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多月来,所有的事情都进入了正轨。

  李从嘉决定在仙林镇囤积发展!种田一段时间,培养自己的势力基本盘。

  这一日下午,天气暖和,春回大地,众人齐聚一堂,在破旧却很热闹的府衙内。

  李雄校尉、吴瀚、张璨等人也都在驻所处。

  潘佑一身素衣,手持一叠统计文贴道:“镇中三十余户铁匠,日夜不停赶工,又在京城中采买,已有铁犁五百余个。”

  “四乡中水渠都已经修建完成,共计32处,蓄水池合计开挖127处,龙骨水车采用标准件做法,已制作200余架。”众人听这个结果无不惊讶!

  “龙骨水车结构复杂,需要组合件很多,但是能够这么可能!”

  “这么快!”

  董蒨笑了笑道:“用主公的话来讲,这叫做工序流转,精益生产,把水车零件和组装水车放在了不同的工坊来干。”

  得益于李从嘉最开始的策划,按照标准件制作,将木料分类后,快速的成型制作散件。

  一个木匠工坊,只制作一种类型的零件,这样减少了切换不同零件所浪费的时间。

  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规模效益,一个木匠工坊只做一种零件,不论从原材料还是制作稳定性来讲都能提高效率。

  而龙骨水车的组装则是由一名老木匠带着十多名学徒。

  “主公真是高人!”

  张璨敬佩的说着,这几日他们天天挖水渠。没想到竟然做出了这么多架龙骨水车。

  统筹了整个镇的资源,统一调配,集中人员干大事,也就有了很好的进展。

  李从嘉无形之中改变了生产管理的模式,以前一个木匠工坊,从头到尾,生产到最后组装需要五六天时间才能制作一架龙骨水车。

  而今分工协作,每个人工坊只完成一种零件,然后到最后一个工坊组装。

  效率有了显着提高,而且对人员技能没啥要求。

  这一个多月来,在铁匠铺里,木匠工坊,田间地头里总能看见李从嘉身影,时不时的提出一些意见。

  镇将谢彦质和王乡长等人,虽然觉得李从嘉很多想法有些脱离实际,但是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往往也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现在这两千户的百姓,都看着一个多月的变化无不欢欣鼓舞,铁犁越来越多,水渠规划到每家每户的田里,还有一处处蓄水池,预想今年肯定有个好的收成。

  李从嘉重瞳透着光彩,兴致高昂道:“这一个月来,多亏了各位披星戴月的快速赶工,才能赶在春耕前准备了这么多东西。”

  实际上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李从嘉这一个多月倾注心血最多的是铁犁。

  只有春耕后众人才能发现,李从嘉制作的这批铁犁和其他铁犁的不同之处。

  更容易切入土壤,减少阻力,犁尾平衡,犁在耕地时不会左右摇晃,更加省力,李从嘉做了很多轮反复的实验。

  犁头打磨得更尖锐一些,角度大概在30度左右,犁把儿倾斜角度大约在15度左右,还有调低整个铁犁的重心!

  都是经过反复摸索实验出来的!

  李从嘉提出的角度和尺寸公差听的铁匠们云里雾里,但是在李从嘉不断的要求下。

  众人捶打出来的铁犁尺寸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还在同一个位置的犁尾处留有穿孔。

  这一刻,李从嘉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的小小建议,或许能够为这个时代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为这个五代十国农耕文明贡献一份力量。

  在长江旁边,还建了一个大作坊,初步完成了造纸坊的雏形。

  “诸位,今天请大家吃不乃羹!”

  李从嘉张罗着众人一一坐下。

  不乃羹这种羹汤的制法是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锅煮之。

  炉里面装着烧红的木炭,铁锅里肥浓浓稠的汤汁,再放些葱姜盐,调些味道,类似今日火锅汤料。

  李从嘉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但此时玉米、土豆、番茄、辣椒等食物还没有传入中华大地。

  酱油、醋、红糖、姜蒜、八角花椒、葱等常见调料已经有了,八角花椒这种香料颇为昂贵,只有富户人家才能吃到。

  每个热滚滚的锅都飘着八角和花椒,大家口水直流。

  同时桌子的餐盘里,还切一片片薄薄猪、羊肉,春笋和白菜,还未开春的笋尖白白嫩嫩最是美味。

  “诸位,辛苦一个多月,今日敞开了吃。”李从嘉也是满怀喜悦。

  在场众人,多是军汉和乡里的三老,众人一顿风卷残云,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李从嘉道:“这几日皇帝陛下,将会劝课农桑之事,有可能来到仙林镇,众位需用龙骨水车,从长江中汲取江水,冲满水渠和池塘中,准备农事。”

  “恩恩!”

  “好吃,好吃!”

  众人一个劲儿的往嘴里塞吃的,这么天大的事情,也都没有停下嘴来。

  两日后,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农事开始的好时节。

  李璟决定亲自前往郊外,劝课农桑,激励百姓勤于耕作。

  在这个时代很多君主都会这么做,后蜀皇帝孟昶就劝农兴教,每年都以身示范去鼓励农耕,在史书上留名。

  这一天,宫城内外都忙碌了起来,为皇上的出行做着精心的准备。

  清晨,皇宫的大门缓缓开启。

  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上,显得格外庄重。

  李璟身着绣有龙纹的明黄长袍,头戴上戴十二旒冕冠,腰间佩带玉带,显得威严而庄重。

  随行的文武百官也各自穿着正式的官服,排列整齐,等待出发。

  宫门外,一队队身着铠甲的禁军士兵已经列队完毕,手持长戟,气势恢宏。

  御驾由八匹骏马拉动,车厢装饰华丽,镶嵌着宝石和黄金,彰显皇家的尊贵。

  马车两侧各有多名侍卫骑马护卫,另有仪仗队在前开道,吹奏着雄壮的乐曲,沿途百姓纷纷跪拜,高呼。

  “万岁。”

  “吾皇万岁!”

  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宽阔的御道缓缓前行,经过繁华的街市,穿过绿树成荫的道路,最终来到了郊外的田野。

  抵达目的地后,李璟也换上了一身便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向事先准备好的田地。

  山坡田地里已经有一片整齐的土地被翻整好,几架木犁和锄头摆放得整整齐齐,周围的农民们早已聚集在此。

  见到皇上亲临,无不激动万分,纷纷跪地迎接。

  李璟走到田地中央,轻轻地扶起一位老农,老农激动地说:“皇上亲临,必然是丰收之兆,百姓们一定更加努力耕作,不负圣恩。”

  随后,李璟接过一把锄头,耕上一锄!

  然而正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李璟在山坡的农田里,眺望远处,却看到在远处江面上,架起了一条条黑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最新章节,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