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有一个很深刻的哲学问题——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大概是之前复习时,神经崩的太过紧张了。

  难得放松下来,沈秋狠是睡了个大懒觉,九点多才从床上醒来。

  沈父沈母也心疼姑娘,早上去她卧室里看她睡得香甜,就没叫她。

  沈秋坐在床上还有些恍惚,某一刻她都以为自己又穿回去了。

  还是楼下传来的交流声,给了她真实感。

  又趴在被子上咕噜了一大圈,沈秋踩着拖鞋去了洗手间。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上厕所啦。

  洗漱过后,她来到大厅,发现餐桌上纱罩底下摆放着早餐。

  应该是沈妈妈放的,她显然没料到,自家姑娘会起来这么晚。

  现在是深秋,天还是有些微凉的,放到现在早点已经成冰点了。

  沈秋将粥拿到厨房热了热,就着凉菜简单吃了两口。

  她现在的家是楼下卖货、楼上住人的布局。

  整体坐北朝南,单层面积大概有70平。

  那个时候还不存在什么公摊的概念,所以木工出身的沈爸爸,当年找了几个朋友打了隔断。

  就将楼上布置成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

  虽说隔音有些迷,但居住的舒适度绝对达标。

  起码沈秋在前世,就十分怀念这里的小家。

  沈秋刷碗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地将厨房所有的柜门台面擦了一遍。

  之后又环顾了一圈,见实在没什么可收拾的,才有些可惜地换好衣服下楼了。

  林县为促进经济发展,有固定的集市日,分别是每月的5、15、25号。

  在这几天的时候,县城周边的各村镇都会涌来采买,俗称:赶集。

  今天正好是11月5日,沈秋一下楼就被眼前的场面给镇住了。

  刨除货架,不到七十平的屋子里站满了人。

  目测有三四十人,好多人都像抢一样,文具几十一百的买。

  沈父沈母都站在两边的收银台内,跟客人大声交谈着。

  但仍有人无法被照顾到,有些着急地扔了句“我下午再过来”,就出去了。

  估计是买其他东西去了。

  不过他一个人走了,又进来了两三个人大声问有没有田字格本之类的。

  所以屋里的人数始终不见少。

  门口还有两个人看着,防止有人不付钱就走的情况。

  沈秋细细打量,一个很是年轻,很眼生,应该是雇的店员;

  至于另一个,微胖的身材,嘹亮的嗓门,是大姨!

  沈秋的这些念头都是一瞬间产生的,来不及再想别的,先到门口简单跟大姨打了声招呼后。

  她就拿了把椅子,站在了中间货架的旁边,似是本能一样喊了出来。

  “要买田字格的去那边,自己查数。

  前台结账,拿了小票要给门口检查,弄丢了就没法带货出门了!”

  ......

  有了沈秋的加入,屋内的混乱状况稍稍好了一些。

  也仅仅是一些,没办法,客人太多了。

  直到下午两点,众人才有机会吃午饭。

  午饭是沈秋和店员小雨姐一起去外面买的,大骨头冷面。

  当年她们林县最出名的小吃,好吃还不贵。

  是的,继一块钱一杯的奶茶之后,沈秋又吃到了一块钱一碗的冷面!

  众人快速吃过午饭后,屋里就又渐渐聚集了新一波客人。

  一直维持到下午六点,仿佛约定好似的,屋里一下子就没客人了。

  倒也不是真约定好了,而是这些人大多是周边村镇的。

  再晚点,就赶不上最后一班客车了。

  今天可是把大家给累住了,先是让店员小雨提前下班回家。

  沈妈妈还想留沈秋大姨吃晚饭。

  大姨没答应,“你们也挺累的,我就坐在门口看小票没累着啥,就不用特意多带我那份饭了。

  而且你姐夫应该在家做完饭了,我不回去,他能一直等着不吃。”

  咦?刚刚大姨是在秀恩爱么,沈秋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眨了眨眼睛。

  沈妈妈还想再留,大姨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你们真决定要去小秋大姑那了?

  要我说,林县也不小,这里不行了,换个地方接着干呗。”

  “基本定下了,打算年后就搬过去,正好这边房租到时刚好到期。

  国富都跟朋友说好了,那边已经在选门脸了。”

  “唉,劝不动你们,左右还有半年时间,你们再好好想想吧。

  我得回家了,不早了也,行了别送了,我走了。”说完就大姨风风火火地走了。

  原来爸妈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去Z市了么,她还以为是过年那阵才定下的呢。

  听老妈的语气好像很坚定。

  头痛,看来指望一次谈话就改变她们的主意,好像有点不太现实,沈秋敲了敲脑袋。

  晚餐在沈秋的强烈“建议”下,沈家人去外面小饭馆吃的。

  一家人吃得很是和谐,她就顺势在饭桌上表示,回家后要开个家庭会议。

  沈父沈母面面相觑,虽有些奇怪倒也没拒绝。

  沈秋感觉她们这样,更像是想看看沈秋要闹啥幺蛾子的表情。

  她也不在意,只要是肯坐下来听她说就行。

  2004年11月5日,晚上八点。

  沈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餐桌前。

  因为沈家的餐桌是圆的,沈秋将其命名为沈家的第一次“圆桌会议”。

  沈父沈母也乐得陪她闹,双双提议沈秋为会议的主席。

  沈秋还颇为“正式”的发表了“就职演说”。

  又闹了一小会儿后,沈秋清了清嗓子,表示要进入主题了。

  “老爸老妈,你们有没有什么事要跟我说的?”

