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百三十五章:传世珍宝

  李北放下鱼竿,跳到树上,眺望着突厥营地的方向。

  他发现,只有突厥营地中央有青烟升起。

  而别处的突厥人依旧一副饥饿的模样。

  恰在此时,一名将领急匆匆跑来,他来到树下,对李北说道:“李县子,殿下传呼于你。”

  李北从树上跳了下来,开口询问道:“何事?”

  那将领开口道:“殿下传呼你议事。”

  李北点了点头。

  李世民不来寻他,他也打算去寻李世民。

  因为突厥营中,出现如此异常的情况,必须告知于李世民。

  就算突利可汗,打算殊死一搏,也能有个准备时间。

  “赵叔,殿下传呼于我,我得过去。你继续带着兄弟们守在这,有任何情况,及时通报。”

  赵康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去吧去吧,这里有我,尽管放心。老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知道该如何。”

  对于赵康,李北自然是放心的。

  他跟着将领,来到了李世民的营帐内。

  刚进入营帐,李世民便开口说道:“你倒是潇洒的很,整日垂钓。”

  “不垂钓也无他事,再者,小臣垂钓是为了观察敌军之动向。”

  “那你可观察出了什么?”李世民来了兴趣。

  “小臣还真有发现。”

  李世民惊疑一声,“噢?速速说来。”

  李北开口说道:“现如今,突厥少粮。可刚刚,小陈发现,突厥营中竟生起了火。”

  “生火有何稀奇?”

  还没有等李北回答,有一名将领说道:“殿下,突厥可是少粮。如今时辰可不是饭点。”

  “所以呢?”

  李北开口道:“小臣认为,突厥肯定有大动作。”

  “大动作?仔细说说是何大动作?”

  “突厥在少粮的情况下,却做出如此反常举动。不外乎有三个原因。”李北稍加思索,“其一,突厥有破解我军分割之策。其二,突厥有援军。其三,突厥打算与我等殊死一搏。”

  李北拱手道:“殿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

  他没有想这么多,只不过在场这么多人,若是不附和一两句,不就显得他很无能吗?

  “卿家所想,正如本王所想。”李世民看向李北,“只是叫卿家前来,就是为了商讨应对之策。”

  李北心里有些惊讶,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先他一步,想到了这些。

  而且在营帐里,便已经料到突厥有大动作。

  看来能平定隋唐战乱,这个李世民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李世民询问李北,“你觉得突厥如此异常会是什么原因?”

  李北回答道:“小臣觉得,李靖将军与程咬金将军还有尉迟恭将军,已经杜绝了喆利可汗支援的可能性,若是喆利可汗前来支援,不仅支援部队会被我们分而食之,他的军队也会因兵源缺少而被李靖将军消灭。”

  李世民点了点头,“和本王想的一般无二。”

  李北继续说道,“至于突厥军队是否准备殊死一搏。但凡突利可汗脑子正常一些,他绝对不会打算跟我们殊死一搏。毕竟突厥少粮,我等夜间又多侵扰于他,如今,他手底下的突厥军队,又饥又乏。与我们殊死一搏,无疑是送肉上门,自寻死路。他应该没有这么蠢。”

  “本王也这么认为。”

  “除去这两种可能,那只有最后一种了,小臣怀疑,那突利可汗肯定想到了破局的方法。”

  “本王也这么认为。”李世民反应过来,“你说什么?他们想到了破局的方法?”

  李北点了点头,“没错。”

  李世民脸色一变,走到地图面前,仔细查看地图。

  而后,他转过头看向李北,“突厥打算对程咬金他们动手?”

