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的第三天。

  匆匆忙忙中,两家分店筹备的差不多了,只等开业了。

  清晨。

  李非家。

  李梅去街道办上班了。

  李非在阳台上静静的看着,蔡小京和搬家公司的人正在进进出出,把行李箱和大包小包的东西往楼下搬。

  分店开好了。

  接下来的时间一定很会忙,因为三家果切店都不在老城区,住在这里很不方便。

  所以李非决定搬家,花了每个月2000块的租金,在大学城的分店附近租下了一幢房子,一年的租金都已经付了。

  短时间里。

  李非不打算回来住。

  脚步声响起。

  蔡小京走了进来,大声说道:“非哥,搬的差不多了。”

  李非答应了一声:“知道了。”

  转过身。

  李非走过去关闭了水阀,电闸,又把窗户都关上了,反复确认没有安全隐患。

  走到了门口。

  回过头。

  最后看了一眼这老破小。

  李非轻声说道:“以后怕是真的很少回来了。”

  蔡小京看着李非脸上的缅怀,便满不在乎的说道:“这里有什么好的,又破,又漏水,还有一股子下水道的味道。”

  “我这辈子都不想回来了!”

  李非安静了几秒,才轻声说道:“以后......你会怀念这里的。”

  蔡小京有些茫然,笃定的说道:“我,怀念这里?”

  “不可能!”

  看着他脸上的嫌弃神色。

  李非不再多言,而是淡淡的说道:“走吧。”

  锁好门。

  两个人快步下了楼梯,又从小院走了出去,跟步履蹒跚的二大妈擦肩而过,走到路边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是熟人的车。

  一个还算熟的中年出租车司机,向着李非调侃了起来:“哟,李非,真是好久没看到你了,听老马说,你小子发财了?”

  李非笑了笑,淡定的说道:“没有,别听老马瞎说。”

  老司机熟练的二档起步,出租车缓缓离开。

  过了一会儿。

  司机忽然问道:“李非,你车呢?”

  李非想了想,才随口说道:“发动机坏了,忘了停在哪了。”

  司机便立刻怪叫了起来:“真阔气!”

  “还说你没发财?”

  李非又笑了笑。

  不解释。

  又忙忙碌碌到了晚上。

  就像是什么也没做,一整天就过去了。

  晚饭后。

  租来的新房子里摆满了行李箱,李非和张晓岚正在收拾整理,新房子是六楼也是顶楼,还带着一个阁楼。

  环境很好。

  对普通人来说,120多平米的建筑面积还是精装修,这就已经算是豪宅了。

  这房子是李梅和张晓岚两个人挑选的。

  蔡小京不住这里,他一个人住在上面的阁楼。

  晚上八点多。

  两个人铺好了床,张晓岚走进了卫生间开始了梳洗。

  李非却习惯性的走上了阳台,用幽幽的目光观察着这里的环境,一墙之隔是临海大学的后门,很有一些年代感的宿舍楼中间,有一座大型足球场。

  球场上。

  一些精力过剩的大学生正在踢球。

  昏暗的灯光下,微微的夜风中。

  李非安静的看着足球场上,一个技术很好的男同学正在闷着头盘带,靠着精湛的盘带技术,一个人单挑对方七八个。

  嘶吼声不绝于耳。

  “传......传呀!”

  可那个男同学根本不理队友,继续盘带,很快被对手围剿了。

  球丢了。

  叹息声,嘶吼声响起。

  “你会不会踢球啊?”

  “怎么搞的嘛!”

  李非就这样的默默的看着,那个球风很毒的男朋学若无其事,向着同伴挥了挥手,然后又奋力的把球抢了回来。

  身后传来了轻柔的脚步声。

  一个散发着清幽气息的女子,从身后抱住了李非。

  张晓岚把下巴隔在了李非的肩膀上,好奇问道:“看什么呢?”

