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礼部写的国书。

  七月底,倭国那边的回复到了。

  朱元璋收到,看过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鼻子都要气歪了。

  被一个小国指着鼻子骂,哪怕是圣人,都想当场动用抡语!

  倭国国王回信道:

  【我听说三皇确立准则,五帝传承禅让,只有中华有君主,难道夷狄就没有君主吗?

  天地广阔,并非一个君主独掌大权,宇宙宏大,造就众多邦国来分别守护。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非一人的天下。

  我居住在偏远弱小的日本,是个狭小的国家,城池不到六十座,疆土不足三千里,但仍有知足之心。

  陛下作为中华的君主,是万乘之尊,城池有数千座,疆土百万里,却还有不满足之心,常起灭绝我国的念头。

  天若生杀机,能使星宿移位;地若生杀机,龙蛇会在陆地奔走;人若生杀机,天地都会颠倒。

  昔日尧、舜有德行,四海都来朝见;汤、武施行仁义,八方前来进贡。

  我听说天朝有发动战争的策略,小邦也有抵御敌人的谋划。

  论文章,我们有孔孟道德的文章;论军事,我们有孙吴韬略的兵法。

  又听说陛下挑选得力的将领,发动精锐的军队,来侵犯我国边境。

  我国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然有防备,怎会跪在路上奉迎呢?

  顺从未必能活,违逆也未必会死。在贺兰山前相逢,就当作一场搏杀的游戏,我有何惧怕?

  倘若陛下胜我败,可满足上国的心意;假如我胜陛下败,反而会让小邦蒙羞。

  自古以来,讲和为上策,停战为强大,避免生灵涂炭,拯救百姓的艰辛。

  特意派遣使臣,恭敬地叩拜陛下,希望上国考虑】

  ……

  ……

  八月初一。

  大朝会上,朱元璋说了此事,气极反笑道:

  “大家都好好看看,这日本国王的国书,写得真是文采斐然。

  然则,全是在放他娘的屁,还不如蝲蝲蛄叫!”

  他今天已经平静许多了,然而眼神越发深不可测,闪着幽幽寒意。

  文武百官传阅了这份国书。

  顿时都大感诧异。

  “嗡嗡嗡”地议论起来。

  陆知白位置靠前,早早就看了。

  好吧,他上辈子就看过了。

  现在又看到了真迹。

  其实,他第一次看到这封回复的时候,就真的震撼了。

  文辞之优美熟练,根本不像是日本人写出来的,满满都是中国味儿。

  但用词,也非常不客气,颇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势。

  历史上,老朱看过之后,就咬牙切齿,磨刀霍霍。

  等到大家传阅完毕。

  朱元璋悠悠地问道:

  “各位看过之后,有何感想?”

  于是一些人就发言说:

  “这封国书引经据典,颇为古雅,然而所用为我华夏文字,每一个典故都是华夏历史。孔孟文章,孙吴兵法,这都是我华夏的啊。

  可见,天下文脉,尽归于大明!这倭国,已有些人得到了教化,然而其蛮夷之心,始终如一!”

  也有人说:

  “此番邦小国,自古为我华夏藩属,如今出言无状,忤逆陛下。

  若是被其他国家得知,我朝颜面,将何存呢?”

  武将更是直接嚷嚷道:

  “出兵,叫他们知道厉害!”

  那封国书又传回朱元璋手中,朱元璋看着冷笑道:

  “他们还敢威胁咱呢,还说咱要是败了,脸上不好看,哈哈!”

  朱元璋露出微笑。

  然而了解他的人心底已经有些发寒了。

  果然,片刻后,朱元璋便淡淡地说:

  “这倭国,满嘴仁义道德,却行苟且之事。咱让他们好好管教自己的子民,他们从来都不听。

  多年来,纵容倭寇到咱边境烧杀抢掠,连高丽也深受其害,却反过来责怪咱不讲仁义。

  咱何苦要受这个鸟气?明年开春之前,咱的战船,一定要登上倭国之地!如他们所愿,看看两国到底孰大孰小。”

  但是,一听他这么说,有些大臣的理智,又回来了。

  他们提议道:

  “陛下,倭国隔着茫茫大海,有高山河流作为天然屏障。

  元朝出兵讨伐两次,皆是失败……此事应当从长计议,徐徐图之啊。”

  也有人提议说:

  “若要发兵水师,应当好生操练一年半载,不打无准备之仗……”

  朱元璋很不在意地说:

  “前几天,咱已经命南雄侯赵庸,率步舟师一万五千余人,前往广州,荡平海寇,就算是历练吧。”

  说着,他大袖一挥道:

  “得了,此间详情,容后再议。”

  等到朝会结束,朱元璋看了陆知白一眼。

  陆知白本来也打算去找他。

  等下了朝,陆知白连忙跟了上去,前往武英殿。

  他身后,倒也有几个老臣跟着。

  大家前后到了大殿附近,面面相觑,而后向陆知白拱手。

  陆知白也朝他们稍稍回礼,率先迈了进去。

  殿门关上,他陆知白与朱元璋密谈。

  朱元璋吩咐宦官:“取倭国的舆图来。”

  朱元璋看着舆图,眉头微皱:

  “咱现在就恨不得发兵,可是群臣的担忧,也有道理,元朝的惨败就是例子。”

  陆知白说:

  “蒙古骑兵强大,只是不擅长舟楫渡河,更别说海战了。

  他们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也有骄傲大意的缘故。儿臣以为,不能被这吓住了。”

  朱元璋颔首:“咱也是这么想的……”

  元人不善水战,又不知取道,直接渡海,自然是晕头转向。

  若取道高丽,就减少许多海程。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日本有大量金银矿的消息,朝中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他们没有主战的决心。

  而朱元璋嘴上没说太多,对于东征,却很坚决。

  陆知白思虑片刻,说:

  “其实,现在倭国的局势相当混乱复杂,并非是以怀良亲王为正统……”

  朱元璋略为诧异:

  “这是什么意思?”

  在他心里,把怀良亲王当做倭国的正统,不认可其他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