  沈父沈母颇有默契地摇了摇头。

  “那大姨跟你说的搬家是怎么回事?”沈秋盯着沈妈妈的眼睛。

  沈妈妈先是被沈秋有些锐利的眼神“唬”了一跳。

  反应过来后先是瞪了沈秋一眼,“这孩子,眼神咋这么像审犯人。”

  说对了,前世沈秋特别喜欢看刑侦片。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还喜欢模仿里面的人物,这不就用上了嘛。

  “老妈,请不要转移话题,快说是怎么回事。”

  沈秋沉下声音严肃道,就是配上她现在有些可爱的小脸,看起来有些违和。

  沈妈妈忍住笑意,“好吧,我们本来打算等你期末考完放假后,再告诉你的。

  咱家的房子年底到期,房东前一阵说,明年就不租给咱家了。”

  这就对上了,她前世就是在沈妈妈说的那个时间,才知道的。

  也不知道是那时候的沈秋太过迟钝,还是沈父沈母太能藏事,竟然拖了那么久,她才知道。

  “那为什么要去Z市,在林县其他地方再租个门市房不行吗?”

  沈秋很纳闷,非要去那里吃尽了亏才好吗。

  沈妈妈却没直接回答她,显然还是把她当小孩子哄。

  “你是担心咱们搬过去还会转学吗?你放心,这次不用转学了。

  而且去到Z市其实和这差不多,你每次月假也能坐车回家的,只不过车程长了点。”

  这根本就不一样好吗,沈秋其实知道父母为啥要去Z市。

  沈爸爸年轻的时候学的是木工,打出来的家具又好看又上档次。

  只是那时候木工行业不景气,才在沈妈妈的劝说下,回到林县打拼的。

  但是在沈爸爸心里,一直想捡回这门手艺。

  更多也是想向沈秋的爷爷奶奶证明,他做木工也是能挣钱的。

  这和沈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关,此处暂且不表。

  总之,就是在沈父沈母正犯愁房租到期,该搬去哪里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个人。

  据说是沈爸爸学木工的师哥,那人擅钻营。

  手艺没有沈爸爸好,但是在Z市装潢圈却很有名气。

  他邀请沈爸爸来Z市跟他合伙,开一家家具店。

  赔了算他的,盈利的话就对半分。

  沈爸爸自然不能让人家自己承担赔钱,不过对于要一下子拿出十万块合伙开店,还是有点犹豫。

  恰好沈秋大姑就住在Z市,拜托大姑打听了下。

  发现那人说的店确实有,而且去装潢市场打听,也确实很多人都知道他,并且评价还不错。

  得到大姑的反馈后,沈爸爸有些心动了。

  但还是有点担心,最后是沈妈妈拍板决定去。

  那时沈妈妈心里想的是,家里有十五万积蓄。

  就算拿出十万赔了一半,剩下还有十万,也足够再转行,干别的买卖了。

  沈妈妈一开始还是很警惕,就算是决定去了,也没有马上跟那人签合同。

  而是先和沈爸爸考察了一下市场。

  在发现这门生意值得做,并且那人还找好了门市房后,才同意跟他合作。

  沈父沈母哪想到那人一开始打的就是骗钱的主意。

  他因沾染上赌博,欠下了一大笔钱,正愁没处找钱,就碰见沈父了。

  他先是装了一阵的好人,在获取沈父沈母的信任之后。

  直接将沈父给他转的买材料的钱,给卷走跑了。

  这些都是多年后,沈秋上大学之后家里的条件好转了,沈妈妈才告诉她的。

  说是怕她之前知道了心里有压力,影响学习。

  而沈秋这才明白,让父母变化那么大的不是赔钱这件事。

  而是信错人,和十万块钱全部打水漂的双重打击。

  而对于沈父还有一个打击是,又一次证明自己失败了。

  所以在那之后,沈爸爸总是会时不时叹气,腰也越来越弯了。

  短暂沉默过后,沈秋见爸妈都没有继续说的打算。

  感觉气氛也渐渐变得沉重,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早在说之前她就有预感,一次谈话是不会得到她想要的结果的。

  只不过接下来的两天,沈秋在跟爸妈看店的时候。

  总是会间缝插针地讲些朋友背叛、合伙失败的小故事,搞得沈父沈母很是无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最新章节,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