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东西!”

  老朱怒喝,吓得正准备听夸赞的朱允炆直接跪在地上,惊恐的看着他的皇爷爷。

  朱允炆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他无非是夸赞皇爷爷的功绩,然后说了些大儒教导他的话而已。

  难道圣人言辞,还会有问题吗?

  “兼济天下,兼济个屁的天下,如果富人都能兼济天下,元朝还会是那种惨状?”

  老朱阴沉着脸,一身威压喷薄而出。

  群臣连忙跪倒。

  胡惟庸等坚定的朱允炆辅佐者,心中都不由得替皇孙捏把汗。

  朱允炆这是用三言两语,给老朱对元朝的仇恨勾搭出来了。

  那可是血海深仇。

  元末的景象,如果在大明上演……

  ……光是想到这一局面,朱元璋都会牙齿咬碎,他宁可大明现在直接毁灭!!

  也不愿元末惨状重新上演。

  受苦的都是人民啊。

  现在人民有多爱戴大明,等大明国祚将倾时,就会有多恨大明。

  像憎恨元朝一样,憎恨大明。

  “皇孙年幼,未与朕经历过元末之灾,说出这种话倒也情有可原,去大学堂闭关学习一周,通过书籍看看,元末到底是怎么样的惨景,何为‘天下有粮,而民无粮’,没有朕的命令不得离开半步。”

  “皇爷爷。”

  朱允炆哭丧着脸,不过他刚想求饶,便是对上朱元璋犀利的视线。

  只能闷声承受处罚。

  “……”

  胡惟庸等人听到老朱的决断,反倒是长舒一口气,朱元璋让朱允炆在大学堂学习,言下之意是替他开脱,说明还在庇护皇孙。

  老朱心中,对朱允炆的疼爱,依旧没有减少,反倒能从这禁闭中看出些许端倪。

  如果是任何大臣,能说出这样的话,恐怕第一时间就会被削首。

  “诸位,说说吧。”

  朱元璋用手敲了敲龙椅的副手,身子侧躺在龙椅上,环视诸臣。

  “……”

  群臣沉默,整个朝堂安静的针落可闻。

  他们都是聪明人。

  当然知道朱元璋提出的问题有多严重,资源有限,土豪地主会和人民抢土地。

  最终结果,就会是元末的景象。

  地主有粮。

  而民无粮。

  “刘基,胡惟庸,两位首臣来说说看?”

  老朱点名。

  “臣,不知。”

  刘基站起身,从群臣的排班肃列中往出跨一步,随后再度跪倒。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交易乃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土地交易只要是合理,那便没有特别好的方法禁止。

  “臣,倒是有些想法!”

  胡惟庸微微眯起眼睛。

  他和刘基不同。

  就算急中生智,也要找到一些说辞,以表现自己对皇帝的忠诚。

  “既然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有如此弊端,那么是否可以禁止土地交易?”

  “土地属于谁家,就永远属于谁家,终生不可变更,只可在死后由长子继承。”

  “不可。”

  还不等朱元璋开口,徐达便是反驳道。

  “禁止土地交易愚不可及,土地终生属于一个家庭,那这个家庭没有后代呢?”

  “如果这个家庭原本只有一块土地,然后又生了很多孩子呢?”

  “如果这个家庭急用钱,又只有土地可以出手呢?”

  禁止土地交易的办法,徐达早就想过,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

  将土地归属权固化,随着时间流逝,一家之间的境况发生改变。

  又作何?

  交易,就是对变化的自适应。

  如果禁止交易。

  那么就意味着对变化丧失自适应性,无论如何都是弊大于利!!

  “的确不可。”

  朱元璋补充道。

  短瞬之间,老朱倒是没有想到徐达那么多,他只是觉得,交易能让大明繁荣,土地交易亦是如此。

  禁止土地交易,会影响大明国运。

  “哼,既然凉国公否定本相提议,想必有更好的办法,是不是应该说出来,替陛下分忧?”

