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朱元璋三人耳中,甚至三人连‘如果我是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都置若罔闻。

  这……

  丈量天下……

  魄力未免有些太大,所谓的丈量天下,得让朝廷信任的人,亲自拿着丈量尺,一步步将天下走完。

  对于老朱而言。

  锦衣卫就是他唯一信任的心腹,可就算将所有锦衣卫全部都派出去丈量天下,需要的时间恐也非常之久,并非一年半载能够完成。

  耗费的银钱、人力难以估量。

  就算是老朱。

  想到丈量天下这几个字,心中也不免出现几分迟疑。

  “康王殿下,将丈量天下和书同文、车同轨相比,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朱元璋思索少倾,又开口问道。

  ——如果丈量天下真的有比肩书同文、车同轨的功绩,那么老朱咬死牙关,也得让心腹将这片土地走完!!

  可是他现在觉得。

  好像差那么一点意思,如今丈量天下的目的,是让朝廷知道土地有多少,从而将土地全部把控在手中,改售卖为租赁。

  但本质上。

  售卖和租赁,不过是换一种说法,意义在于方便朝廷在需要的时候收回土地。

  80 年的长租期、到期无特殊情况自动续期。

  比肩书同文、车同轨?

  未必吧。

  “哼哼。”

  朱成咧嘴一笑,看向老朱的眼神中充满玩味,似乎在嘲弄他眼界不够。

  老朱也顾不得许多。

  一脸虚心求教。

  “康王殿下,请告知,满足我等的求知欲。”

  徐达也焦急的说道。

  “好吧。”

  朱成也不再卖关子,将丈量天下的意义娓娓道来。

  “丈量天下在于将天下土地全部掌控在朝廷,在于一个‘知’和‘明’字上,一旦‘知’、‘明’,那朝廷就不再是瞎子。”

  “任何一个州府、郡县、乃至个人,在交税之前,就能提前判定出他到底应交多少粮税。”

  “从此就算户部不再监管税收,我大明也不会少哪怕一分钱的税款。”

  “嗯,没错!!”

  朱元璋眼睛一亮,瞬间明白朱成口中‘知’与‘明’的含义。

  天子坐朝堂。

  怕的就是各级官员蒙蔽圣听,但如果已经将每一寸土地都量清楚。

  那么只需要知道何地有灾、何地丰收。

  就能将税款计算的七七八八。

  “妙啊。”

  朱元璋深深点了点头,心中已经在思索如何筹划丈量天下的计划。

  能惩戒贪官,他老朱责无旁贷啊!

  税收口。

  是贪污舞弊重灾区,能将税收透明化,那么朝廷将会清明许多。

  朝堂清明,社稷才安稳,百姓才会幸福!

  河清海晏,太平人间!!

  “而且在确定每一寸土地之后,就可以将现在愚蠢的税收政令更改了。”

  朱成继续说道。

  “现在的税收政令,已经不是元朝那套,殿下为何说税收政令愚蠢?”

  徐达大为不解。

  要说元末,税收规则那是真的蠢,竟然是按照户来收税。

  拥有良田万顷的士族门阀,缴纳的税费竟然和贫苦的三口之家一样多。

  滑天下之大稽!

  老朱建立大明之后,就让户部拟定新的税收政令,每人在而立之年后都要交税。

  人口多多缴,人口少少缴。

  已经相当合理了。

  何来的愚蠢?

  “现在来看,或许还好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随着时间继续发展,情况会变得不一样。”

  “几十年后,随着发展,士族门阀、地主土财,他们的财产将会是普通佣户的无数倍,但是人口,却不过几倍、多至十几倍。”

  “这样的税收,没能将应收的税款收上来。”

  “而且贫困的五口之家,只有一亩田地,却要支撑五份税收,难道不是不合理么?”

  “收税到人,收税到户,都不是合理的政令。”

  “应作何改动?”

