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晨雾缭绕。

  宫城之门缓缓开启。

  随着第一缕曙光照进宫墙,文武百官早已整齐列队于宫门外。

  他们身着各色官服,手持象牙笏板,庄严肃穆。

  宣政殿前广场上。

  青石铺就的御道两侧。

  排列着象征皇权的石像,更添几分威严。

  一队身穿铠甲的禁军分列两旁,目光如炬,守卫着皇城安全。

  今日是大朝会,李从嘉也一同入朝堂,随皇亲列队而站。

  “入朝!”

  随着一声高亢的响声。

  百官按照品级依次步入宫殿。

  皇帝李璟在近侍的簇拥下缓步登上龙椅,端坐其上。

  李璟年近四十,面如冠玉,一缕长须,儒雅之中透着一股贵气。

  朝会便正式开始了。

  “臣韩熙载有本要奏。”

  韩熙载手持笏板,走出队列。

  他本就是耿直之臣,在朝堂中提出一些中肯的言论。

  “臣听闻,武安军节度边镐,平日整天盛修佛事,吃斋焚香,几乎不理政事。”

  “边将军没有能力驾驭飞扬跋扈惯了的楚国旧将!”

  “潭州(今长沙)军民颇有民怨,请调任他处。”

  冯延巳闻言,大步站出道。

  “边将军人称边菩萨,楚国旧地,去年由边将军率军攻克,理应由他这种忠厚将领为节度使,以安民心。”

  “臣请将其留任,安定地方。”

  李从嘉心道:“这两人前几天他们的儿子在河边争风吃醋,这刚上朝就掐了起来,是朝堂老对手。”

  他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着二人。

  在他的记忆中。

  边镐南唐历史中是备受唾弃的将领。

  昏庸无能,御下无术。

  边镐丢了大片疆土,最后还被削官为民。

  具体时间战争情况,李从嘉记不太清楚。

  韩熙载道:“臣,前些日子听闻粮料使王绍颜克扣楚国降卒口粮,激发兵变!”

  “所有人都建议杀王绍颜安抚兵乱,结果边镐坚持不肯,导致民怨沸腾。”

  杀王绍颜?

  冯延巳出言怒道:“原楚国皇帝荒淫乱国,百姓怨声载道,王将军估计是因为粮草不够。“

  “想必是有余孽乱国,故意引发兵变。”

  “边镐用人不明,未能明正法典,致使引发兵变。”

  “新收服的疆域,秋粮未收,正是饥民遍地之时,定有兵痞闹事。”

  韩熙载、冯延巳二人在朝堂上。

  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

  其党派之人纷纷献言,按照前面两位带头大哥的方向激烈的争辩。

  李从嘉看这情况,觉得很热闹。

  李璟听了一阵,便觉头大 。

  “依诸位爱卿而言,刚刚占有楚国之地,民心不定,若是因为缺粮之事,理应拨发国库粮饷,赈济灾民。”

  谏议大夫魏岑和冯延巳为同党。

  借机上前道:“陛下圣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大唐以民为根基,理应尽快拨发粮饷,解决近期兵变之事,待到秋收后,自然不再需要朝廷支援。”

  “孙爱卿,户部还能拨出多少石粮食?”李璟转问到孙忌宰相。

  孙忌是两朝老,臣德高望重。

  皱眉道:“启禀皇上,连年用兵,四面兵戈,国库空虚。”

  历史上南唐与唐朝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类似,户部主管户籍、赋税、土地处理民生相关各项事宜,赈灾救济等。

  李从嘉倒是知道。

  当前南唐实际上虽然已经灭楚国半年之久,南唐却不能很快消化。

  有些地方军队势力表面臣服,依然有着牢牢控制权。

  原楚国的将领刘言占据朗州(常德)、桂管被南汉刘晟国所占据……

  况且天下割裂,还有后周、后蜀、南汉、南唐、北汉、吴越、南平,七个政权割据。

  更何况占据燕云十六州的强大契丹,虎视眈眈,傲视天下。

  孙忌主张休养生息,停止兵戈,每次都不赞同出兵。

  李璟也能猜到,他必定说国库空虚之类的话。

  便说道:“世间纷乱,我大唐乃是皇朝正统,正应该一统宇内,解天下黎民百姓之疾苦!”

  “筹措粮饷也正是为了停止兵戈。孙爱卿拨发粮饷,十日后出京,送抵潭州。”

  “陛下圣明!”

  冯延巳上前一步,向李璟跪拜行礼。

  “本次发粮赈灾,陛下体恤民情,派何人前往?以彰显皇恩浩荡。”

  “朕近来听到一首词《破阵子》,其中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颇为豪迈,正应此情景。”

  众人闻言纷纷议论,一阵哗然。

  这首词自从那日起,在整个秦淮河畔传唱起来,一时间轰动全城。

  南唐文风鼎盛,李璟更是词赋大家。

  朝廷众人或多或少都听闻此事。

  无不感叹《破阵子》乃是惊人词作,可当做是先河之作。

  这首词的出现宛如平静水面投入巨石。

  在南唐文坛激起波浪。

  李璟说到此处更是看向了李从嘉。

  透着说不出的喜欢道:“安定郡公,刚刚外出开府,十五岁了,也该去军队中去看看,且命安定郡公出城,赈灾送粮。”

  “啊……什么!”

  朝堂上文武百官,皆是惊讶。

  万万没想到,李璟能安排李从嘉出城督送粮草。

  因为六皇子从小聪颖,颇有才名,但还从未参与过朝堂之事。

  未曾想李璟突然派他前往潭州。

  李从嘉大步出列道:“儿臣,年少……恐耽误大事。”

  李璟未等他说完便豪迈道:“八百里分麾下炙,我们江宁距潭州两千里,便去送一趟粮草,又有何妨。”

  “可是……儿臣最近身体。”李从嘉找着借口。

  “前日之事,我已听御医回禀,其他事情我正命大理寺调查。”

  说到这里,李璟便露出一个你懂我懂的表情。

  欣慰的看着李从嘉。

  李璟已得到大理寺奏报,知道李从嘉当日在城外遇刺。

  派御医去他府上,知道他受了皮外伤,需要静养。

  在李璟心中这趟去送粮草,就是去已经平定的楚国旧地,不会有任何危险。

  武安节度使边镐已经能安定潭州。

  所以派遣自己心爱的皇子出去,积攒些名望。

  可是李从嘉却知道,此次出行可是万分危险,怕是有去无回。

  边镐镇守潭州,不久将会兵乱大起,楚国旧地将领揭竿而起。

  全都是反叛贼兵,杀的边镐落荒而逃。

  从此南唐国力一蹶不振,走向下坡路。

  “儿臣遵守,谢恩!”

  李从嘉心中五味杂陈,老爹派我去送死……

  此情此景,满朝文武百官。

  又怎么能拒绝皇帝诏令。

  李璟喜秉性庸懦,爱好文学,听到那首《破阵子》,更是欣慰看着儿子。

  真是越瞧越顺眼。

  李璟又道:“退朝,从嘉随我入后殿,我有些东西赏赐给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最新章节,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