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一六一:妙法缘法

  就算告诉了孙悟空。

  他又能如何?

  他敢如何?

  没了孙悟空取经,还有六耳猕猴。

  所以,李北根本不打算告诉孙悟空未来的事情。

  反正未来不会比现在的他更差。

  孙悟空实在是太寂寞了。

  拉着李北硬生生聊了两天一夜。

  从波澜壮阔的人生,到山间桃花的艳丽。

  从花果山旁东海的磅礴大气,到有几只蚂蚁路过。

  反正无话不聊。

  酒肉上了一批又一批。

  李北始终以对待友人的姿态,来面对这个童年便开始崇拜的偶像。

  并没有提及想要从他那里学习七十二变之事。

  酒肉饮罢,李北准备告辞离开。

  在此之前,他想了太多借口,让孙悟空能教他七十二变。

  好让他度过三灾劫难。

  可在与孙悟空的交谈中,他始终无法将这些编造的借口,光明正大的讲出来。

  或许是孙悟空在他心中,拥有着特殊的形象包袱吧。

  以至于他并不想在两人交友中掺杂一些关于利益的杂质。

  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不知道孙悟空心中所想。

  但李北愿意与孙悟空保持着一份独特的君子之交。

  至于三灾劫难。

  并非只有孙悟空有能度过三灾劫难的法子。

  就在李北准备告辞离开时,孙悟空开口说道:“若是哥哥没有看错的话,弟弟这是要渡三灾之劫?”

  李北没有否认,“确实。”

  孙悟空急忙道:“那弟弟可有把握?俺老孙可不想出去后,无人共饮。”

  李北看了一眼系统面板,“有三成半的把握能渡过三灾之劫。实不相瞒,这次来寻大圣,并非只是为了与大圣共饮,而是想要从大圣手中,套得七十二变,以渡过三灾之劫。”

  孙悟空沉默了一会,“那弟弟怎的没跟俺老孙提起呢?”

  “我提起的话,你会教我吗?”李北笑着看向孙悟空。

  孙悟空摇头,“若七十二变是俺老孙的。凭你我之间的情谊,那俺老孙肯定会传授给你。可...这本事,俺老孙也是从他人那学来的。俺老孙可以不尊天,不敬地。但唯独不能不尊敬俺的这个...教本领的神仙。”

  看着孙悟空遮遮掩掩,李北不由得一笑。

  孙悟空有口难言之人,李北知道是谁。

  是西游记中,最神秘的菩提祖师。

  也是他教给了孙悟空一身的本领。

  同时,孙悟空也答应过菩提祖师,不在别人面前说起他。

  孙悟空有些郁闷的提起酒壶,喝了一口,“弟弟,并非哥哥小气。舍不得这身本领。而是哥哥也有难处。”

  李北笑道:“大圣有这份心就够了,我知晓大圣的难处。”

  他端起酒坛,对孙悟空说道:“这就是我不想跟你提起的原因。只会徒增烦恼。来,饮酒。此间话,在酒水里。”

  酒水入腹。

  孙悟空明显兴致缺缺。

  李北站起来,开口道:“与大圣相识,甚是欢喜。然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

  话未说完,孙悟空抬起头,看向李北,“弟弟,你要走?莫不是怪俺老孙?”

  李北摇摇头,“我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怎会责怪大圣。若大圣教我,我心欢喜。若大圣不教,我心亦是欢喜。我也和大圣把酒言欢。然大圣在经历大圣的故事,而我也必须要走我的故事。”

  他举起酒坛,“此酒当是离别酒,有缘相逢又故人。若我侥幸渡过三灾劫难,你我兄弟,再痛饮。”

  说完,李北将酒水喝完,转头便走。

  孙悟空在身后喊道:“弟弟,俺老孙给弟弟指条明路。那三只眼的二郎神,虽然本事不如俺,但其功法也能保弟弟渡过三灾劫难。”

  李北没有回头。

  孙悟空继续喊道:“若是不行,弟弟可...可...可去那七星洞。”

  李北背对着孙悟空,摆摆手,“记下了。”

  五行山外。

  看着李北走出来,观音菩萨道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阁下可曾学到那七十二变?”