  虽然现在的情形,看似唐军将突厥团团围住。

  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抵挡所有突厥大军的进攻。

  而程咬金和尉迟恭现如今的位置很尴尬。

  在两股突厥军队的中间。

  不是这两股突厥军队,前后夹击。

  消灭程咬金与尉迟恭,也就是时间上的问题。

  所以,只要喆利可汗率领的突厥军队,与突利可汗所率领的军队,拿下程咬金与尉迟恭。

  两方人马汇集一处。

  到时进可攻长安,退可拿下北境。

  到那时,大唐就算能够保住,也会丧失大片的领土。

  甚至有亡国之危。

  在场的众将士也意识到了这点。

  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一开始,主张拿下突利军队的将领,连人数的一半都不到。

  而现在,大多数人的主张是,即刻进攻突厥军队。

  以免发生变故。

  而少部分人,不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程咬金和尉迟恭,可以抵挡住突厥军队的两面夹攻。

  等程咬金和尉迟恭,大幅度削弱突厥军队的有生力量后。

  李世民率领的军队与李靖率领的军队,趁势进攻突利可汗的后方。

  以此达到伤亡最小化。

  当然,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军队肯定伤亡惨重。

  但是在大局上看,唐军伤亡会少很多。

  他们的意思很清楚。

  那便是将整体的伤亡和压力,全部放在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军队上。

  以少部分的牺牲,换取整体上的胜利。

  换句话来说,他们想放弃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军队。

  在所有人看来,拿下突厥军队,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

  现在要做的是,避免伤亡。

  众人吵吵嚷嚷,恨不得撸起袖子打上一架。

  以武德服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李北。

  若是在李北没有提倡众臣表决前,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像如今这般。

  众臣表决的提议,很大程度上放开了这些将领和大臣的思想。

  但是也有弊端。

  那就是乱,非常乱。

  而且,若是不加以约束,后面众臣会将各抒己见变为攻许他人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如果照这样演化下去,皇权很有可能会被架空。

  杜如晦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

  作为李世民的幕僚,他想要将一切拉回正轨。

  杜如晦看了一眼李世民,而后开口说道:“殿下,何不询问李县子,可有应对之策?”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皆看向了李北。

  李世民询问道:“李卿家,可有计策?”

  正在思考中的李北,回过神。

  他看向众人,“既然突厥想要除掉分割他们的程将军与尉迟将军,那咱们何不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杜如晦笑道:“此计甚妙。”

