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相信沈家行商经验丰富,会有办法的。

  这次到底是个意外,还是故意把差事办砸,好顺势卸了担子?

  ……

  七月中旬。

  陆知白接待了从贵州那边回来的几个人。

  有郎中,也有商人。

  往贵州那边行商,虽然麻烦一些,但收益也还行。

  郎中庞山又带回来了,可以治疗烧伤的药膏。

  还告诉陆知白:

  “侯爷,贵州那边已经修好了一条栈道,联通了毕节、归化、西溪、龙场等地……”

  陆知白听了,双眉一挑,轻笑出声。

  有了栈道,朝廷就会逐渐在那边开设驿站。

  太好了,是龙场驿,王阳明可以悟道啦!

  虽说修建栈道必然要花费不少人力,但修成之后,方便大山内外往来,利在千秋。

  而且,也能获取朱元璋的信任,对于彝族部落是性价比很高的工程。

  庞山犹豫一番,道:

  “侯爷,有一要事,草民不敢隐瞒……”

  陆知白挑眉:“说~”

  庞山道:

  “我和几个郎中在彝族山寨中,地位也算不低。

  因此得知,他们的首领【霭翠】,生了重病……”

  “他们自己的郎中束手无策,奢香夫人无奈之下,求助于我们。

  开了一些药,虽有好转,却无法断根……”

  陆知白听了,凝眸沉思起来。

  霭翠到底哪一年死的,历史记载自相矛盾,难以分辨。

  霭翠死后。

  贵州都指挥马烨,抱有强烈民族偏见,屠杀彝族,在灾年征苛捐杂税。

  他对暂摄贵州宣慰使的奢香,尤其忌恨不满。

  后来,马烨让士兵裸露奢香的身体,鞭笞奢香的背部,企图激怒彝族反击。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彝族叛乱,他就有正当理由平叛。

  奢香受此奇耻大辱,却深明大义,劝服了怒发冲冠的属下,避免了战事。

  但她也没有忍让。

  而是选择了降维打击,直接进京告御状!

  马烨被朱元璋砍头。

  而奢香开置栈道、约束子民不生事作为报答。

  彝族人无不感服朝廷的威德。

  可谓是皆大欢喜,前提是奢香的忍辱负重。

  但如果霭翠还活着,能提供不少助力,或许不会有这些事端。

  庞山凝重的说:

  “我知晓这霭翠,是贵州宣慰使,贵州现在虽有三方势力,但仍是以他为尊。

  他若是有什么不测,贵州局势还不知会如何变化,唉,只可怜劳苦大众……”

  陆知白微笑道:

  “你能有此见识,不愧是读过书的。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此事,我要先进宫禀报。”

  当天,陆知白就进宫,说明此事。

  朱元璋挑眉道:

  “你们那什么大蒜素,能否救治他?”

  陆知白略作思考,道:

  “不敢说。他若是器官病变了,那是没有办法的……”

  朱元璋点头说:

  “他们常年生活在山林瘴气中,于身体或许会有影响……”

  说着,又笑起来:

  “你在贵州那边,倒是消息灵通。”

  陆知白无奈道:

  “这只是一个巧合,通过叶长春等郎中,结识的人脉,他们又恰好敢去贵州闯荡……”

  朱元璋微笑道:

  “是么,咱倒是听说你,派了些人,去教他们汉学,还有一些耕作、生产之术。

  比如那木薯,在贵州就推广得很好,听闻味不甚佳,然可以果腹……”

  陆知白面不改色:

  “都是以陛下和太子的名义。”

  朱元璋笑道:

  “大兴教化,这是好事!哪怕是一个平民这般自觉,咱也不会多说什么。”

  说着,他叹道:

  “先前咱还不觉得有什么,见多了才知道,这彝族土人,真是相当乖觉。

  有很多蛮族,瞧不起汉人,更别说学习语言文字,根本就未开化……”

  朱元璋摇着头,一副头疼之色。

  陆知白笑道:

  “马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得有个好首领,才能把部落带往正确的方向。”

  朱元璋点头说:

  “这倒也是。霭翠夫妇,论起能力心性,在异族头目中都算是不错的。

  最起码,那栈道是真修出来了,咱准备再设些驿站,以后派兵也方便些……”

  陆知白静静听着。

  而朱元璋垂眼思索片刻,说:

  “再等等吧。好歹,有个正式的请求。”

  陆知白便颔首。

  左右霭翠一时半会也死不了。

  他叫人稍稍暗示一下即可。

  其实他也希望,到处都不要有战事。

  和平收编是最好的。

  陆知白刚出去,就瞧见郭桓匆匆而来。

  郭桓对他拱手行礼,然后便进入大殿内。

  陆知白微微挑眉,离开。

  秋天还要西征,国库一定要撑住啊!

  ……

  ……

  先前,春三月时。

  倭国那边,派了和尚庆有、如瑶等人,献上了十几匹马,和当地的硫磺、刀扇等特产。

  这批使者,有不敬之词,态度傲慢。

  而且还没有携带表文。

  上贡的物品数量,也没有依照约定。

  这样一番态度。

  自然是让大明很不满意。

  有的大臣说:

  “或许是伪装成使者的骗子。”

  “也有可能是间谍,想要窃取我国的情报……”

  朱元璋心中对于倭国,已是相当不满,才不管到底是什么缘故。

  朱元璋拒绝了他们的进贡。

  命令礼部发文书,斥责倭国国王。

  于是,礼部就发去了国书:

  “大明礼部尚书向日本国王致意:

  国王你居住在大海之中,世代统治百姓,如今却不遵奉上天的旨意,不谨守自己的本分!

  只知道凭借环绕的大海作为险阻,依靠高山作为屏障,狂妄自大,肆意欺侮周边的国家,放纵百姓去做海盗。

  上天将要借他人之手,降祸于你,这是迟早的事。我奉大明皇帝的旨意,发公文给你——

  你如果不能明察事情的大小轻重,而效仿井底之蛙仰头看天,还自以为了不起,恐怕就是引发争端的根源。

  你读古书,却不了解历史,尔国起初叫做倭,后来厌恶这名称,于是改成日本。

  从汉朝历经魏、晋、宋、梁、隋、唐、宋各朝代,都曾派遣使者,向我泱泱华夏进献表章,进贡地方特产、人口。

  当时的帝王,有的授予尔等官职,有的封以王爵,有的通过联姻来表示友好。这都是因为你们归附仰慕的心意诚恳,才有的优厚回报。

  要是时而反叛、时而归附,与中原王朝产生矛盾,那就必然会遭受灾祸!

  比如吴大帝、晋慕容廆、元世祖都曾派兵前去征伐,俘获你们的男女后带回国内。

  一千多年来,过去的这些事都可以作为借鉴,希望你好好思量思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