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持枪,万世名 第37章 拜访上林学宫

小说:一人持枪,万世名 作者:随风刀 更新时间:2025-01-15 05:50:46 源网站:宝书网
  “也只有云楼主能让我如此放心的交托至宝了,旁人我可舍不得。”

  林渊意会她的意思,同样将自己的感谢藏在调侃中。

  同时手上戒指一亮,一张大大的银票落入手中。

  “十万两白银,不成敬意,还请收下。”

  法器分等级,先‘利’,后‘名’,通‘玄’,有‘灵’。

  同时再细分下中上三品。

  长枪渊峙属于次高等的玄器,在第一等灵兵,已经销声匿迹的情况下,属于现世法宝武器的最高等级,大景皇帝的珍藏都没有多少件。

  渊峙枪更是上品玄器

  十万两看起来多,实际上并不足以填补‘有市无价’这个词。

  并不是随便一家铁铺、器宗就能修补,实际上在来到京城之前,林渊从南疆一路问询,没有一家敢接。

  云梧影没有推拒,很爽快的收了下去。

  她眉眼弯弯,“世子豪富,下次还有这样的生意,还请再找我灵工楼。”

  林渊豪气挥手,“好说。”

  坐镇北境十六州的林家,应该是天底下第三煊赫的家族了。

  “另外,多谢云楼主的消息提醒,此情,我铭记在心。”

  提到有关皇祖康王的严肃之事,百媚千娇的俏寡妇云梧影也缓缓收敛了笑容。

  她之所以冒着忌讳请求宁清秋传递消息,便是为了加深双方之间的情谊。

  世间商事投资,投人是最上乘的。

  “世子以后要多加小心了,您刚至京城可能有所不知,皇祖这些年才宁静下来,前几十年,大景京师几乎无处不处于他的影响之下。”

  “就连先帝的驾崩,也有谣言……”

  云梧影收住了嘴,朝青年看去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她转变语气,用一种有些恳求的神色道:

  “宁掌教,或许没有您和天师府想象的那么……坏,若非她冒险举宗入京,恐怕如今的朝局不会这么安稳。”

  林渊脸上神色缓缓沉静,云梧影识趣的没有说下去。

  道门七宗内部事情,不是她可以随便置喙的。

  但之前宁清秋肯帮忙,她怎么也得帮着递几句好话。

  林渊思索少顷之后,“这事儿我会酌情跟大天师禀报,你的心意宁掌教也会收到。”

  云梧影起身郑重一礼。

  林渊颔首,起身告辞出了灵工阁。

  在灵器已经绝迹的情况下,上品玄器渊峙枪的修缮回归,给了林渊不小的信心。

  永远不要低估武器的助力。

  上次若不是他刚好没有长枪,而那七境刺客手中却有两柄玄器,怎会让她如此显于人前。

  此时如果那刺客再来,林渊一人便有八成的把握,让她有来无回。

  出城,一行人骑马前往五十里外的上林山。

  上林山是上林学宫所在,文儒学派的兴盛之所,天下无数学子趋之若鹜的圣地。

  同时也算是大景朝廷的太学。

  所谓太学,就是一国的最高学府,负责培养官吏人才,以及各种学士专员,包括其他的技学。

  大景学风开放,并不禁止儒学以外的学派,然则其实各学都以儒学为尊,相互融合多年。

  踏入上林范围,周遭仿佛一下就染上缕缕文韵清气。

  整座山东西横陈,原本是很早以前一个朝代皇室的狩猎之地,灵兽众多,后来被某位大儒看中,在山上开道讲学,灵兽们每日聆听圣音居然开了智。

  后来就演变成各方子弟争先恐后的文道圣地,上林学宫。

  上林,不就是进山林么。

  这名字取得很贴切。

  林渊带着随从进入山林,学宫并非建在山顶,而是在一座山坳之间,建筑繁多,占地很广。

  上林学宫可以进入,但需缴纳保证金,每人十两银子,出来就归还。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大景虽仍民富,却也不是普通人能随便拿出来的银两。

  但上林学宫本也不是个游览的景区。

  设置一道门槛,能阻拦九成九的好事者打扰学子们读书。

  上林学宫束修(学费)很低,不过想要舒服,父母探望、学童伴读什么的,就看自己的家境了。

  林渊右手一甩,一张五百两面额的银票落入手中。

  递向一旁靠拢过来的学宫门房。

  守门的是个穿长衫的中年人,不过身材孔武有力,把长衫穿出了紧身服的感觉。

  中年守门人扫了眼一行十几人,点头接过银票。

  “三个时辰内须得出来,还从这个门,到时银票还你。”

  林渊点点头,跨进这座当世文儒圣地。

  首先入眼的,是建在门内的一座巨大白石照壁。

  当世修建照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然而能把照壁修的像一座山那样高的,林渊还是第一次见。

  壁旁有一座石碑,碑上有字,题曰:

  ‘岁月不居人自老,道路且长莫停留’

  落款,孟扶云。

  林渊看罢,眸子微微一张。

  一股荡漾感溢生,儒家开拓者对后辈弟子的劝告吗。

  这两句诗并不那么辞藻华丽,也没有引据经典,甚至十分的白。

  一个但凡识字、读过几年书的人都能看得懂文圣想表达的意思。

  惜取时间,不要在眼前小事上空耗精神,道路前方自有美景风物。

  上林学宫将这块高高的照壁摆在这儿,又立了这块石碑,让每一个进入大门的学子都被吸引,意思不言而喻了。

  引人向上,或者说激人向学。

  这跟道家的理念很不相同,导致的治世路线也不同。

  一个崇尚励精图治,一个则是无为而治。

  或许,这就是儒学能受到青睐并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个成了文教,一个成了宗教。

  林渊忽生明悟,对这座学宫愈发好奇,带着一众随从快步深入。

  学宫很大,建筑很多,他只稍一分辨,就感觉跟其他书院截然不同的气息。

  这里有很多夫子同时讲学,并不设置听讲门槛,有许多穿着长衫的士子静悄悄走进一座木堂,也有静悄悄抱着书离开的。

  林渊很快找到一间最大的木堂,听讲人数也最多,达到不下两百人。

  一群一群的士子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凝视上方挥斥方遒的老夫子。

  林渊吩咐手下放轻脚步,围坐在这间宽阔的八方通风木堂后方。

  上方一名年近古稀的老夫子,手边是一张大大的木板,用落白粉笔工整写着几个大字。

  ‘论秋’

  似乎是一堂诗词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人持枪,万世名,一人持枪,万世名最新章节,一人持枪,万世名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