  李北摇摇头。

  观世音菩萨刚想说:我佛门有一功法,可助你渡过三灾之劫。

  忽然脑海之中,响起如来的声音,“不可,万般妙法皆有缘法。此人之缘不在西方,而在道教之中。此次寻妙法渡劫,实则是寻缘法。可让他寻那二郎神。”

  观世音菩萨听到如来的话。

  顿时明白,李北此次应该是斩断前世之因果。

  而李北前世的因果就在道教。

  在截阐二教中。

  若是不斩断前世之因果,万世不得成仙。

  观世音菩萨对李北说道:“你可有去路?”

  李北当然有去路,那就是去找二郎神。

  如果二郎神不行,那就退而求其次,寻找猪八戒。

  反正要么九转玄功,要么三十六变。

  总有一个人愿意教他。

  当然,李北不会将心中的想法告诉观世音菩萨,甚至连有没有去路也不想告诉。

  因为他想要从观世音菩萨那里,看一看有没有其他的路。

  毕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李北对着观世音菩萨摇摇头。

  观世音菩萨见此,开口说道:“我有一去处,若是能学他之法,过三灾,轻而易举。”

  李北眼前一亮。

  不愧是观世音菩萨,果真有好去处。

  他询问道:“何处?”

  观世音菩萨淡淡道:“灌江口,二郎神庙。”

  原来是找二郎神,白高兴一场。

  李北有些不死心,继续问道:“若是二郎神不愿教我,菩萨还有何处?”

  观世音菩萨念了一句佛号,而后笃定道:“你与那二郎真君有缘,他定然教你。”

  李北心中疑惑。

  他能和二郎神有什么缘?

  面都没见过一次。

  当李北想问个清楚之时,观世音菩萨便消失在李北的眼前。

  无奈,李北只能带着手下离开。

  离开五行山后,李北先是在附近村子,寻找孙悟空曾经提起过的放牛娃。

  当找到放牛娃时,放牛娃已经是当爷爷的人了。

  儿孙满堂。

  李北安排一只牛妖,护佑那放牛娃家族三百年,并且寻一有修行资质之人,赐其机缘。

  那放牛娃姓孙。

  他的曾孙叫做孙守义。

  也就是牛郎织女里面的牛郎。

  当然,这一切,李北并不知晓。

  完成孙悟空的委托后,李北并没有让那些大唐将士回长安复命。

  也没有去灌江口,去找二郎神。

  而是先去了草原,去找那突利,询问玉玺的下落。

  既然李世民这么给他面子,他也得将玉玺一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草原的夜晚是美丽而又危险的。

  天上群星璀璨。

  而大地,狼嚎声阵阵。

  篝火上,一只外焦里嫩的牛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草原上的男女,围绕着篝火,跳着欢快的舞蹈。

  突利端起酒碗,大声喊道:“草原的子女们!”

  此话一出,所有人同时停下了动作,看向突利。

  突利豪气横生地环视着众人。

  从此以后,他便是掌管草原的王。

  他开口对众人说道:“从今以后,咱们就是大唐人了,咱们是大唐突厥人!”

  突利可汗手指着众人,“以后你们的奶娃子都能和唐人那样读书认字。还能享受唐人拥有的一切。我们再也不会缺盐,缺茶了!”

  这话说出,很多突厥人都没啥太大反应。

  毕竟,比起读书,他们更信奉实力。

  也更加崇拜实力。

  他们看不起那孱弱的书生。

  只有一些突厥贵族和一些明白能读书意味着什么的普通人,很给面子的为突利欢呼。

  可是欢呼声,还是太小了些。

  突利不免有些尴尬。

  他想调动族人的情绪,没想到第一天就出了丑。

  突利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冬天了,也不用担心雪灾会有人饿死。我们以后是大唐人,冬天来临前,我们可以将老弱迁移到关内,也可以用牛羊换粮食。如果遭了大灾,大唐会帮助我们。”

  他手指了指自己,“因为我们现在是大唐人。”

