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结伴而行,到了岔口各自分开。

  许毅提醒一句:“大哥你也该给我找个嫂子了。”

  不知道许远听没听见,反正没动静。

  -

  流民村的一座小院子里,房子比许毅的泥巴房还要破。

  只有一间房,几块土坯垒在床下,上面架着一口铁锅,就是灶台了。

  旁的啥也没有,空荡荡的空地。

  许旺和胡庆之此时正坐在灶台边的小马扎上,抱着饺子碗往嘴里塞。

  “二哥,你咋来啦?”

  胡庆之和许毅熟悉了,也不搞文绉绉那套了,“许小子,你这是?”

  许毅篮子里的东西遮都没遮,一眼就看了个全, 全是好东西。

  许毅也不瞒许旺,直言道:“胡老师,我改主意的。我想请你当我家人的老师,不开私塾了。等我建了院子,我给老师留一个单独的小院,望老师能答应。”

  他把刚才的考量跟胡庆之全盘托出,也不说什么家国,大义,“我想护好家人,若力有余之,报效朝廷在所不辞。”

  保护不了妻儿父母,谈何报国。

  说他自私也好,他心中自有杆秤。

  胡庆之教书多年,接触都是达官显贵,世家公子,学书时个个扬言精忠报国,到最后国没报就算了,更有甚之投了外敌。

  于他看来,那些人不够坦诚,亦不坚定,还不如许毅这般直白让人敬佩。

  他深深的望着许毅,好似透过许毅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知道自己要的路,不怨不恨不动摇。

  他哈哈大笑两声,少年铮铮志气感染了他,“好,有人管吃管喝,还有新房,如何不好。”

  许毅大喜,拱手便要拜,被胡庆之拦住,“丑话说在前头,既然你这么有志气,那就别怪我严厉。”

  “自然不怕。”

  “你可忙的过来?”

  “我挑灯夜读也不会耽误。”许毅说。

  这话让胡庆之更为满意,“既然这样,你便二月下场先试试斤两。对了,你且等我一下..”

  他开门进屋,再出来时手里拿了个翠色玉佩,“你拿着这个信物去衙门,找县令,把我寄放在他那的东西拿回来。”

  “真没想到还有用上的一天。”

  许毅虽不知道是啥,也点头称是,又嘱咐许旺好好读书,先打个好底子。

  “二哥,你放心吧,等我给你考个状元出来。”

  -

  此时的三水村格外热闹。

  有的人牵着毛驴,毛驴背上驮着两个用布带子拴在一起的大筐。

  还有人骑着毛驴,抱着大筐一走一晃荡的。

  还有赶着牛车的。

  各式各样的都有,唯独一样的就是都朝着许家去。

  这些人都是附近其他几个村的,昨天听卖花灯的人说三水村和流民村有钱了还不信。

  结果晚上一看,家家户户挂着花灯,不信也得信了。

  一打听许家收笋,和抢钱一样上山去挖,赶紧往这送。

  有毛驴的牛车的去的地方远,还真挖了不少。

  许毅到家,门口就围着一大堆人。

  秋秋识字记账,许远打称,许大山结账,倒是丝毫不乱。

  许毅忍不住咧嘴笑,猪肉饺子没白吃。

  他大哥还挺有福气。

  有了这些村民的加入,最近愈发少的竹笋突然又多了起来。

  竹帘子又重新围在了牛车上,王安和认真检查,确定竹帘子压好,才往上倒笋。

  他劲大,许毅刚搭把手一筐就进去了。

  等装好车,王安和从车上布兜里掏出个苞米,给老黄牛塞嘴里,又摸摸它犄角,这才坐上牛车。

  “啪-”

  鞭花炸响,老牛哞的一声,原地磨了两下蹄子才顺着小路往前走。

  老黄牛吃的好,膘肥体壮的拉这些东西毫不费力。

  路过宅基地时,送青砖的人还真换成了黄牛拉车,赶车小哥正在路边等许毅。

  见几人过来赶紧跳下牛车往这走。

  王安和跟黄牛有默契,又是一声鞭花,黄牛乖乖的站在原地。

  对方冲着许毅拱手,“许小哥,我们管事的说了,多亏了您体谅,讲好的价钱也不能叫你亏着,他送您二十个青瓷碗。”

  他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垫着草沫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碗。

  还别说,管事的送的青瓷碗是真不错,瓷釉光滑,色彩鲜明。

  他上次买青瓷的花了八文钱呢。

  许毅认真道谢,“那便却之不恭了,请小哥帮我谢谢管事的。”随手递过去五文钱,结了牛车钱。

  小哥明显有些失望。

  许毅看在眼里,全当不知道,“安和哥,走吧。”

  小费给一次可以,若是这次再给,往后怕是就贪心了。

  升米恩斗米仇。

  -

  这些天的笋子越来越少,小喜还以为马上就没货了呢。

  结果今天足足是昨天的两倍。

  这叫他高兴之余又惊讶,这许小哥是真有本事啊。

  入袋为安,几人全然没注意街对面的饭馆二楼,一双不甘的眼睛正在注视着几人。

  胡彻不甘心。

  刘全是个傻的,要是听他的,这些笋子能给他挣来双倍的银子。

  刘全背后有主子在,不好得罪,可这许家小子也这么油盐不进。

  眼看着开春了,竹笋也越来越少,再不想办法,他这桩好生意就打水漂了。

  该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既然这姓许的能收,那别人肯定也能收....

  -

  许毅把竹帘子收好,拍了拍手,“咱去中街一趟。”

  他得去看看自家的铺子,那往后应该就是他的了。

  说是租十年,他们都知道那是县令堵朝廷嘴的。

  挂在县衙头上,凭空叫人占了,朝廷若是派人来问,他和县令都麻烦。

  可这有了字据可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若是一下子签了买卖的字据也不成,朝廷挂的铺子地皮都贵,好大一笔账目,难平。

  就比如他买的地皮,就远超实际的价格。

  许毅把这些杂念摇出去。

  “走吧。”

  看完铺子,他还能顺道去衙门把老师的东西取了。

  -

  他们在县城转悠,殊不知马上就有人找到自己家去了。

  流民村外,一对中年夫妇坐在马车上,“女儿咋能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她问车夫,“离三水村还有多远?”

  车夫眼珠子一转,“快了,在绕过一个村就到了。”

  谁叫这俩人实在大方,没有车夫愿意来乡下,便开出了一里地3文的高价。

  他多绕两圈,多挣俩子去找个小娘子快活多好。

  他心里美滋滋,车上的妇人却叹了口气,“这离县城也太远了。咱带的馒头呢,一会看着点,别叫秋秋吃急了噎着。”

  俩人正是秋秋的爹娘。听说秋秋跟着人回村了,满脑子都是被人牙子拐走了。

  那肯定吃不饱啊。一想自家如珠如宝疼着的心肝在乡下吃糠咽菜,没准连菜都吃不上,只能喝凉水充饥,秋秋娘心疼的直抹眼泪。

  还是秋秋爹镇定些,赶紧买了十个白面馒头,又雇了辆马车往这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最新章节,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