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巷。

  京城一处偏僻的巷子,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京城的劳苦人民。

  周大娘自从嫁过来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

  可惜,丈夫死的早。

  周大娘一个人辛苦的把女儿拉扯养大,母女两人就靠着家里的一台纺织机过活。

  可以说。

  周大娘之所以可以把女儿养到十四岁大,全依仗这台纺织机。

  周大娘每天从早到晚,就一直在家里织布,然后把织好的布匹卖给布商,换取一些碎银子。

  三四十年了,天天都是如此。

  只是这几年,周大娘的身心越发憔悴了。

  因为,女儿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

  要是嫁妆少了,嫁到男方家肯定会受欺负的。

  所以,这几年,周大娘日夜不停的摇动着纺织机,就是为了给女儿多准备一点嫁妆。

  在一间阴暗的屋子里,传来哐哐哐织布的机器声音。

  周围的邻居早已见怪不怪了。

  不用说,这肯定是周大娘又开始忙碌了。

  就在这时。

  几个官差骑马赶到了青衣巷。

  要是在平时,这些官差老爷是万万不愿意来这种地方的。

  京城谁不知道,这青衣巷是出了名的穷人窝。

  环境肮脏,污水横流,隔着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

  一行人来到青衣巷后,忍受着难闻的气味,纷纷下马站立。

  听到马匹嘶叫的声音,青衣巷的街坊邻居好奇的从家门里走了出来。

  看着这几个官差老爷,大家满脸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的,一个领头模样的官差用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

  官差把这些围观的老百姓聚拢起来,向大家宣布道:

  “相信这次招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家里但凡有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报名参加考核。”

  “如果有家长要让自己的子女参加考核的,过来我这里登记一下,然后明天上午去城南的青阳书院参加初试。”

  听到这里。

  青衣巷的老百姓一下子喧闹起来,大家嚷嚷着要给家里的子女报名。

  自从招生的消息传出来后,大家都已经焦急的等待了好几天。

  今天。

  终于把官差老爷等来了。

  大家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子女能不能通过初试,但试一试总归是好的。

  万一通过了呢!

  那每年都有十两银子可以拿,想想都让大家兴奋。

  要知道。

  青衣巷的这些贫苦人家,累死累活干一年也挣不了几两银子。

  十两银子,省吃俭用,足够一家老小过活一两年了。

  趁着大家都在登记报名,一个看着老实巴交的壮汉,赶紧跑去通知周大娘。

  壮汉冲进周大娘的家门,一脸着急道:

  “你怎么还在家里织布呢?官差老爷来了,快去给你家莹莹报个名参加初试吧!”

  周大娘放下手中的梭子,一脸疑惑的看着邻居壮汉。

  “报名?”

  关于招生的消息,周大娘倒是也有所耳闻。

  她每次出门的时候,也总是听到街坊邻居议论。

  周大娘那时就在羡慕,她要是有儿子该多好,就可以去参加初试了。

  光是她听到的读书免费,每年十两银子,还有学成后在官家当差,都让她羡慕不已。

  壮汉看到周大娘一点都不上心的样子,都快急死了。

  “对啊!你家莹莹今年不是十四岁了吗?也附和报名条件,快去报名再说,万一通过初试了呢!”

  周大娘一下子愣住了,满脸疑惑的问道:

  “莹莹是女孩子,女子也可以报名?”

  周大娘因为要给莹莹攒嫁妆,平时也基本上不怎么出门。

  虽然知道一些招生的消息。

  但也没有太过关注,毕竟和她家关系不大。

  在周大娘的潜意识里,读书识字是男子的权力,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就行了。

  因此。

  关于女子也可以报名参加初试的消息,周大娘一直都不知情。

  壮汉斥骂道:

  “整天窝在家里,也不出去看一看,莹莹差点让你耽误了。”

  “朝廷说了,只要是十五岁以下的,不管出身,不管男女,都可以参加招生考试。”

  虽然壮汉说话的语气不好,但周大娘一时之间也顾不上。

  她的注意力完全被壮汉那句不管男女吸引住了。

  想到这里,周大娘回过神来。

  一脸激动的跟在壮汉后面,出去找官差老爷报名了。

  十两银子啊!

  再加上她这几年攒的一些,完全够莹莹的嫁妆了。

  至于她的女儿莹莹能不能通过考核,周大娘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她已经被那每年十两银子的助学金迷惑了双眼。

  青衣巷的每户人家,除了家里没有子女的,基本上都报名了。

  毕竟这是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大家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

  虽然通过考核的希望不大,但是试一试总归是好的。

  在登记好报名人数后,衙门的官差就骑上骏马,赶去下一个街道通知老百姓了。

  仙居来大酒楼,二楼包间。

  一群年轻的士子正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光是看他们的穿衣打扮,就不难看出,这些聚会的年轻人都是读书人。

  大家喝酒聊天,煞是热闹。

  而聊天的话题,自然就是这几天在京城疯传的招生事件。

  “李兄,你今年正好十五,完全满足招生报名的条件,怎么不去报名参加明天的初试?”

  一个眉清目秀的俊俏公子调侃道。

  这群人里面也就他说的李兄年纪最小,也只有李兄符合报名条件。

  于是俊俏公子自然而然的把话题说到了李兄身上。

  李兄闻言,皱了下眉头,不屑的说道:

  “明知故问,在场的大家谁不知道,这些招生的学子以后是要去充当胥吏的。”

  “我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名门之后,通过科举考试后,官途一路通畅,哪怕是落榜,也能谋个一官半职。”

  “一个低贱的胥吏,也只有那些无知百姓当个宝。”

  在场的众人听完,哈哈大笑。

  “喝酒!喝酒!”

  他们自认为是有资本嘲笑这些平民老百姓的。

  因为他们家中有长辈在朝廷做官,因此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自然瞧不上为了几个胥吏名额吵翻天的普通老百姓。

  至于那十两银子的助学金,他们打心眼里都看不上,也只有那些无知百姓才会在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最新章节,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