  突利很清楚。

  他现在的利益,已经和大唐这条大船挂钩了。

  如果想要保住他草原王的地位,让他子孙后代当一辈子的草原王。

  他只能跟着大唐走。

  也只有跟着大唐走。

  所以,突利才无时无刻地跟他的族人宣传这一点。

  突厥人听到这话,顿时欢呼声一片。

  论读书,他们不关心。

  可要是讲到吃饱肚子,那他们就不困了。

  草原人为何一直打秋风。

  那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囤积足够多的粮食,渡过寒冷的冬天。

  冬天对于草原来说,是残酷的死神。

  它会带走弱小者的生命。

  也会带走强壮者的体魄。

  如果是雪灾,那情况就更加糟糕。

  很有可能,超过一半的人会活活冻死,或者饿死。

  还有种可能,那就是被摆到餐桌上。

  现在听突利说,以后他们不需要再担心冬天,也不需要担心雪灾,岂能不兴奋。

  他们振臂高呼,“大唐!大唐!”

  突利可汗正高兴着,突然有个侍卫走到突利面前。

  他的双眼之中带着惊恐,“可...可汗。”

  突利见此,顿时眉头一皱,“何事这么慌慌张张。”

  论现在的局势。

  天老大,地老二,大唐老三,我突利老四。

  天下已无敌手。

  这侍卫遇到什么事了,怎的这般慌张?

  难不成还有人敢闹事不成?

  侍卫哆哆嗦嗦地说道:“可汗,有一伙人突然出现在你的营帐内,说要找你。”

  “何人?”

  侍卫摇摇头,“他们没跟我说。”

  突利放下酒碗,叫上手下士卒,前往营帐。

  到达营帐,突利领着人就冲了进去。

  此时他便见到有十名强者,正站在左右两侧,而主位之人,正是李北。

  见李北前来,突利笑着遣散士卒,“我还以为是何人,没想到是李县子前来。”

  李北也笑道:“途径此地,特来叨扰。我刚刚可听可汗振奋人心之言。现在这心仍热血澎湃。”

  “玩笑话罢了。”突利令人去将篝火上的烤肉拿进营帐,而后对李北说道:“不要笑话我就好。一个粗人,也讲不来。”

  “可汗自谦了。不过,我有一事不明。”李北盯着突利,好似询问,又好似在质问,“我和陛下从未说过要赈灾吧。”

  突利可汗苦笑连连,“我比你们更清楚,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比起书籍,他们更想要吃饱肚子。”

  李北哈哈大笑,“可汗莫要误会,我并未说此事不好。只是帮助是相互的。”

  “那是自然。”突利笃定道:“汉人若待我们如手足,我们必待尔等如兄弟。”

  “如此便好。”李北可还记得,贞观初年会爆发好几次灾难。

  而雪灾是要等到十几年后。

  在此之前,可以让草原先帮助大唐渡过灾难。

  突利看向李北,说道:“李县子来此,应不是来寻我喝酒吃肉的吧。”

  李北笑了笑,“心知肚明,何必问我?”

  突利当然知道李北此行的目的。

  那就是寻找丢失的玉玺。

  李北继续说道:“李靖将军,身在何处?”

  突利答道:“李靖将军听闻玉玺落到了昆仑山,现如今正带着人前往昆仑山寻找玉玺呢。”

  “不是说玉玺在喆利的部落中吗?怎么落到了昆仑山?”

  突利苦笑一声,“虽然我和李靖将军,日夜不休地赶路。可依旧慢了一些,让贼人挟持萧太后和玉玺溜了。不过...。”

  他冷冷地说道:“我追上了那挟持萧太后的贼人。出手留下一人。听此人说,他们来自昆仑境内的一个门派。李靖将军听后,向昆仑追去。留我在此,镇守草原。”

  李北喃喃道:“那些挟持萧太后的贼人,实力如何?”

  突利想了想,“那些贼人实力不俗,善用梅花。”

  “梅花?”李北喃喃道。

  梅花让他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傲梅寒的楼主。

  听说此人想劫狱救喆利,却没能成功。

  最后落得逃出长安的下场。

  李北对身边一人道:“你速去长安,向神武军询问这傲梅寒楼主的身份。”

  一人朝着李北一拜。

  身体化作墨水,摔落在影子上。

  很快,影子消失不见。

  李北喃喃自语,“看来这玉玺早已是别人的目标了啊。”

  他可不相信,这傲梅寒楼主突然心血来潮,想要争一争这玉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最新章节,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