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民国,血不冷 第103章 一鸣惊人

小说:血色民国,血不冷 作者:代晓· 更新时间:2025-01-12 20:42:25 源网站:宝书网
  郑苹如见关世杰从教室走出来,用怀疑的眼力看着关世杰,好半天没有言语。

  “怎么这样看着我?”

  “你放弃参赛了?”

  “没有啊,我写完了。”

  “你没骗我吧?”

  “干嘛要骗你呢?走了,回家。”

  郑苹如还是不信任,真的能有人在十几分钟的时间,写出三首诗歌来。

  “实在,写诗呢,一,靠平时的生活积累,二,靠忽然迸发的灵感。今天参赛的标题,我读书的时候都写过几首,所以十几分钟就写完了。”

  郑苹如听关世杰这样一说,才恍然大悟。

  “你读一首刚写的诗歌,我听听能不能获奖?”

  “天机不可泄漏,等颁布成绩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行吧,获奖了请我和丫丫吃饭。”

  郑苹如想,获不获奖的也无所谓,至少来参加过,总比让李香兰他们背后嘀咕的好。

  当天下午,关世杰用了三个小时左右,写了一万多字一篇,以爱情为主题,自拟标题的散文。

  这是关世杰在后代,读大学时写过的一篇散文。重要描写初恋之后,失恋的心里过程。

  时至本日,也记忆犹新。

  11月8日上午9时,满洲国建国大学的大礼堂里,坐满了青年男女。就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

  满洲国一年一度的诗文大赛,开奖仪式正式开端了。

  总务厅弘报处的官员,广播,消息部分的首脑,以及各文艺团体的负责人在主席台上落座。

  按照惯例,弘报处的官员自然是发表了又臭又长,堂而皇之的演说之后,才进进到主题。

  “下面,我颁布从一千多名诗人所创作的一万多首新诗中,经几十个专家评审出来的获奖诗歌。听到名字的作者请上台领奖,并朗诵自己的诗歌。

  三等奖一名,诗歌名字《满洲,我的故乡》,作者李香兰。”

  关世杰和郑苹如来得晚些,坐在最后排的地位上,听到李香兰获得了三等奖,多少感到有点意外。

  李香兰上台领过奖后,开端朗诵自己的诗歌。

  “满洲,我的故乡。

  在这片黑土地上,

  我种下了理想,如一棵向日葵

  生根发芽……

  ……

  满洲在太阳旗帜下开花。”

  李香兰朗诵完自己的诗歌,对主席台职员鞠躬后,走了下来。

  “我不太懂诗歌,她这首诗怎么样?”郑苹如问道。

  “不怎么样,太阳旗帜就是日本人的军旗。”关世杰小声说。

  “给日本人涂脂抹粉的,怪不得能获奖。”郑苹如说。

  二等奖的获得者的诗歌,跟李香兰的差未几,是歌颂伪满洲国的。

  一等奖获得者,正是逍远。这倒是在关世杰的意料之中。

  逍远开端在主席台上,朗诵着自己的诗歌。

  “我的诗歌名字叫《前世今生》

  这黑夜如你所愿,视觉空间缩小到一米

  我们在树叶划破秋风身材时进睡

  树影婆娑,沙沙作响,恍若前世梵音

  玄色的汁液从高处落下,涂抹肉身

  那些在白昼的拥挤中,留下的每一道伤口

  现实的苦楚,在灯红酒绿中变得虚无

  月亮是一颗硕大的泪珠,悬在天空的眼睑

  挂在你的睫毛,只等候一次倾斜的角度

  很多时候,我们打开肉身安置灵魂

  渡劫后,结晶的盐是来世的舍利

  透明,雪白,不染一丝尘埃

  月光如水,漫过城市每一个角落的

  我们如两粒稻种,种在今生的床上

  呼吸着彼此,一米的惆怅。”

  关世杰坐在台下,听逍远读完自己的诗歌,忍不住悄声对郑苹如说:“这个人还是有一些才干的,只惋惜做了汉奸。”

  “我听着感到也很好,有种淡淡的。”郑苹如说:“他似乎说的是一对夫妻,在即将分别时的感受。”

  关世杰点点头,他也从诗歌中也听出了这种意境。

  总务厅弘报出的官员等逍远走下台,开端发布获得新诗,特等奖获得者的名单。

  “本次诗文大赛,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名字是《乡愁》,作者四木。请作者上台领奖。”

  弘报处的官员刚发布完,主席台下开端议论纷纷。

  “四木是谁呀?你们听说过吗?”

  “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作者的名字?”

  ……

  郑苹如拉了关世杰一下说:“咱们走吧,先往熟食店给丫丫买半只烧鸡,她昨晚就吵着要吃。”

  “你不想让我请你和丫丫往吃饭了?”

  “你……”

  关世杰没等郑苹如醒过神儿来,就离开座位,向主席台上走往。

  四木,四木?

  郑苹如这才明确过来,关世杰的杰字拆开来读,不正是四木嘛。

  最惊奇的莫过于李香兰,逍远,卧龙,包含剧作家东流和记者柳默生。

  当他们见到关世杰走上了主席台,都惊愕地张开了嘴巴。

  但真正让他们惊奇的还在后面,当关世杰开端朗诵《乡愁》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宅兆,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道分界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关世杰朗诵完《乡愁》之后,诗歌里的意境,引起了很多人的共叫。

  当关世杰走下台后,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关世杰把余光中先生1972年创作的诗歌《乡愁》,修正了几个字,更加符合现实的情况。

  在坐的很多人,故乡都在其他省份。但自从伪满洲国成立以后,由于种种限制,而不能自由地出进。

  这一首诗歌愁闷而又苍凉意境,恰好与这些人的心情相符,也难怪会受到如此的欢迎了。

  关世杰走到郑苹如的身边时,郑苹如激动地踮起脚,在关世杰的面颊上亲了一口。

  郑苹如的举动在这个年代,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举了。

  等郑苹如自己反响过来后,急忙捂着脸跑出了大礼堂。

  关世杰刚要追出往,就被人喊住了。

  “关先生,请留步。”

  本来是剧作家东流和记者柳默生,还有一个头发稀疏,形销骨立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血色民国,血不冷,血色民国,血不冷最新章节,血色民国,血不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