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七年,蒙古盟旗私自出兵,擅启边衅。

  西伯利亚各地方部落,除俄军驻扎之要塞外,皆饱受其扰。

  蒙古骑兵小者数百,大者上万,高原之中,血染长河。

  “长生天保佑,这俄罗斯人这么弱么?”

  尝到甜头的蒙古人,不知不觉和俄罗斯人血拼了起来。

  初期还不过是打一打部落,等到慢慢缴获了俄罗斯的火器之后,这些蒙古王公的胆子,一点点的大了起来。

  除了在库页岛周边吃了俄罗斯要塞的亏,在西伯利亚高原,一支又一支蒙古骑兵队伍纵横穿插。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统治基础,随着蒙古骑兵的侵袭,一点点降低。

  与此同时,黑龙江将军与吉林将军也严阵以待,防备俄罗斯人在外东北的袭击。

  两个月后,蒙古人入侵的消息出现在圣彼得堡沙皇的案头上。

  这是因为西伯利亚处处都是蒙古人,消息传递不畅。

  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的第十二位沙皇。也是唯二被冠以大帝的存在。

  时年四十三岁的她精力充沛,女人吗,总是贪心的想要更多。

  如今的她登基已经十年了,年中的时候,她麾下的军队刚刚瓜分了波兰。控制了亚速海,攻占了克里米亚。在高加索战场,土军也遭受重创,俄军占领库塔伊西等要塞,将土军压迫到黑海沿岸。俄军的波罗的海舰队更是在地中海的切斯马湾击毁土耳其舰队,控制了黑海。

  可以说,乾隆三十七年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是一个锐意进取收获的年头。

  可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没有想到。

  遥远的东方,已经进无可进只能静待天时的地方竟然会给了她一记闷棍。

  西伯利亚,那可是俄罗斯的大后方。

  西伯利亚平原更是帝国的粮仓,是不能出现丝毫问题的地方。

  很快,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人喊来了她的亲信。

  几经商讨之后,俄罗斯帝国派出了使臣,赶赴遥远的东方古国。

  另一方面,则是在国内征召军队。

  没有人能够在俄罗斯帝国的怒火下生存。

  一个人都没有。

  乾隆三十八年春天,俄罗斯帝国的使臣来到了北京,递交了国书。

  要求大清问责蒙古王公,撤回蒙古王公在俄罗斯境内的军队,并赔偿俄罗斯帝国的损失。

  如今的俄罗斯帝国正处于快速的上升期,他们在北欧和中亚的战争中节节胜利,这也让俄罗斯的使臣相信,迫于他的压力,大清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完成沙皇的任务。

  只是,如今清朝的皇帝是乾隆。

  一个打平了砍脑袋打输了抄家砸锅卖铁也要去打仗的魔怔皇帝。

  乾隆给叶卡捷琳娜二世回了一封国书。

  表示对叶卡捷琳娜二世这名沙皇的关切。并表示如果叶卡捷琳娜二世愿意,可以选择嫁到大清,皇宫中给他一个贵妃的位置。

  乾隆得了失心疯了吗?

  并不是!

  乾隆知道,接下来的大清和俄罗斯帝国,已然水深火热,必然要打上一仗来决定西伯利亚的归属。

  俄罗斯人不会轻易的放弃西伯利亚,就像西方不会放弃耶路撒冷一样。

  乾隆三十七年,黑龙江将军傅玉带着乾隆的重任上任。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一封圣旨到了齐齐哈尔。一同而来的,还有正白旗的一万以及正黑旗的十二万水军。