  杜如晦瞬间明白了李北的意思。

  那就是利用突厥的计策,消灭突利可汗的残留狼骑。

  若是李世民军队单独进攻突利军队,那势必伤亡巨大。

  但若是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军队配合李世民的军队,前后夹击突利军队。

  那伤亡会大幅度减少。

  至于为何不早些配合程咬金与尉迟恭的军队,拿下突利的军队。

  那不得不说李北计策的厉害之处。

  他的计策,使得各方军队互相制衡。

  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谁先轻举妄动,就会受到敌对军队的夹击。

  比如程咬金与尉迟恭的军队若是想要配合李世民的军队,拿下突利可汗。

  那喆利可汗可以率领军队,吃掉李靖的军队,转而与突利可汗合击程咬金与尉迟恭。

  若是喆利可汗想要拿下程咬金和尉迟恭。

  那必须面临李靖在后面打屁股。

  而突利可汗被李世民钳制,压根就不可能支援。

  最终喆利可汗会面临两头都顾不上的局面。

  当然,这种情况下,唯独李世民所率领的军队除外。

  他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可以随时进攻突利可汗。

  毕竟,喆利可汗被程咬金与李靖钳制,无法赶来支援。

  而突利可汗也没办法从程咬金所占领的武功县突围。

  只能认人宰割。

  至于为什么会一直拖着。

  这也是李北的计策之一。

  突厥少粮,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挑在秋收的时候,进攻大唐。

  不就是为了多抢点粮食,好熬过冬天嘛。

  而正因为这样,突厥是打不起消耗战的。

  以我军之长,攻敌军之短。

  这里可是大唐疆土。

  是大唐的主场,打消耗战,这可是大唐军队的优势。

  既然这样,那就一直拖下去。

  直到突厥人饿的拿不起兵器,或者投降为止。

  当然,幻想是美好的。

  现实里,突厥军队可是不会坐以待毙。

  而是会寻求破解之法。

  如今这番动作,就是为了打破李北设下的互相制衡框架。

  李北已经猜想到。

  突厥人的行动步骤。

  第一步,那就是拿下断路的程咬金与尉迟恭。

  第二步,整合军队,疾速奔向渭河,捉拿李世民。

  第三步,挟李世民以令大唐,迫使李靖退兵。

  第四步,入长安,入主中原。

  若是突利可汗知道李北的想法,一定一脑门的问号。

  兄弟,我就想与喆利可汗聚在一起,不再挨饿而已。

  后面的那些个步,那还真是没想那么多。

  你太看得起别人的脑子了。

  李北对于杜如晦看穿了他的计策,也不觉得惊讶。

  毕竟杜如晦是个聪明人。

  他开口说道:“既然突利可汗想要打破战场上的平衡,那就随了他的心愿。”

  “如此,我等不就陷入了被动?”一名将领说道。

  “看似陷入了被动,其实不然。”杜如晦主动帮李北解答。

  “突利可汗若是想要拿下程咬金与尉迟恭的军队。

  那就必须要与喆利可汗配合。

  而程咬金与尉迟恭,在两军中间。

  两军往来书信,必须要经过武功县。

  之前,程咬金与尉迟恭没有拦截这些书信,乃是我们故意如此。

  若是这次我们拦下书信,或者传递错误的时间,让突利可汗主动进攻。

  到时我等率军尾随。”

  说到这,杜如晦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有一名将领乐道:“那突利可汗不就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听到这话,众人哈哈大笑。

  “那还等什么?”李世民高兴地说道:“快传递书信给尉迟恭等人,让其务必拦截住突利可汗的信件。”

  一名将领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准备联系程咬金与尉迟恭。

  李北笑着对李世民拱手道:“殿下,我们今晚可没办法睡觉了。”

  李世民一愣,“此言何意?”

  “我们今晚可要准备能捆住五万人的绳子。”

  杜如晦眼前一亮,“李县子可有生擒突利可汗的计策。”

  李北点点头。

  如果李世民会说卧槽的话,一定会大喊一声握了个大槽。

  可惜,他不会说。

  李世民喜出望外,“是何计策?”

  这个李北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而且这些惊喜每次都让他难以置信。

  李北回答道:“我等先劝降突利可汗,在突利可汗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等到了他进攻程将军和尉迟将军的时候,发现喆利可汗并没有按预订计划配合他。突利可汗与喆利可汗本就不合,互相猜疑。倒是突利可汗定会心生怨恨,到时我们以利诱之,何愁突利可汗不为我们所用?”

  说这话,李北是有依据的。

  在历史中,因为喆利可汗的压迫,这突利可汗心生怨恨。

  反叛突厥,投于大唐。

  可以这么说,后来李靖能够消灭突厥,活捉喆利可汗。

  其中就有突利可汗的功劳。

  而李北就是利用这一点。

  所有计策,都讲究的是攻心为上。

  李北就是利用突利可汗与喆利之间的关系。

  去攻突利可汗的心。

  “好!哈哈哈。”李世民笑道:“好计策,若是能得突利可汗效忠,此乃你之大功。”

  他环视众人,“谁愿往?”

  众人纷纷出声,“我等皆愿往。”

  虽然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可这件事,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现在,谁都不怕这份危险。

  毕竟这次劝降无论成不成功。

  后世定然会书其名。

  xxxx劝降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最终而降。

  当然,这次劝降,本就抱着失败而去的。

  是为了在突利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以待后时。

  李北站出来,开口道:“殿下,此次让小臣去吧。”

  李世民闻言,当即皱眉,“不行!你绝对不能去!”

  现如今,李世民可是将李北视作珍宝。

  好不夸张的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哪有让自家珍宝冒险的道理。

  李世民还打算将李北传给下一代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最新章节,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