灵巧,声辞优美,有‘上官体’的精髓。”

  贺兰安石看过之后,说:“我怎么觉得有安平县公诗赋的味道,小郎君学过安平县公的诗吗?”

  张川柏一脸茫然……安平县公是谁?

  李善在一旁解释,安平县公李百药,担任太子左庶子、宗正卿等官职,主要职责是修史。

  张川柏恍然,在唐诗发展史上,“上官体”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

  都说启蒙很重要,在诗赋方面,张川柏受了上官仪的影响。

  “诸君过奖了。”张川柏赧然。

  李善正色说:“只是短暂地学习,师弟就能融会贯通,真是太有天赋了。”

  卢照邻附和:“写诗要有天赋。韵脚可以套、典故可以攒,只有灵气是天生的。”

  李善:“如今看两位师弟的诗,我才知道什么是天赋。”

  卢照邻:“师兄过谦了,你诗中的典故,我就没听过。不过师弟的诗,让我很是惊讶敬佩!”

  其他人:……

  你们师兄弟都夸完了,我们还怎么夸?

  张川柏的诗传来传去,彩楼上热热闹闹,连射粽子的人都讨论几句。

  看着八岁多的江都小郎君,有人酸溜溜地想……不过是会做梦而已!肯定是神仙教的!

  要不去东陵圣母庙烧几炷香,说不定也能梦游仙山?

  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被夸的不仅仅是张川柏一个。

  这种场合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

  崔家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儿郎,写了首“一个一口粽”的诗,也被赞清新自然。

  “诗僧王梵志写‘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口吃一个’,语言风趣,同时充满绵绵的禅意。崔郎这首诗,异曲同工啊!”

  崔郎眉开眼笑:“哪里哪里!”

  最终,张川柏的诗被放在“鱼”韵第一篇。

  卢照邻的诗,获得“神”韵第一。

  李善的诗没得第一,但因为他懂的典故多,被李贞请到身边讲故事。

  李贞赐出一排扇子,每一面扇子上都有他亲笔写的字。

  他笑着说:“也请诸君点评我的字。”

  这让众人怎么评呢?

  那必须是变着花样夸啊!

  皇帝家的人,大多都有书画特长。

  比如,汉王李元昌擅长画马、鹰、兔和雉,被此时的文人赞为“妙绝”。

  李贞的字,客观来说,比在场许多年轻人优秀。

  那必须加倍夸!

  获奖的、没获奖的人都争相上前夸李贞的字,同时颂扬皇帝。

  人太多,把张川柏挤到后面去了。

  张川柏带着收获的扇子,退到自己的位置,悄悄盘点今日收获。

  粽子*20;粉团*10,五色长命缕*1,越王扇*1。

  不错不错~~

  连吃带拿~~

  已集齐两把大王扇,接下来可以期待谁的?

  李承乾和李泰的?

  可能性不大。

  他这副小狐狸清点储备粮的样子,让年长者会心一笑。

  谁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

  回家的路上,曹门三杰把玩着奖品,谈笑风生。

  李善方才不仅跟越王讲典故,还跟贺兰安石相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张川柏看着大师兄神采飞扬的笑容,想得有些远……

  历史上,李善被贺兰敏之举荐,成为皇子的老师。不久之后,贺兰敏之获罪被流放,李善也被牵连流放。

  他以前纳闷,李善是怎么跟贺兰家联系起来的。

  贺兰敏之是贺兰安石跟武大娘的儿子,武则天的外甥。

  原来一切果皆有因。

  再看看同样笑容满满的卢照邻。

  将来……

  唉!

  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张川柏诚挚地拍着两位师兄的手:“你们要好好的啊!”

  李善和卢照邻:“……?”

  师弟又犯病了?

  张川柏的心情谁懂呢?

  他想要努力升官,万一师兄们还是被贬谪甚至流放,他可以“捞捞”。

  就算贬到海角天涯,师弟也要把你们捞回来!

  卢照邻轻咳两声:“师弟粽子吃多了?不舒服吗?”

  张川柏摸摸肚子:“有点胃胀,但是还好。”

  “我听过一个偏方,用马尿可以治疗吃粽子积食。”卢照邻善意地说,“你可以去我家里接马尿。”

  “我才不要!”张川柏哼哼。

  二师兄一定是故意的!

  将来捞捞的时候,捞一半!

  咦?

  话又说回来,如果历史上的卢照邻是受来济牵连仕途蹉跎……那这辈子,我跟来济关系更深啊!

  “师兄啊!苟富贵,勿相忘!我要是到了海角天涯,你们记得升官捞我啊!”张川柏诚挚地说。

  卢照邻:“……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张川柏转移话题:“我在想……现在你们这样夸我,将来端午宫宴,我作不出更好的诗,岂非被人说江郎才尽?”

  “端午宫宴?”师兄们齐声说,“等你参加了再发愁吧!

  说得好像你已经当上高官了。

  师兄弟们说笑着,又畅享当高官……端午节,皇帝还会给官员赐腰带和夏衣。

  咱不是稀罕腰带和衣服,主要是……好吧,张川柏挺稀罕的。

  他们先回到仁丰里,给夫子汇报“战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