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渡码头是松江地区最大的客货两运码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

  在日本人攻占上海之前,米市渡仅仅是个渡口,走的是小型渔船和渡船。

  为了江运便利,再加上此处吃水线颇深,日本人对渡口先后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扩建,到现在,已经建成了可以停靠中型货轮、兵船的正规码头。

  码头占地约有五六十亩,有兵营,仓库,货运集散中心,市场等,沿路周边还有二三百家民户,在当时当地来讲,算是一个小小的热闹之地。

  王二毛和臧洪霞不用靠近,两个人一人一只望远镜,一个看码头,一个巡看周围望风。

  码头进口是一条宽有十五六米的车道,车道两边开着四五家小店,有两家灯还亮着。

  码头上,灯光通明。

  现在是八点多,摆渡船早就已经停运,货船却不会停,每隔二三十分钟就会有一艘船靠上来,装货卸货。集散中心的广场上,散散落落停着十几辆黄鱼车,还有几十个搬运工,或坐或立或蹲着,三五个聚在一道,吃香烟,吹牛皮,嘎讪胡,掷骰子,偶尔爆出哄堂大笑,声音传得老远。

  渡口处,时而会跑出一个书记模样的人,冲着广场一喊,便会有工头带着几个人推着黄鱼车跟他进去,等货色上车,这些人就会排成一溜,踩着黄鱼车出来,骑往仓库方向。

  王二毛看了半天,没发现异常,望远镜再跟着这些黄鱼车转向仓库,终于看出些端倪来了。

  米市渡的仓库建得很大,一共三排,全是两层楼的库位,上面一层稍矮,下面一层挑高。每一排仓库有七八只库位,库位是独门独进的,门相当宽,地下铺着轨道横过来开。

  仓库区域有单独的进口,门口居然还有鹿角跟士兵把守。

  王二毛数了数,在仓库周围巡逻加上哨口的日本兵接近二十个。

  仓库的边上,停着三辆军用卡车,一辆军三轮,还有两个沙垒,一边一个,架着机关枪。

  臧洪霞轻轻推了王二毛一下,“这些日本兵不大像是守仓库的常驻兵,个个蛮精神。”

  王二毛点了点头,“估计是特地调过来守棉纱的。这种地方没油站,也没兵站,正常来讲,日本人没事体不会派机关枪过来。”

  “那刘帐房他们岂不是在这里弄不出花头?就算要进去掉包,也必定会有人看牢呃。”

  “不会是调包介简单,如果在这里就能搞定,老刘就没必要勾我了。再看看,不急。”

  两个人又窝在草丛里等了一个多钟头,趁机亲亲抱抱倒是蛮开心。

  码头上平安无事,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来五六个人。路口小店倒是热闹起来,两三只桌子摊开,有十几个搬运工过来吃夜宵,开了几瓶老酒,点了几盘炒菜。

  十点半左右,就看来路有两束车头灯照了过来,跟着是卡车“哐当哐当”的声响,三辆破破旧旧的卡车带着一阵灰土从他们旁边开过去,没多久,开进广场停好。

  窍坎来了!

  王二毛振作精神,拿起望远镜盯着看。

  车子熄火,领头车的车门打开,两个人从车上跳下来,其中一个手里拿了张纸,冲着码头喊人。没过一会儿,那个书记模样的人一路小跑迎了过去,两个人拿着纸头讲了几句,然后,这个书记模样的人带着他往仓库方向去了。

  臧洪霞眼尖,“侬看,第二辆车子驾驶室的右手边,坐的是不是四哥?”

  王二毛认识四哥,但不熟,刚才一晃而过并没注意,听她这么一讲,望远镜转过去细细看,有点像。

  “这是准备要动手了?”

  臧洪霞有点不理解,现在去杀日本人,不怕把事体搞僵掉吗?但是,如果是纯碎搬东西的话,要四哥去做啥?

  王二毛轻轻拉了她一下,“现在不晓得,阿拉趁机靠近点。我等下抽个空子去码头上看看,侬主要是帮我把风,其他的事体跟阿拉没关系。”

  “码头上有啥好看的?”

  王二毛拉着她藏到一户民家墙后,“我觉得要有窍坎不会是现在这边,侬就算弄翻了天,总不见得明抢吧。我去看看这两天还有啥个船啥个货色会到,侬等在外头看戏,千万不要动。”

  臧洪霞点头同意,“侬自家当心点。”

  王二毛笑了笑,低头亲了一记,“我是个贼骨头,侬人也被我偷来了,要偷看几本货运单算啥个事体?”

  “十三点!小心没坏处!”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雨夜三更人,第一部,暗流涌动,雨夜三更人,第一部,暗流涌动最新章节,雨夜三更人,第一部,暗流涌动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