  朱元璋兴奋的问道。

  他隐约觉得,朱成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或许所谓的土改,在朱成接下来的言论面前,都变得不那么重要。

  “收税到田。”

  朱成丢出四个字,就是四个字,让朱元璋三人怅惘在原地,半晌没有回过神。

  收税到田。

  也就是说,谁的田产多,谁交税就多;多田者多缴,少田者少缴。

  如果自己没有田,是给某位地主土财当佣户,那么就不缴税。

  “合理!!”

  朱元璋猛地一拍手。

  多田者,意味着多产;谁产多,那么就多交税,这才是真正正确的税收政令!!

  “而且还可以设定阶梯税,1-10亩缴税5%,11-30亩缴税8%,谁特么良田万顷,谁就朝廷交50%的税!!”

  “不是愿意兼并土地么,那就多缴税罢。”

  “不光是阶梯税,还可以设定职业税,目前大明对商人的税率太低,甚至各大士族门阀都专门雇佣商人在府上,提供避税的桥口。”

  “随便逮住咱应天的几大家族,问问他们府上有没有豢养商人?”

  “谁敢说没有?”

  “也就我敢!”

  “阶梯税……职业税……”

  朱元璋喃喃自语。

  纵使这位洪武帝思维敏捷,但这两大税收概念拍在脸上,仍然如在沙漠的同饥渴之人遇到绿洲一般,短时间内无法从中回神。

  现在对商人的税收,的确有些减免的过分。

  难道说。

  淮西武勋、浙东集团的士族门阀,竟然敢打借住商人名义免税的注意??

  老朱瞥视向徐达和蓝玉。

  二人都赶紧低下头,鬓角浮现出一滴滴冷汗。

  ——答案不言而喻。

  就连深谙自保之道的徐达都豢养商人,那其余士族门阀更不必多说。

  不过,这倒不算是贪污。

  合理避税嘛。

  看起来……

  目前的税收政令,的确存在些许问题,能让士族门阀有空子可钻。

  那政令就需要调整。

  收税到田。

  阶梯税、职业税。

  这三者大多建立在丈量天下的基础上,如果能完成税收改革。

  那这功绩。

  还真是可以比肩车同轨。书同文。

  “干了!!”

  老朱心中暗暗点头,就算付出任何代价,他也绝对要完成丈量天下的壮举。

  退一万步。

  就算明朝国祚真的不能永恒,那他丈量天下后书写的《鱼鳞册》,也必定成为传世瑰宝!!

  “不过康王殿下,你为何不豢养商人来避税?”

  徐达突然饶有兴致的问道。

  他当然知道豢养商人的好处,许多府内的开支,如果挂在商人的名义下,基本就不用缴税了。

  朱成这小子,鬼点子多得很。

  又贼坏。

  他怎么会不豢养商人?

  听到徐达的问题,朱元璋也是将一抹好奇的视线投射向朱成。

  难道说,他这十三皇儿,终于不给他上眼药啦?

  “咳咳……”

  朱成轻咳两声。

  “因为,我本人就是商人。”

  朱元璋:“……”

  徐达:“……”

  蓝玉:“……”

  朱成的言下之意就是——我所有交易,都完美避税了呗~

  朱元璋脸又黑成锅底。

  能够想象到,朱成在浙东之地到底搞出多大的阵仗,竟然全都用商人身份避税了么??

  嗯……

  那就先把商人税悄悄的弄上去吧,反正就算不用丈量天下。

  商人税也可以先变!

  就这么办!

  徐达和蓝玉见到老朱眼睛中闪烁的光芒,心中猛地一沉。

  他们知道。

  这大明的天,怕是要变咯。

  土地全部收回,改成租赁;丈量天下;税收改革。

  任何一项举措。

  都能让天下震三震,如果这三项政令同时下达,不难想象,会引起多大的反抗……

  是的。

  就算是老朱,下达这三项断绝士族门阀根基的政令,也肯定无法顺利推行。

  对于士族门阀而言。

  土地被没收、额外交大量的税,绝对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正因如此。

  朱成这议题才是真的绝妙,一棍子就打在士族门阀的七寸之地上。

  一击制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最新章节,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