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破,东方泛起了淡淡鱼肚白。

  微风拂过竹叶,沙沙响声。

  郡公府内一片开阔的空地上,一个少年和一名中年武人持刀而立。

  今天,他们准备开始一项新的训练:横刀。

  是战场上大杀器。

  对于李从嘉来说掌握横刀战法不仅是提升自身实力的关键,更是一段成长旅程的开始。

  步下横刀,马上持槊,两者都是长柄武器。

  这把横刀长约三尺,刀刃宽厚,木制的刀柄被包裹着一层层麻绳。

  不仅增加了摩擦力,也让手感更加舒适。

  “横刀之术,讲求的是‘快、准、狠’,每一击都要全力以赴,力求一击必杀。”

  说罢,李雄拿起另一把横刀,开始演示基本的使用方法。

  只见他步伐稳健,身形矫健,手中横刀如同活物般灵活舞动。

  时而横扫千军,时而直刺敌喉,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速度。

  李从嘉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有武术生功底,以前用的都是轻的刀片,打的武术套路。

  步伐身形能看懂,重刀需要适应。

  “注意观察我的脚步移动。”

  李雄边演示边讲解,“横刀讲究借力打力,你的每一步都要配合身体重心的变化,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演示完毕,李雄将横刀递还给李从嘉,示意他尝试模仿刚才的动作。

  李从嘉接过刀,按照李雄的指导开始练习。

  起初,他的动作略显生疏,常常因为用力过猛而失去平衡。

  但随着反复练习,渐渐地,李从嘉找到了感觉,动作也变得愈加协调。

  和前世作为体育生不同,使用没有重量的演示刀,此时这把刀重而锋利,长而尖锐。

  刀刀狠辣致命,破甲而劈砍。

  “很好。”李雄点头赞许。

  “但是还不够。记住,真正的武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技巧,更要懂得随机应变。”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你必须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机应战。”

  李从嘉沉浸在训练之中,尽管汗水早已湿透衣衫,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他知道以后战争之路艰辛且漫长,自己需要一战之力。

  这次出行潭州就可能面对绝地求生的大逃杀。

  临近中午,吴伯走到后庭中。

  “殿下,您昨天安排找木雕匠人已经来到府上了。”

  “好!”

  李从嘉将几位匠人召集在一起,询问之下,得知几人都曾经做过雕版,更加利于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没错,李从嘉要准备开始活字印刷术。

  历史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大概也就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和现在的社会科技发展力是完全匹配的。

  南唐文风昌盛,对于印刷书册,有着旺盛的需求,现在印刷范围最广的就是《金刚经》。

  很多文人墨客,想要印刷些自己的着作。

  但是雕版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很难承担的起。

  经过李从嘉仔细考量,先开展活字印刷术,让发行书册高效灵活,定能获得收益。

  千年之后的出版社都存在,现在更应该掀起改革。

  对这些匠人测试询问后,李从嘉选了三名技艺高超的雕刻木匠。

  “我将三位留下可雇佣为长工,需要准备用枣木雕刻反向文字,再进打磨工序,使字表面光滑平整。”

  “用枣木?”一匠人问道。

  李从嘉回答道:“枣木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耐磨性好,适合雕刻文字,不易变形耐腐蚀。”

  后世中很多人用枣木、梨木玩手串是比较容易获得材料。

  李从嘉记得在历史课本上,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用的是泥模。

  宋朝后期改用木模,再后来到明朝时已用金属,铜和铅金属制作活字模。

  结合现在实际情况看,泥模不耐用且容易糊字,铜模成本高。

  收益时间太长,所以选用木模活字,简单实用。

  “木模上只刻单一文字?”

  又一个老木匠问道。

  “对,只刻一字,但是每个木块必须大小一致。”李从嘉认真嘱咐着。

  这些木匠听完,只觉这事情真是奇思妙想,对他们而言也不难,完全可以实现。

  李从嘉安排吴伯去盘下一个书斋。

  嘱咐他经营刊印书册,只收市场上七折价钱,而且工期缩短三倍以上。

  并让吴伯与三位木匠签订契约,保证不泄密,不外传技术等。

  主仆二人仔细商榷各项细节事情后,也讨论到了天黑。

  吴管家觉得自家主子自从遇刺后变化很大。

  以前那个诗词歌赋,游走玩乐的皇子不见了。

  成为了一个勤勉有主见的主子,更有一种掌控一切的成熟,很急迫的安排着每件事情。

  吴伯问道:“主公,从收购书斋到刻字木模,怕是在您走之前不能完成。”

  “我的时间也不多,你就记住,以打出名声为主,收购的书斋后更名澄心堂。”

  “澄心堂?”

  “这书斋以贩卖、刊印书籍为主,也可以开展书籍租借,若是后续主业稳定后,可找些造纸作坊合作,制作精品宣纸。” 李从嘉一口气安排长远的规划。

  澄心堂后世中名声响亮。

  最初是李煜执政后建的一处庭院,因讨论国家大事,颁布政令,后续因为澄心堂纸,做工精致,是宫廷御纸。

  澄心堂纸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

  被评为中国造纸史上最好的纸,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着称。

  “主公安排的太长远了。老仆能收购书斋,制完木模就差不多了。”

  “ 此去潭州安抚使,来回也就两三个多月,就算分发粮食,赈济灾民 ,耽搁些时日,四个月也就回来了。”吴伯纳闷的说着。

  李从嘉苦笑道:“若是能四个月回来,可真是上上大吉了。”

  按照实际情况发展,估计接下来的几个月将面临逃亡大战,难以活命……

  主仆二人交流完细节后,已是傍晚。

  李从嘉盘算还剩下七天时间就要出城,还需要准备些弓箭。

  再把运粮民夫组织在一起,进行编练,自己每天练刀同时也需要练习射箭。

  一时间千头万绪,只觉很多事情要做,时间很紧。

  正当李从嘉心思纷乱之时,有宦官传皇帝口谕。

  李从嘉急忙起身相迎,宦官传诏大致内容,司徒周宗开国功臣。

  如今年老致仕,归于家中,七月初七,恰逢七十大寿,让在京城的皇子们去给祝寿。

  “周宗那不是未来的老丈人吗?那岂不是能见到周娥皇了……怎么又赶到七月初七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最新章节,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