  如今的大清,两黄旗守卫皇宫,在各地担任中上层军官。

  下五旗则是担任地方守备的重任。

  新八旗中,正绿镶绿二旗统称为绿营。这一部分担任地方守备,对面开阔。可以说是大清的新式常备军。

  正黑旗则是和正白旗同为大清海军,归途迪节制,而镶黑旗则归水务衙门节制。负责运河,黄河设卡收税,疏通河道等任务。可以说是个苦差使。

  这一次,前来支援东北的,是大清皇家海军第三舰队。

  随着时间推移,海军的编制已经正式化。

  如今,大清帝国的海军共分为五只舰队。

  第一舰队为渤海海军,满编正白旗十万人。有铁甲炮船三十艘,大型战舰一百艘,中小型战舰二百艘,驻地天津。

  第二舰队为广州海军,满编正白旗一万人,正黑旗十五万人。有铁甲船十五艘,大型战舰二百艘,中小型战舰七十余艘。新型混合动力试验舰一艘。

  第三舰队为远东海军,满编正白旗一万人,镶白旗一万人,两黄旗三万人,下五旗每旗各一万人。有铁甲炮船二十艘,大型战舰八十艘,中小型战舰四百艘。

  第四舰队为南海舰队,满编两白旗万人,两黄旗万人。正黑旗十万人。附庸军二十万人。

  拥有铁甲舰二十艘,大型战舰三百艘,中小型战舰五百余艘。

  南海舰队是大清人数最多的舰队。驻地巨港,负责维护南海商路,运送货物,驻防马六甲海峡。攻打与维护大清在妈祖群岛这个万岛之地的统治。附庸军则是来自印尼各地部落。

  第五舰队是安南海军。拥有大型战船三百余艘,中小型战舰上千艘。满编正白旗万人,正黑旗十万人,附庸军二十万人。

  其中附庸军为安南半岛的野人。

  负责登陆攻城,运送货物等脏活累活。

  安南海军的战舰最多,人数也不少。是大清海军之中,战损最高的地方。

  这里面西洋列国的战舰,海盗,印度土司的商船,多方势力交织,摩擦异常的严重。

  两年的时间,安南海军的中小型战舰沉了七十余艘,大型战舰也沉了三个。

  人员上面折损倒不是很多。大清的海军在这块地面上还是拥有最强大的实力的。

  特别是在占领安南半岛之后,安南半岛上面的巨木纷纷被砍断,顺流而下来到了大清的皇家造船厂安南分厂。

  这也是这几年大清海军蓬勃发展的原因。

  途迪每年上千万两银子投入进去,这些年,光海军就已经花了他上亿两白银。如果不是和东印度公司通商撑着,途迪也支撑不下来。

  印度洋的海面上,交易,战争,炮火,在每一天响起。

  其实,大清的海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铁甲舰和一部分大型战舰。

  绝大部分大型战舰,除了拥有十余门火炮之外,更多的是作为运输舰和商船的形式存在的。

  只有安南海军,因为独特的形势,途迪将第一批大型战舰的一部分留在了这里,保证了海军的战斗力同时又没有部署铁甲舰。

  为的就是让西洋的海军舰队反应更慢一点。

  海军扩编之后,不可避免的,途迪交出了一部分海军的掌控权。

  包括远东海军和南海海军。

  南海海军是大清皇家贸易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更是大清皇家贸易公司的重要收益人。

  途迪不能够拒绝,甚至要直接引入两黄旗的力量。因为,这是皇家的势力地盘也是最传统最铁杆的那种。

  只要他能够当上皇帝!

  ——————

  圣彼得堡

  叶卡捷琳娜二世不能坐以待毙。

  她的骄傲不允许她这么做。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叶卡捷琳娜在圣彼得堡集结了周边城市调遣过来的部队一万多人组成了远征集团军。打算给大清一个颜色看看。

  这只集团军由十个骑兵团和十个步兵团以及五个炮兵团组成。携带了一百门火炮,准备给大清送一个圣诞惊喜。

  对于大清这个东方邻居,俄罗斯帝国如果说了解的话,可以说十分得了解,但如果说不了解,又是真的不了解。

  他们之间,最后一次打交道还得追溯到康熙朝的时候。到如今少说也有四五十年了。

  如果说五十年前,俄罗斯小胜一局,那么如今的大清,早就不是俄罗斯所能匹敌的了。

  毕竟,大清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特别是在编民入旗之后。名义上大家真的成了一家人。

  并且随着途迪推动关于安南半岛的妈祖群岛的占领以及开发。出于现实的需求,大清的常备军已经变成了一百四十多万。算上海军的话,更是达到了两百万。

  仆从军也有八十万左右。

  这一百四十万军队,每年的军饷就要两千万两银子。如果换做以前的大清,很难承受的住。

  不过由于途迪拿下了安南半岛。新增了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土地以及对妈祖群岛的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了事实上的统治。大清如今每年的国库收入达到了六千到八千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海关的收入。

