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77章 想要的都有

小说:大唐锦鲤小郎君 作者:山的那边 更新时间:2025-02-03 00:54:36 源网站:宝书网
  皇帝重视农桑是必须的。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经过隋末战乱,大唐户口比隋朝鼎盛时减少了足足七成,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才有了“贞观之治”。

  李世民亲自撰写的《帝范》十二篇,专门有一篇“务农”。

  以张衍的想法,皇帝既然有千金买马骨的想法,发下来的嘉奖就不会少。

  “三十匹绢?”

  听完旨意,看到面前堆成小山的绢帛,张川柏瞬间忽略了其他内容。

  脑海中迅速划算物价。

  如今是贞观十五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丰收?,长安每斗米二文钱。(1)

  一匹绢约500文,三十匹绢换成粮食就是……算不过来!手指头不够用!

  还是算猪吧!

  一头民养猪大约500文,一匹绢是一头猪,三十匹绢就是三十头猪。

  看到三十头猪在眼前哼唧,张川柏的喜悦变成彩虹色的泡泡,将整个人包围。

  养什么猪啊!

  还是搞发明致富快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别说张川柏,就连张衍都有些不真实感。

  江都令、屯田监、大都督府……各级官府竟然都没有占据这份功劳。

  知道官场内情的张衍明白,这里面有曹宪的原因……否则三郎一个小儿郎即便能保住功劳,赏赐也未必有那么丰厚。

  而除了三十匹绢,圣旨中对三郎的夸赞——“江都神童”,是更大的价值……

  领完赏赐,张川柏的任务完成,可以离开官署。

  他们得将这份赏赐大张旗鼓地在城内转一圈再搬回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要让扬州的百姓都知道皇恩浩荡。

  不过,来传旨的官员中,却有一人跟上来:“张三郎,且慢。”

  “阁下有何吩咐?”张川柏停下脚步,客气地问。

  来客拿出一封信,微微笑道:“司农寺让各地民屯推广新农具,长安及周边地区也开始使用。这是我相识的一位郎君王方翼写的信,他也曾做过代耕架……”

  同安长公主的孙子王方翼年仅十六,是初始版代耕架的发明者,见到张川柏版非常惊讶。

  原来有人跟自己想到一处去!

  知己啊!

  而且,张版代耕架比王版更轻便、效率更高。

  于是,小王托人捎信,要跟张川柏交个笔友。

  这是送信人的说辞。

  张川柏听完笑着说:“我看完信,就给王郎君写回信。”

  “不急。我会在扬州停留几日,还有别的公务。”来客很友好。

  毕竟,皇帝都夸了“江都神童”。

  张川柏走出官署,只见外面已经围满了等候的亲友……有他的朋友,也有阿耶阿娘和兄长的。

  官府的差役帮他把三十匹绢抬出来,亲友们顿时一拥而上。

  张远志说:“我摸摸!我摸摸!皇帝赏赐的绢,和扬州的肯定不一样!”

  李善说:“应该不是从长安一路带过来的,就是从本地府库调用的。”

  带一份圣旨过来,就地取绢。

  “那也是御赐的!”张远志幸福得想哭。

  这么多匹绢,阿娘要织多久啊!

  够自家交几年庸调啊!

  卢照邻叹道:“可惜三郎年少,否则可能去长安司农寺为官。”

  “卢师兄说笑了!”张川柏一脸正色,“陛下赏赐已经太丰厚,再多的,我实在是受之有愧!我一个小儿郎能做多少事?改良农具,全赖乡亲们的支持。”

  ……阿耶在路上教的话。

  此言一出,原本羡慕的亲友觉得心里更舒服。

  三郎没有忘记我们!

  说话间,三十匹绢已经搬上亲友们推来的板车,一群人簇拥着张川柏走过大街。

  “那就是秧马三郎!”

  “你这个称呼过时了!是农具三郎!”

  “不对,是粪肥三郎……依我说,叫神童三郎就行!”

  此时的人,称呼往往是姓氏加排行。

  为了区分,就加上职业,什么“豆腐大郎”、“花椒七郎”、“酿酒十一郎”之类……

  张川柏短短时日,已经换了几个称号。

  街坊们太热情,张家众人边走边谦虚:“其实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事……是皇恩浩荡啊!”

  立刻有人大声响应:“陛下重视农桑,是万民之福啊!”

  这样热闹的场面,也有一两句不和谐的声音:“确实就是做了一点点的事。不就是几样农具吗?凭什么给张三奖赏?依我看,他还是沾了曹公弟子的光!”

  张川柏听到这酸溜溜的话,望过去:“你今日没刷牙吗?我建议你去回春堂买罐牙膏仔细刷刷!”

  “你!”那个穿长衫的人怒道,“你自己也说一点点事!”

  张川柏淡定地说:“我这么说是谦虚,你是什么?你有本事,也改良农具啊!”

  “他是嫉妒啊!”张远志大声说,“一身酸臭,几条街都闻到了。”

  别以为张家儿郎没脾气!

  来济远远站在路边,微笑着看热闹……就应该这样,大唐男儿要有血气。

  若张三郎一味谦虚、唾面自干,不配跟他习武。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饼之恩,来某人报了。

  在城里绕了一圈,到城门口时,张川柏和李善、卢照邻跟众人告别。

  他们要去仁丰里向曹夫子报喜。

  张川柏想问问献书的事怎么样。

  那本书,是他跟卢照邻共同的作品……为什么只奖励自己,没有卢照邻的。

  “是要跟夫子报喜。”张衍乐呵呵地说,“若赶得及就回家,肯定有很多人去我们家。”

  张川柏心头一跳:“别杀花花啊!”

  家里只有花花一只大鸡!

  花花要是没了……不敢想象会有多难过。

  “不杀花花!”张衍笑道,“现有那么多匹绢,过几日买一头大猪回来开席,请乡亲们!”

  有钱就要花!

  适当的散财是分享喜悦,能减轻旁人的嫉妒。

  “好!阿衍大气!”县衙官厨淳于方大声说,“定好日子告诉我,我去给你们掌勺!”

  他是阿衍兄的朋友中唯一的专业厨子,做席面这种事当仁不让。

  医师甄闻道说:“我出一些药材做调料,能把猪肉做得更好吃。”

  甄玉脆生生地说:“叔叔婶婶,我带一些蘑菇给你们加菜,之前川柏说想吃的!”

  “好!好!”吴秀一听到甄玉的声音就眉开眼笑。

  ……

  张川柏看着家人热热闹闹地离去,和李善、卢照邻手拉手走向仁丰里。

  “多亏了夫子我才能获得奖励,我知道的。”张川柏认真地说。

  李善和卢照邻对视一眼,笑道:“是你自己的本事!行啦,我们不会嫉妒你!只要你亲自给我们做一道菜。”

  “一根柴烂烧猪头肉?”

  “不吃那个……你带我们去摸鱼,煮鱼汤!你上次说,鱼汤要怎么做才能奶白奶白的?”

  小儿郎们叽叽呱呱,心思一下子转到饭菜上,心境开朗得像夏日的晴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大唐锦鲤小郎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