  胡惟庸呛声徐达。

  徐达微微皱眉,但是没有回话。

  胡惟庸自从官至左相,又在李善长告病之后成为淮西勋贵的领袖,就愈发的膨胀。

  徐达自己也是淮西武勋中的一员,而且还是开国重臣,竟然在朝堂上和他唱反调,就被胡惟庸呛声。

  “不知是否可以提高交易税,增加交易难度?”

  见气氛越来越紧张,户部侍郎郭恒从群臣中出列,然后跪下说道。

  “卿家详说。”

  老朱颔首。

  “可以命令,所有土地交易,都必须对朝廷申报,并且缴纳税费,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税收,有税费的存在,又可以限制土地交易。”

  “臣这一想法,不知可否?”

  “具体税费多少,臣目前还没有想法,如果陛下觉得可行,臣可拟定详细方案。”

  “嗯。”

  老朱脸色好了许多,郭恒不愧是户部侍郎,主管财政,这法子一出,还真是不赖。

  ——有可取之处。

  但是老朱,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行,税费的纯在,实际上也是限制交易。

  如果光是限制交易,那也还好。

  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和朝廷报备’上,目前大明最大的士族门阀,就是朝堂上的这几位。

  如果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监管土地交易,势必还得设立监管‘监管土地机构’的机构。

  冗政要不得。

  当然。

  如果这真是解决土地兼并的唯一方法,老朱自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郭恒说完这些话后,顿时感觉到一股股视线刺在后背。

  感受到这些敌意的视线。

  郭恒苦笑一声。

  他当然知道,这些话,得罪了在朝的同僚,老朱想要处理土地兼并的最大障碍。

  ……其实就在这朝堂上。

  如果不是户部财政紧缺,眼前有这样一个办法放在郭恒面前。

  他也不会迫不及待的在朝堂上说出加祱的方法。

  这些官员或是下意识的瞪着郭恒,或是自以为眼神隐秘。

  但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耳聪目明,高高在上的扫视一番,便是瞬间将这些视线收在眼中。

  这位洪武帝,当然知道郭恒为何遭到这么多人恶视。

  “哼。”

  他猛地一拍龙书案,瞬间将这些人的视线压下。

  自古以来,皇帝对地方的掌控,其实都相对一般,依赖官员的同时,也得对士族门阀以礼相待。

  被大氏族左右朝政的皇帝并不少见。

  包括曹操。

  都被颍川荀氏、夏侯氏等等影响决断。

  但朱元璋不同。

  他老朱的天下,是靠自己双手,一点点打下来的,从来也没有士族门阀的帮助。

  哪个氏族门阀,胆敢阻拦老朱。

  必叫其血溅当场!

  杀他个片甲不留,明初时期,被夷三族、诛九族的门阀可并不在少数!

  “这样吧,郭侍郎,这件事你就先进行筹备,下次朝会的时候,朕要详细方案。”

  朱元璋一摆手,勒令郭恒进行地税的改革。

  不过老朱倒也没有完全的将希望放在郭恒制定的土地税上。

  在场的群臣。

  木讷的木讷,装傻的装傻;但是还有一人,或许能提出比郭恒更精妙的方法。

  那就是朱成。

  朱成可是‘王朝周期论’的提出者,直接将尖锐的矛盾指向谁都未关注的土地兼并。

  既然他能找到问题。

  说不定也有办法。

  明明土地兼并问题,就连出将入相的徐达、两位朝廷首辅都一点办法没有。

  那小十三,今年应该才22岁,不过是一介藩王。

  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多少有些大可不必。

  但不知为何。

  朱元璋就是。

  这小十二,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那就这样吧,退朝。”

  想到这里,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朝会结束,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朱成身边。

  询问他关于土地兼并问题的解法。

  “凉国公,魏国公,来御书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最新章节,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