  李非心中惬意了起来,便轻声说道:“我们以前踢球不是这样的,我们......都是讲团队协作的,现在都讲个人技术了。”

  李非本以为她听不懂。

  可是她竟然听懂了,还认真的说道:“现在的年轻人不都是这样吗。”

  李非笑了笑,将她拽到了身前。

  抱住。

  这才发现她的身段真的很高挑,就算是不穿高跟鞋,也跟自己差不多。

  细看她白皙的俏脸。

  无言良久。

  她和家里的冷战已经持续七八天了,看来没有和缓的迹象。

  静谧中。

  李非轻声说道:“还习惯吗?”

  张晓岚便坚定的说道:“这里的环境很好啊,我没那么娇贵的。”

  李非向着她笑了笑。

  两个人便抱在一起,感受着柔情在微微风中静静的流淌。

  两天后。

  分店开业。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每天80块雇来的20几个临时工,带着一叠一叠小广告走上了街头,开始了一波广告攻势。

  七八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穿上了工装,坐在店门口的电单车上等待顾客下单,说说笑笑的看上去很开心。

  李非坐在店里的椅子上,摆弄着自己的手机,看了看内测版本的微信,此时已经有了扫码加群的功能。

  从日出坐到日落。

  钱已经撒出去了,可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很不理想,微信群是加了不少人,可都是来薅羊毛的,真正出钱买单的人很少。

  接着是第二天。

  然后是第三天的上午。

  李非依旧坐在椅子上,摆弄着自己的手机,80一天的广告员已经增加到50人,外面等待着接单的七八个外卖员已经跑了一半。

  外卖员接不到单,赚不到钱人当然就跑掉了。

  店员也无精打采。

  李非却没什么表情,摆弄着自己的手机,看了看手机上的日期。

  时间2011年10月10日,第一家开展外卖业务的大资本“饿了么”,已经在多个一线城市取得了成功,并且刚刚完成了第一轮融资。

  就在此时。

  美什么团被卷入了网购行业的“千团大战”。

  其实远远不止千团。

  此时此刻。

  全国上下注册成立的团购网站,已经超过了5000家,抛开那些一线大城市不谈,外卖,微信经济在临海绝对是一片蓝海市场。

  在资本分出胜负之前,李非有足够的时间先捞上一笔。

  无聊中。

  李非忽然说道:“小京,假如你有了1000万,你最想干什么?”

  蔡小京答应了一声:“啊?”

  很显然。

  蔡小京已经把街对面的那几位售楼处的美女,给忘在了脑后。

  李非哑然失笑。

  “没事了。”

  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

  爆单了。

  就像是在忽然之间,同一时间冒出了几个订单,然后是几十个,上百个......

  忽然便火爆起来的生意,让店员们有些手忙脚乱,有些应接不暇了,在一阵小小的混乱过后,外卖员将一份份果切送了出去。

  李非又看了看微信群,看了看时间。

  时间是午餐过后,下单的大部分是附近大学里的女大生,这终究还是懒人经济,女神经济的时代。

  订单很快超过了一百份,送单的人手很快便不够用了,李非便站了起来,拍了拍裤腿上的灰,穿上了店里的工装。

  看了看蔡小京。

  李非没好气的说道:“还愣着干什么?”

  “帮忙啊!”

  蔡小京如梦方醒,赶忙提起了几袋果切向着门外跑去。

  李非自己也走到柜台前取了几份果切,把包装盒小心翼翼的隔在了外面箱里,然后便跨上了电单车。

  “滴滴!”

  电单车风驰电掣的上路了。

  李非心知肚明,这些订单大多来自几座大学里的女生宿舍楼,距离也很近,并不会因为订单量太大出现延误。

  在这一片外卖行业的蓝海市场里。

  这场果切风暴终于刮起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不是舔,她给的实在太多了,我不是舔,她给的实在太多了最新章节,我不是舔,她给的实在太多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