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刻,天地之间尚有光芒。

  陡然之间,雷声轰鸣。

  这突如其来的雷声,震耳欲聋。

  仿佛上天震怒。

  顷刻之间,夜幕拉开。

  无边的漆黑,笼罩整个大周帝国。

  并随之向周边国家蔓延而去。

  无尽漆黑的夜幕当中,电闪雷鸣。

  一道道粗壮的紫色闪电,宛若神龙腾空。

  一股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天威,骤然降下。

  突如其来的变故,宛如世界末日、天上的诸神降下了神罚。

  无论是闭关修行、不参合人间事情、神通近乎仙佛的高阶修士。

  还是那些尚且在人间行走,代表着人间至高力量的中品修士。

  亦或者是遍布世界的低阶修士和普通人。

  无论力量大小,无论地位高低。

  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路边乞讨的乞丐。

  在这充斥着无以伦比的压迫感的天威之下,俱都胆战心惊,无比彷徨的抬起头。

  亿万星辰当中,文曲星剧烈震荡,绽放无尽璀璨的光芒。

  光芒接天连地,上冲九霄,下入九幽。

  照耀世间一切,万物无所遁形。

  一切魑魅魍魉惊惧哀嚎。

  文林泰斗,皆感到身体一片暖洋洋。

  本能的对这种光芒充满亲近之感。

  当九霄雷霆隐去,一道紫气横从天而降。

  横亘数十里自东而来,贯穿长空直达盛京李青府邸上空。

  李青胸前的浩然之气,由一条小溪霍然激增。

  浩然之气流淌,汇集成了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

  李青整个人被浩然之气笼罩,上接紫气横空,将他映照的宛若一尊圣人。

  灵台文宫深处,那座模糊的雕像发生了变化。

  雕像左手之上,蓦然出现了一卷书籍。

  书籍哗啦啦的翻动,第一页赫然出现七个大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雕像右手之上,出现一柄戒尺。

  劫持古朴,看不出用什么材质做成,但内蕴浩然之气。

  王琰亲眼看着眼前这一幕,震惊的瞠目结舌。

  他瞪大双眼,死死的盯着李青。

  想要说些什么,却卡在喉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只是七个字而已。

  便引动文曲星震动,引来天地异象。

  甚至有数十里紫气横空。

  看着浑身浩然之气激荡,沐浴在无尽光辉当中的李青。

  王琰脑海中一道闪电划过。

  古籍曾有记载,凡圣人降临,皆伴随天地异象。

  虽然后人都认为这是为了美化先贤而故意夸大。

  但现在王琰并不这么认为。

  忽然,一条肉眼完全看不到的、尚未完善的儒家大道在虚空中若隐若现。

  文曲星那上冲九霄、下入九幽的光芒凝聚在一起。

  在九天之上组成了七个文字,正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随着这七个文字的出现,无论是人族要是妖族、蛮族,所有人耳畔都响起了一道至高至盛的恢弘声音。

  “知行合一致良知!”

  阳山书院山长王林甫,双眼闭起,满脸陶醉,如饮甘泉。

  国子监祭酒孔嵬,站在府中,滋滋揣摩其中深意,犹如醍醐灌顶,激动的浑身颤抖。

  离国大儒朱渠,遥望高空中的七个字,如获至宝,眼中尽是惊喜。

  七国之内,名传天下的文学大儒,心中皆有所悟。

  他们齐齐对着高空上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七个字行学生之礼,躬身大拜。

  这是一个全新的学说,是儒家思想当中从未有过得学说。

  无论是谁提出,都为儒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他们行学生之礼。

  空中异象持续了足足一盏茶的时间,直到所有人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脑海中都深深烙印着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七个字之后,异象才缓缓消散。

  异象散去,天地之间恢复宁静。

  但每一个人心中,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久久无法宁静下来。

  李青站在原地,感受着一道道朦胧之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文宫深处的那座雕像,愈发的清晰了起来。

  从起初只有一个轮廓,到如今出现了一些线条。

  同时,李青也明白了这朦胧之气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种类似于信仰之力的东西。

  只要有人信奉他的学说,认同他所说的道理,便会诞生这种力量涌入文宫雕像。

  “这或许就是教化之功吧”

  李青心中如此猜测。

  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紧密联系无法分割。

  着书立言,行教化万民之功德,是为不朽功绩。

  “嗯”

  李青忽然发现,胸前浩然之气浩瀚如大河之后,他既然能够顺利调动这股力量,使之离体而出。

  这对李青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

  相当于剑客挥剑之时能斩出剑气,相当于修行者的真气能够透体而出。

  从此之后,李青不再是一个仅仅只是肉身强大的读书人,还将拥有和修行者相对应的攻击手段。

  书生一怒,唇枪舌剑,口诛笔伐对李青而言,不再仅仅只是书面上的意思。

  “知行合一致良知,感谢先生指点!”

  王琰躬身行大拜之礼。

  并称李青为先生,自称为学生。

  这意味着,他彻底被李青的学术所征服。

  即便李青比他还要年轻几岁。

  王琰喃喃道:“我曾祖是状元,我祖父是状元,我父亲亦是状元。王氏一门三代,代代状元。

  状元,便是天底下读书读的最好的人,是对圣贤道理最有感悟之人。

  我从小立志,向曾祖、祖父还有父亲学习,以他们为榜样。

  将来也要考上状元,做一个好官,为天下人谋福。

  今天我发现,我错了。

  无论是曾祖、祖父、父亲还是座师,他们的出发点根本不是做好官造福一方百姓。

  百姓在他们心中,排在第二。排在首位的,永远是家族利益。”

  王琰说着,又朝着李青大拜。

  “方才听了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句话,学生犹如暮鼓晨钟。

  但学生愚钝,只能领悟一点皮毛,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王琰此时的心情,就像是空有宝山而不得入。

  这七个字,蕴含儒家大道,他却不得领悟,心中无比焦急。

  一道朦胧之气,从他体内飘向李青。

  李青收敛心神,看向王琰,道:“知行合一,你可知何意”

  王琰仔细回顾以往所学,许久之后才答:“先贤朱龁曾言,知先行后。

  知,是学习圣人道理。

  行,是行动,行圣人道理。

  知行便是学好了圣人道理,等到有能力之后再去实践。

  我祖父和父亲,便是如此教导我。”

  朱龁,便是一千年前的儒学泰斗。

  一千年来,已经成为了儒家学说中代表性人物之一。

  正是因为他的余荫,朱家才能成为一个遍布七国的庞然大物,几可与孔家媲美。

  就在王琰向李青讨教知行合一的时候,七国、妖族、蛮族,整个人间大地,都因为刚刚才的天地异象,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周永安宫。

  天符帝亲自出宫,前往皇宫深处的一座地下宫殿,恭请闭关多年的国师出关。

  ——

  第二更!

  跪求各位书友的鼎力支持!

  晚点还有第三更,甚至第四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最新章节,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