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168章 还说你不会作诗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吃瓜的时候,张川柏有幸见到大唐才子们跳舞。

  都是想着日后做官的,谁能不会那么两下子?

  万一宫宴上,皇帝拉着你跳,你说“陛下,当心踩脚”,那多不好看啊~~

  李贞兴起,拿起琵琶亲自弹奏。

  皇帝一家似乎都有歌舞特长……

  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的捷报传来,李渊弹琵琶、李世民起舞助兴。

  父子君臣其乐融融。

  在座的大多没听过唐高祖弹琵琶,能听越王弹奏也不错~~

  张川柏忽然觉得,才子这条路也挺卷。

  跳舞、弹琵琶,他都不会啊!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张川柏目光由衷的惊叹,李贞的琵琶声越来越欢快,将现场的气氛烘托起来。

  琵琶声停,射角黍、粉团的活动开始。

  一个个缠着色彩绚丽丝线和编织着花纹草索的“百索粽子”放在精致的浅口盘内,蜡头小箭分给参加游戏的郎君们。

  张川柏拿起一支小箭,在手里把玩。

  平日里跟着来家阿翁习射,用的是真箭,第一次用这种小玩意。

  装粽子的盘放在五六步远的桌上,旁边还有一盘粉团。

  旁边有人说:“粉团小且滑腻,想射中可不容易。”

  就是因为不容易,才饶有兴味。

  据说这最初是宫廷的游戏,后来传遍长安,时人争仿效之。

  李贞是从宫里出来的,很会玩。

  “可以射了吧?”张川柏站起来,拿起纤巧的小角弓,搭上蜡头小箭,瞄准几步外的粉团。

  “快看神童神射!”才子们说笑。

  这种小角弓,是宫中女眷都拉得开的,比的不是臂力,而是准头。

  张川柏漫不经心地拉弓,“啪”的一声,直中盘中最上方的粉团。

  “我先吃啦!”他高高兴兴,“油炸的糯米团子,我家里没有做呢!”

  糯米加芝麻,还要油炸,是一种堪比小酥肉的奢侈美食。

  其他人猛地想起,优胜者可以得到越王赐的扇子,也不再谦让,纷纷表演起射箭。

  李贞放下琵琶,慢悠悠地喝菖蒲酒。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张川柏射中粉团之后,又连射了三个粽子,趁人没留意,悄悄把粽子放进随身带的小布包里。

  李贞:“……”

  连吃带拿?

  他对张川柏本来不是很在意……农业神童嘛,天选司农卿。

  跟他没什么关系。

  但九郎不远千里给张川柏赐扇,引起了李贞的好奇心。

  能被老九看重的,肯定有过人长处。

  张川柏察觉到李贞的目光,低头看看自己鼓起来的小布包,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

  凭本事射中的,脸不红心不跳~~

  每次轮到他射,他都能收获一个战利品,没有一箭射空。

  既然被李贞看见了,他就光明正大地装袋。

  一开始,其他人还觉得好笑,看着看着就变成惊讶……虽然只是游戏,但箭箭不落空,很有些能耐啊!

  “你学射箭多久了?”旁边一人问。

  张川柏说:“小时候随便玩玩不算,认真习射……半年多吧!”

  “谁教的?”

  “之前是来叔,后来是三位老翁。”

  “啊!”周围的人惊讶,“那你能拉真正的弓吗?不是这种小弓。”

  “略懂。”张川柏谦虚。

  众人心情复杂。

  小小年纪,学那么多不怕长不高吗?

  张川柏看着满满的战利品眉开眼笑。

  就算没能得到李贞的扇子,将这些粽子、粉团带回去跟亲友分享,也很快乐啦~~

  好吃的要带给家人!

  独吃不肥~~

  他正在高兴呢,有个仆从过来,说:“大王请张三郎去作诗。”

  李善和卢照邻都已经在作诗了。

  那边的才子们竞争气氛,比射粽子的还要激烈。

  张川柏依依不舍地看着小粽子。

  周围的人取笑:“也请小郎君留几个粽子给我们尝尝吧!”

  虽然规则说谁射中归谁,但你全射走了,我们吃什么?

  “唉呀!是我失礼了!”张川柏跟众人道歉。

  “我们开玩笑的,粽子有得是……你快去作诗吧!”

  把这个射粽子狂魔赶去作诗小组,给作诗才子们山一样的压力~~

  ……

  卢照邻分到的韵是“神”。

  他也是鼎鼎有名的神童,“神”字仿佛是为他而设置的。

  见张川柏走过来,卢照邻露出一丝担忧。

  他知道,张川柏根本没有提前准备。

  昨天得到消息,他忙着琢磨韵脚,小师弟就想着射粽子!

  李善在一旁,小声说:“别担心!实在不行,小师弟可以请神。”

  卢照邻一言难尽地看着大师兄。

  大庭广众请神?

  不愧是大师兄,思路跟常人不一样。

  能够做出隐瞒身份考验师弟,却把自己考住的李善,不像表面一样稳重。

  崔珏等人看着张川柏……其实这种以游戏为主的宴席,只要不是冲着奖励去,不会作诗就不作。

  把面前的酒喝了,就算认罚。

  甜丝丝带着清香的菖蒲酒,在某些人看来不是惩罚,而是奖励呢!

  张川柏不慌不忙。

  他是学过作诗作赋的。

  还被皇帝夸过“完整”呢!

  熟读《文选》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

  张川柏想,上头既然坐着一个皇子,诗就要歌颂太平盛世,歌颂皇帝英明。

  另外,端午节还有“去恶”的习俗,宴席上有“蝘蜓”、“蟾蜍”形状的装饰。

  “蝘蜓”(壁虎)、“蟾蜍”(癞蛤蟆),有以毒攻毒之意。

  所以,诗的最后,要在社会政治层面上点明“去恶”的主旨。

  想清楚就可以动笔了。

  张川柏脑海中闪过多首端午节的诗,最出众的是李隆基的。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

  不行。

  这首诗的韵是“神”。

  张川柏抽中的是“鱼”。

  就算他想厚颜借李隆基的诗,也不合韵啊!

  他停顿片刻,小脸严肃,认真思考后接着写。

  张川柏练王羲之的字也有些日子了,虽然跟李治的字还有很大差距,跟同龄人比总算过得去。

  众人的目光都在张川柏身上,或是好奇,或是期待,也有幸灾乐祸的。

  曹公的弟子,诗作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用错韵就离谱了。

  有他人代作的嫌疑。

  眼看张川柏放下笔,有不少人凑上前,想一睹为快。

  李贞放下酒杯,朗声说:“呈上来,本王先看。”

  要是张川柏的诗作得不好,就不给其他人看。

  可如果作得好,扇子赐不赐?

  给张川柏赐扇,老九误会自己跟他抢人怎么办?

  将来史书记载,越王贞、晋王治,因擅长农具化学,搅屎搅尿惊为天人的江都张郎兄弟失和?

  就怕野史写得太野!

  张川柏察言观色,敏锐地发现李家老八内心戏很丰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