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293章 沾远志的光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营养钵育苗之后再移栽,有一个明显的好处,经验丰富的老农都看出来——种子的发芽率高,幼苗长得更茁壮。

  “三郎,你这样育苗,能省多少棉种?”张衍大声问出来。

  张川柏回答:“没有用普通方法播种过,没法对比。正常情况下,我预估能节省一半的种子。”

  乡亲们的议论声顿时变得更大。

  此时大多数农民种地,都很难精耕细作,作物的产出投入比低。

  张川柏之前提出的“再生稻”,为什么产量不如两季稻,还能获得欢迎?

  可以节省一季的稻种!

  现在棉花种子是稀罕物,节省种子更为重要!

  “好好学!将来我家种棉花,也这样做!”

  “咦?除了种棉花,其它庄稼,是不是也能用营养钵?”

  对于有种地天赋的民族来说,最擅长举一反三。

  张川柏站在较高的大石头上,居高临下地说:“有些人参与过做营养钵,有些人没有,我再详细讲一遍……”

  另外,棉花种植的注意事项,也要交代清楚!

  万一他来年不在江都,乡亲们也能自己种。

  “苗期要重点防治虫害,如蜗牛、地老虎、蝽、蚜等,怎么除虫?之前说过的农药……”

  张川柏说话的时候,议论声都会停止,所有人都认真听。

  小张侯那么小,却站得那么高,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个巨人,不是神仙佛祖。

  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

  张川柏是附近唯一一户种棉花的,棉苗除虫这项工作,也是他第一个面对的。

  在乡亲们看来,小张侯是在用自家的地,做一项项新的尝试。

  “难怪皇帝封他为江都侯呢!他就是带着我们江都人吃饱穿暖啊!”一个老人感慨。

  另一个人习惯性反驳:“他还有俸禄,又有其他收成,又不指望棉田吃饭。种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嘿!我说你这人,怎么别人说什么都要反驳?”

  “习惯了,习惯了……”

  回想一下,似乎是从小被父母责骂,就总是给自己找理由。

  长大之后,面对什么事都喜欢换个角度思考。

  ……

  张川柏先来到江都城的回春堂。

  农药也是药。

  黎芦治疗恶疮、去死肌、疥癣、头秃的药用价值,还是他带着大兄研究的。

  大兄因此考入太医署。

  “黎兄,多日不见,又在磨药?为何我每次见到你都在磨药?”

  张川柏走到药柜旁边,踮起脚问。

  医馆的柜台高,十二岁的张三还不够高。

  黎平头也不抬地说:“我不磨药,谁来磨呢?医师说想收两个新学徒,一直没遇到合适的。”

  “不会吧?甄医师口碑那么好,回春堂要招学徒,那还不是应者如云?”张川柏疑惑。

  黎平说:“我们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哦……学医的人,品性最重要。”张川柏了然。

  黎平放下手中的东西,擦干净手说:“前两日医师还说,你的农学堂有两个不错的苗子,他们若愿意,就收过来……你今日来,有什么事?”

  “我想收黎芦。”张川柏步入正题,“这次种棉花,需要的黎芦药水多。你们帮我收,我出钱买?”

  “你不自己带着学生去采?”黎平笑道,“是了……你现在是身兼多职,是大忙人!我记得医师收着一些,我帮你问问。收到直接送去张园?”

  “直接送去。”

  “远志加官升职,听说他在前线立功了?”

  黎平见到门口有人经过,声音不自觉地拔高。

  路过的人听到,不禁走进来旁听。

  哪个哪个?

  在前线立功加官?

  策勋十二转上柱国?

  张川柏谦虚地说:“仰仗陛下英明神武、将士们奋勇杀敌,阿兄侥幸立得一点微末之功。陛下恩典,给阿兄加朝请郎,升太医署医监。”

  朝请郎是什么官,黎平不关心。

  太医署,那可是学医之人心中神圣的殿堂。

  他努力压着嘴角,让自己不要显得那么没见过世面——看看人家张川柏多淡定!

  但还是声音再次拔高,喊着说:“诸位听听!我师弟是太医署医监!”

  张川柏:“……”

  黎兄就差拿个喇叭,满大街喧哗。

  在路人的议论声中,一个人走进来说:“黎平,你又不低调了。”

  “医师回来了!”黎平眉开眼笑。

  张川柏也迎上前:“我前日去甄家,没见到医师。今日过来,以为又见不着。现在想见医师一面,得提前预约。”

  甄闻道微微仰着头说:“因为我是太医署医监的授业老师啊!”

  他说着,对走进店里的客人笑道:“我的小徒当上了太医署医监,同门都为他高兴。”

  拿着喇叭,再重复三遍!

  张远志当上太医署医监了!

  “原来如此!医师,你给我看看,我需不需要吃点什么药补一补?”

  “给我看,先给我看……张三郎君,你过来是买什么药?”

  客人对太医署有种迷之敬仰。

  连带看张川柏的目光,都更加热烈。

  张川柏一一回答。

  从前是他给家人带来荣耀,现在大兄也给他带来荣耀。

  兄长们长大了,能顶门立户,小三郎老怀宽慰。

  待客人们散去,张川柏重复了一遍做农药给棉苗杀虫的事。

  甄闻道说:“自从你们兄弟提出黎芦的种种药用,我每年都收一批。现在黎芦的价格,都比以前贵了。”

  “医师研究出什么新用途?”张川柏好奇地问。

  甄闻道微笑:“黎芦能散结,可治鼻中息肉。这个,是黎平亲自试过的。”

  黎平连连点头:“我试过的……第一次用药猛了点,差点把自己毒死,幸好医师及时救治。”

  张川柏微妙地沉默一瞬。

  他好像知道为什么甄医师名气那么大,收靠谱的学徒却不容易。

  城中同行都知道回春堂学生爱研究新药,还爱以身试药。

  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不敢让子弟来回春堂!

  甄医师又说:“现在人人都羡慕我,收到好学生。陛下凯旋时,已经有一批将士回来,你阿兄怎么还没回来呢?”

  “他这次在契苾何力部,大军扫平百济、一统半岛,阿兄就能回来了。”张川柏估算着时间,也不禁期待。

  甄闻道疑惑:“我记得,在百济旁边的新罗一直对大唐很恭敬,还配合大唐打高句丽。你说的一统半岛是什么意思?”

  很老实的新罗,我们怎么收复?于礼不和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