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击败袁绍,现在成了秦牧等人的一个难题。

  别看相比于秦牧,袁绍兵多将广,但是战斗力不强,正面一战的话袁军也未必能取胜。

  所以,袁绍最稳妥的战法,莫过于跟秦牧打一场拉锯战了。

  若是曹操、刘备那边的战事能取得进展,则平丘一线的秦军一定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许都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主公,袁绍这一次明显是吸取了官渡一战的教训,所以,他选择步步为营,不急于进攻,缓慢逼近,以寻找有利战机。”

  陈宫皱了皱眉头,说道:“因此,咱们应该想办法让袁绍主动出击,再寻找其破绽,争取一战定乾坤,攻灭袁军!”

  “公台说的没错。”

  鲁肃微微颔首,朝着秦牧躬身行礼道:“主公,属下认为,若想让袁绍主动出战,我军必须要后退一步,退到黄河边上,跟袁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背水一战?”

  “不错。”

  鲁肃正色道:“袁军要渡河南下,仓亭渡口,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主公可率兵退到仓亭渡口,引诱袁军出击,随后跟袁军背水一战。”

  “届时,主公也可派兵从左右两翼袭击袁军,中军背靠黄河与敌人激战,必能大破袁军。”

  兵贵精,不贵多也。

  哪怕是兵力远少于袁军,秦牧都有自信能击溃袁军,大获全胜。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秦牧击败了袁绍几次,后者在兵力上,还是占据着优势。

  所以鲁肃的这一破敌之策很是高明。

  秦牧率兵击溃袁绍大军的同时,左右两翼还有伏兵杀出,袁军岂能不一败涂地?

  “不妥。”

  一向是老成谋国,很是稳健的陈宫提出了异议,说道:“我军的兵力原本就远不及袁军,背水一战,还要分兵伏击袁军,这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稍有不慎,我们的中军就会全军覆没,其余左右两翼的伏兵,也难免会被袁军分割包围。”

  “主公,以当前的战局来看,我军没必要采取这般极端冒险的战法。”

  闻言,还不等秦牧说话,鲁肃就出声反驳道:“公台此言差矣。要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兵行险招。不能用常规的战法!”

  “若主公无法尽快击败袁绍,取得平丘之战的胜利,且不说曹操、刘备那边,主公治下的兖州、豫州、扬州,有不少叛逆分子跟袁绍和曹操结盟,已经举事叛乱。”

  “短时间内,各地还能据城自保,但是时间一长,恐怕我军的粮道,也会遭到这些叛军的威胁……”

  对于鲁肃的这种说法,秦牧还是深表认同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秦牧最危险的敌人,可能不是曹操、袁绍或者刘备,而是来自于内部的叛逆分子。

  且不说朝中那些对秦牧居心叵测,跟袁绍、曹操暗中有所勾结的大臣,豫州、兖州的各个郡县,就有不少曹阿瞒的旧部,或是秦牧任命的官吏造反了。

  这是秦牧识人不明吗?

  不,不是。

  而是秦牧的确缺乏忠诚可靠的人才,不得已任用了曹阿瞒的旧部……

  有些人,秦牧的确不方便处死,毕竟他们是德高望重的名士,秦牧随便杀掉的话,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现在就不一样了。

  秦牧故意让他们有机可乘,只要他们敢乱动,等待这些叛逆分子的,就将是死路一条。

  毕竟秦牧在各地的十几万辅兵也不是吃素的。

  趁着这次机会,秦牧可以名正言顺的来一次“大清洗”,彻底稳固自己在中原的根基。

  至于扬州那边,跟袁绍、曹操暗中勾结的山越,更是纷纷起兵作乱,各地合众大概有十余万人马。

  不过,有王猛、岳飞替自己坐镇扬州,秦牧倒是丝毫不用担心。

  秦牧想了一下,便道:“我意,背水一战,以十面埋伏大战袁军,务求毕其功于一役!”

  “嘶!”

  听到这话,在场的谋士大将,都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陈宫瞪着眼睛道:“主公,三思啊!我军现在只有二万六千余人,而袁军不下于十一万之众。”

  “敌我兵力对比是四比一不止,如此悬殊,实在是胜负难料。”

  秦牧采用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的战法对付兵多将广的袁军,实在是太过冒险了,以至于陈宫都不得不为秦牧捏了一把冷汗。

  稍有不慎,一败涂地的就可能是秦军。

  为什么秦牧就不能稳扎稳打?

  秦牧大手一挥,语重心长的道:“公台,敌我兵力悬殊,但我相信自己的将士。”

  “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

  “论兵力优势,我比不上袁绍。但是在谋略、勇武、用人等方面,他十个袁绍绑在一起,也不是我秦牧的对手!”

  “平丘之战,会战兵力是二万多对十一万。对我军而言,这是一锅夹生饭。”

  “夹生就夹生,平丘的袁军我吃定了。耶稣……天王老子也拦不住我,我说的!”

  “……”

  这“耶稣”是谁?

  众人都很是疑惑。

  不过,见到秦牧信心十足的样子,一众谋士大将也都一脸郑重其事的深色,向秦牧躬身行礼之后,异口同声的道:“愿听候主公差遣!”

  秦牧旋即来到了沙盘之上。

  这一座军事沙盘,严格按照大小比例,将陈留郡大大小小的城池、山岭、河流等等,全部堆在上边,很是详尽,清楚到每一条羊肠小道,都有明确的标识。

  一众谋士大将都围在了沙盘边上,聚精会神的看着秦牧,想让秦牧发号施令。

  秦牧思考了一下之后,便拿起一条直鞭,以指点江山的口吻,正色道:“诸位,此战我军属于背水一战,还要十面埋伏袁军,干系重大。”

  “我亲率中军,太史慈、胡车儿,你们为左、右二路先锋。”

  “诺!”

  太史慈和胡车儿立即答应下来。

  作为先锋大将,肯定要非常勇猛的。

  秦牧的武力值天下无敌,只是他作为三军统帅,这个时候一定要坐镇中军,调度全局。

  所以上阵厮杀的事情轮不到秦牧,也不能轮到秦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最新章节,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