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咱能不能多看会儿锻刀大赛啊?”

  老六壮着胆子问朱吾适。

  “不行不行,这些姑娘跳舞多好看啊!是吧!”

  老四朱棣第一个跳起来反对。

  “四哥,其实我想看足球!”

  这个是老五。

  “我想看美食!”

  这个是老七。

  老大朱标倒是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几个弟弟。

  朱棣闹了个大红脸,他还以为几个兄弟跟他想法一样呢!

  “老四啊!色是刮骨钢刀,你可别忘了你的理想啊!”

  朱吾适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放心吧叔父,我的理想一直都是为大明开疆扩土,女人只是战利品而已!”

  “话说那些个异域女子,还真是丰腴啊!”

  朱棣忍不住回味。

  “你这样不怕徐妙云揍你吗?”

  朱棣可是早早就跟徐达的女儿徐秒云成亲了。

  “叔父,可不敢告诉妙云啊!”

  朱棣连忙恳求朱吾适。

  “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朱吾适 一边说着,一边又换了个视频。

  “这个叫什么手工耿的,为什么被称为刑部尚书啊?现在不是没有皇帝了吗?怎么还有刑部尚书?”

  “他是个手工博主,专门做发明的,主要是发明没用的东西。

  朱吾适解释道。

  “这个人有点儿意思啊!他竟然还会发明汽车呢!”

  老六看着电视里的手工耿,两眼放光。

  “这个是电动车,咋地,你喜欢这些东西?”

  朱吾适不知道老六只是爱看,还是也想当个发明家。

  “喜欢,那个锻刀大赛和这个手工耿为最喜欢了,叔父,我也想给大明做出更锋利的武器,还有汽车,还有那个枪!”

  老六越说越激动。

  “如果不给你封王,更没有封地,让你一辈子研究这些东西呢?你甘心吗?”

  朱吾适对老六发出灵魂拷问。

  “当然甘心,封王也不是啥好事儿,管理封地和打仗我也不擅长啊!我还是喜欢这些东西,多有意思啊!”

  老六不假思索的回答。

  “老三老四,还不赶紧谢谢老六!”

  朱吾适对老三老四说道。

  “谢他干啥啊!”

  两个人不解。

  “谢谢你们大明的大发明家啊!以后你们打仗的武器,都要靠老六来发明创造了,没看他对这些多感兴趣嘛!”

  “可是老六已经封王了啊!大明的王爷怎么能当发明家呢?”

  老大朱标提出问题。

  “已经封王了啊!那没事儿,我跟老朱说说,就不让你去就藩了,让他在应天府给你建一座大明科学研究院,你就是第一任院长了。到时候让老朱挂个名誉院长的名头。”

  朱吾适老六画饼,听的老六热血沸腾的,大明科学研究院,多好的名字,自己还是院长呢!

  “叔父这不合适吧!”

  朱标再次质疑。

  “老大,你以后是要当皇帝的人,我问你个问题啊!推动社会进步的是什么?”

  朱标思索良久,没想到好的答案。

  “请叔父指点!”

  朱标这点儿挺好的,愿意虚心求教。

  “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科学的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

  朱吾适又要开始讲课了。

  “就拿农具来说,原始社会人们用木石制成的农具,后来是青铜,再后来是铁制的,然后直辕犁,曲辕犁,到现代的机械化,这些农具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种地的效率和粮食的产量!”

  “这就是社会的进步,这些农具没有一个是皇帝发明的,也都是在不同的朝代发明出来的。”

  “这就是科学!”

  “还有你们的兵器,越来越锋利,越来越坚硬,甚至出现了火铳和火炮!这,也是科学!”

  “作为一个皇帝,最不应该的就是只知道读四书五经,人都读傻了,你看看你们大明的官员,有多少当着县令却连农作物都不认识,有多少挨着黄河却压根儿不懂治理水患,天天就知道读四书五经!”

  朱吾适越说越气愤,在他看来,华夏就是因为被读书人统治地太久了,不仅失去了血性,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天天就知道搞政治斗争。

  当然了,这个想法也有失偏颇。

  朱吾适主要是想提高那些在科学农业等方面有所建树的人的社会地位。

  只要科学发展不落后,凭着华夏的地大物博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再加上汉人的勤劳,必然不会再出现近代这种屈辱史。

  朱标默默的消化着朱吾适的话。

  “老大啊!你爹当了三十来年皇帝,被砍头的官员有十几万,对大明其实没什么太深远的影响,这些空缺很快就填补上了。”

  “如果会制作火铳和火炮的人都没了,火铳和火炮也没有了,重新发明出来需要多久?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这点儿我认同叔父的,我要是皇帝,我肯定让人将各个行业的知识都记载下来,以供后人学习研究。”

  “然后这部着作就叫《永乐大典》是吧?”

  朱吾适没想到啊!这都行。

  “叔父,为什么叫《永乐大典》?”

  朱棣不解的问朱吾适。

  “我瞎说的!”

  “可是我莫名的觉得这个名字很亲切,不知咋回事儿!”

  “因为是我说了,所以你觉得亲切,其实你只是对我亲切,这叫爱屋及乌!”

  朱吾适随口胡诌。

  “是这样吗?”

  朱棣喃喃自语。

  “在我看来,老六你如果成功了,将来史书必有记载,说不定你在史书上的评价比你几个兄弟都要高呢!”

  朱吾适打断朱棣的胡思乱想,继续鼓励老六。

  十几岁的小孩儿哪受得了这种刺激啊!更何况他一直不怎么爱说话,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朱元璋的儿子。

  今天有人告诉他,他可以很牛逼,怎么能不激动。

  不善言辞的老六憋的脸红脖子粗的,也没憋出一个字。

  “但是有一点儿啊!贵在坚持,你要是不能坚持,或者遇到点儿挫折就放弃了,那你也就那样了,没什么大出息。”

  “叔父放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老六拍着胸脯保证。

  朱吾适很是欣慰,这才来了两天,自己就给大明弄了个科学家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家床底通大明,我家床底通大明最新章节,我家床底通大明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