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在万民欢送之下,苏子安和唐三葬终于踏出了河州卫。

  当然,送的是国师苏子安,唐三葬就是个附带的。

  河州卫城外,就是连绵不绝的山脉。

  平时这里荒无人烟,今天却是有许多百姓自发的前来相送。

  “国师大人一路坦途!”

  “祝国师大人此行顺利,扬我大唐国威!”

  “国师大人请保重身体!”

  “国师大人,等您回来,我一定种出了最好的红薯!”

  苏子安挥了挥手,朗声说道。

  “乡亲们,今日借此机会,我有一事宣布。”

  “我大唐强盛富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但这天下尚有许多小国寡民困顿贫苦。”

  “同为人族,我等又于心何忍?”

  “故我此番西行,也将打通大唐向西的通商之路。”

  “如今长安城中已有许多商贾正在准备,诸位乡亲也可提前着手。”

  “待我打通这条通道后,我大唐将愈发富饶,天下百姓,亦可受我大唐恩泽!”

  现场瞬间安静了,许多人都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外通商?

  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片刻的寂静之后,现场一下子炸开了锅。

  “国师大人心系天下,我等佩服!”

  “国师大人,其他那些小国有红薯吗?我能卖红薯吗?”

  “据说极西之地有香料无数,若能运至我大唐,必然获利丰厚!”

  “祝国师大人此番早日成功!”

  “我们这里可是大唐的边界,往来商贾的必经之地,若是开家客栈必然生意兴隆!”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一脸的兴奋,忍不住议论纷纷,对苏子安也是愈发的感恩戴德了。

  唐三葬看着他如此受人爱戴,心中也不禁有些异样,但还是忍不住低声说道。

  “苏先生,前方山高林密,我们该上路了。”

  苏子安笑了笑,手中忽然出现一把戒尺,朗声喝道。

  “要想富,先修路,破!”

  手中戒尺忽然飞出,化成了一根通天巨尺,狠狠的向前面的山脉砸去。

  “轰”的一声,山河开裂,碎石四溅,尘土弥漫,就连大地都剧烈的震动了几下。

  身后的许多百姓,被这一声巨响吓了一跳,甚至还有人不小心摔倒在地。

  许久之后,尘土缓缓的散去,面前的场景,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因为那连绵不绝的山脉之中,竟然出现了一条通天大道。

  就像是一刀将山脉劈成了两半,两侧山体平整光滑。

  道路足足有十丈宽,平整坚实,远远望去,竟然一眼看不到边!

  苏子安收回戒尺,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三葬,路修好了,我们出发吧。”

  说罢,翻身上马,踏上了那条通天大道。

  唐三葬愣了一会儿,也连忙驱马跟上。

  身后,无数百姓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无数道崇拜的目光看着渐行渐远的苏子安。

  国师大人说得开辟商路,原来是这样开辟的啊!

  给国师跪了!

  听着身后逐渐模糊的欢呼声,苏子安忽然开口问道。

  “三葬,我知你生平所愿,乃是为了普度众生。”

  “那你想要如何普度?”

  提起这个话题,唐三葬顿时来了精神,一脸的虔诚。

  “众生皆苦,欲拯救众生脱离苦海,唯有佛法。”

  “佛曰,今生……”

  他滔滔不绝的说了许久,却没发现,苏子安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似的。

  “我且问你,一个人快饿死了,你念念经,他就能填饱肚子了吗?”

  “一个人快病死了,你念念经,他的病就好了吗?”

  唐三葬一噎,竟然有种无言以对的感觉。

  苏子安再次放出戒尺,又将通天大路延长了一大截,慢悠悠的说道。

  “来,我先跟你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物质文明,什么叫做精神文明……”

  两人边走边聊。

  苏子安见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付一个初出茅庐,只知道死读佛经的书呆子,自然是降维打击。

  一时之间,唐三葬也频频落入下风,时常被问得哑口无言。

  不过作为佛门的死忠派,他也不可能轻易被说通,反倒是认为自己佛法修为不够。

  苏子安也不在意,十万八千里呢,咱们慢慢玩。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远处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忽然有人叫喊,唐三葬也是吓了一跳。

  抬头看去,只见面前是一座大山,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更奇特的是,这座大山有五座山峰,就像是人的手掌一样。

  唐三葬脱口而出。

  “谁?谁在呼喊?”

  看着面前这一座大山,苏子安的眼中也忍不住生出了许多异样。

  孙悟空啊!

  从小喜欢到大的猴子,就近在眼前!

  “走吧,前面这座山就是两界山,旧名五行山。”

  “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

  “而他的真实身份,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说话间,两人就沿着声音走了过去。

  只见那石匣之间,果然有一只猴,露着头,伸着手叫道。

  “师父!师父……咦?两个人?你是谁?”

  此时猴子的卖相可不怎么好。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尽管狼狈不堪,苏子安看着这只猴,却是不自觉的升起了许多亲切。

  论情怀,这只猴子可是儿时的偶像。

  论身份,这只猴子出身娲皇宫,跟咱老苏家可是一家人呢!

  “猴子,他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唐三葬。”

  “我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传经的书生苏子安。”

  “你叫师父,是想让谁当师父?”

  啥玩意儿?孙悟空一下子懵了。

  金光灿灿的猴眼在两人身上来回徘徊。

  取经?传经?

  和尚?书生?

  这特么都怎么回事?

  你们俩是在逗猴玩儿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子孙遇险,混迹诸天的我被召唤了,子孙遇险,混迹诸天的我被召唤了最新章节,子孙遇险,混迹诸天的我被召唤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