  加上乾隆用纪晓岚狠狠地抄了一回家,把神州的地皮上,乾隆用三十年时间攒下来贪官一股脑端了大半,搞了十七亿两白银。还有对缅甸,安南等国府库的查抄。如今乾隆的手里至少掌控了二十亿两白银。

  钱壮英雄胆。

  乾隆发现,打仗是一个好活计。

  原本,打仗越大越穷,如今,越打越富。乾隆最开始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可是如今他知道了。

  原本要么打输了,要么是在自己家里打。

  自然越打亏越多。进而拖垮国家财政。

  可是,如果把战场移出去,放到国外并且打赢了。

  那么这可就是一门赚钱的买卖了。

  所以,如今乾隆才会将目光放在西伯利亚,并同意了途迪的想法,推动了这次军事行动。

  蒙古盟旗的军事行动,大清并不出军费。一应费用,皆有各盟旗王公自理。同时,各蒙古王公缴获的物资皆归各旗所有。

  当事实上占领西伯利亚之后,大清会和各盟旗占领的地域进行合作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大清拥有土地的法理权以及城市堡垒的统治权。蒙古盟旗的王公拥有矿场一半的收益。同时,蒙古盟旗的王公享受大清的庇护。

  也就是说,当你打了败仗之后,只要退回到大清境内,接下来的战事就与你无关。

  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保证,蒙古盟旗的王公们才会如恶犬出笼一般,疯狂的咬向西伯利亚。

  不就是打草谷吗?

  游牧民族的传统艺能罢了。不过是向南向北的选择,问题不大。

  圣彼得堡的郊外,俄罗斯的远征军集结完毕,迎来了他们的统帅,大都督比比科夫。

  可是还没有等到他们走出出圣彼得堡的范围,女皇的诏令就来了。

  不去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剿匪了。

  目的地换成了西西伯利亚。

  原因很简单。

  俄罗斯帝国的粮仓,西西伯利亚平原。

  有农奴,起义啦!

  1773年9月17日,顿河哥萨克普加乔夫自称皇帝彼得三世,聚集一支由80名亚伊克哥萨克组成的队伍,并公布檄文,宣布将古时哥萨克享有的优惠与特权赐给曾在亚伊克军中服役的哥萨克、鞑靼和卡尔梅克人。

  然后,他率领这八十人东征西讨,短短几个月,竟然扩张到了上万人,并且拥有了火炮,成为了一直有着相当实力的起义军。

  普加乔夫的起义如同一记闷棍狠狠地敲在了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脑袋上。敲的她眼冒金星。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古诗她不懂,但是,意思是相通的。

  西西伯利亚的起义,持续了三年。

  这三年的时间,蒙古的王公们在西伯利亚的高原上面纵横捭阖。除了高原上十多个俄罗斯要塞城市依托大炮坚守了下来之外,其余的部落农庄还有小城镇全都遭到了蒙古人的血洗。

  他们裹携着粮食人口金钱和矿产物资回到了大清,烂摊子留给了城里的俄罗斯人。

  每年几次,烦不胜烦。

  特别是某一位蒙古王公联合了其他几名蒙古王公,想要对一个小型城市进行劝降。

  在得到拒绝之后,这名王公竟然拉出了在周边城镇缴获的十多门俄罗斯大炮,生生的攻破了这个小城堡的城墙。

  蒙古的骑兵一拥而上,在付出了千余人伤亡的代价之后,他收获了两百多万两金银币。特别是在他们回到大清之后,这比收益并没有被大清以各种方式觊觎。

  这件事情传了出去,其他的蒙古王公听闻求证以后就更加卖力了。

  两百多万两的白银,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足够他们吃喝不愁挥霍一辈子了。

  这让他们如何不卖力?

  乾隆三十八年六月,黑龙江和吉林将军收复尼布楚条约割出去的土地。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在远东舰队的配合一下,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的所有城市宣告沦陷。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

  断开连接!

  大清远东省

  上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视剧世界的实习土地爷,影视剧世界的实习土地爷最新章节,影视剧世界的实习土地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