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这是个屏风摆件,不过是竹子做的,应该不怎么值钱。”

  李维之所以认识,是因为翡翠也能做成这种工艺品,曾经有人让他做过,跟这一件差不多,一面是图案,另一面是文字。

  据说,古代文人就喜欢这个调调。

  沈世杰说道:“准确说,是一件插屏。”

  插屏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常用于几案上的一种摆设。

  这玩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后变得可以分体,便于使用。最早是用作隔离,后来慢慢变成了一道风景。

  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和挂屏,则开始兼有供人欣赏之用。

  大理石屏是大家见得比较多的。

  与明代宫廷、官署之内陈设的大型座屏不同,大理石屏多为插屏,陈设桌案几间,没有视觉遮挡或分割空间的“实用功能”,纯粹以美示人,恰因这“无用之用”,赋予大理石屏超迈脱俗的位置,卓然自立。

  明清士人重宋元古画,而大理石屏,以天然画石嵌装为屏具,滇南万里而来,在明代属贵重珍罕之物,即使将其视作一种家具,以大理石屏的“无用之用”,大约也只能算“玩物”、“清供”,虽低调,却更为矜贵。

  “其次,不能说竹子做的就不值钱,有些竹刻贵到你只敢看看。”沈世杰接着说道。

  “能有多贵?”

  李维有点不以为然,他怎么说也是小有身家的人,不至于买一件竹子做的东西还买不起,只能看看。

  “两千多万的竹雕,你舍得花钱买吗?”沈世杰问他。

  “多少?”

  李维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两千多万,人民币。”沈世杰说得再精准一点。

  他记得,两三年前,首都的一场拍卖会,就叫拍一件清乾隆宫廷御制竹根雕仿青铜饕餮纹兽足鼎,只有巴掌大,以两千一百多万的天价成交。

  李维无语了。

  这合理吗?

  就算是翡翠,想要卖到那么高的价格,也需要品质很好的高端翡翠才能卖到两千多万人民币。

  竹子它凭什么呀?

  楚健笑道:“超千万的竹刻很少,可以说凤毛麟角,就那么几件。当然,百万级别的就很多了。”

  中国的竹刻工艺源远流长,秦朝开始,竹子就被大量使用。

  不过,截至元代,竹刻技艺还无法称之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其发展脉络似草蛇灰线,若有似无。

  但竹文化已臻于丰富,尤其将坚挺、长青、中空、分节等自然特征比附于“君子”,使竹具有了儒家美德,为明中期之后竹刻艺术品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明中期以降,竹刻艺术方兴未艾,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其中朱鹤、濮仲谦、李文甫并称翘楚。

  虽然竹人轶事和竹刻名品在明晚期之后的笔记、方志中频繁出现,但早期竹刻传世实物仍难得一见,以致诸名家工艺特征、艺术风格扑朔迷离,后人难以分辨。

  明清易代,兵戈扰攘,待三藩之乱平定后,社会渐趋安定,竹刻迎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异彩纷呈,“与古铜、宋瓷诸器并重,亦以入贡内府”,是清代工艺美术中的一枝奇葩。

  “你们搞错了一个事。”楚健又说道。

  此话一出,李维等人不解。

  “搞错什么了?”

  楚健指着那插屏说:“这并不是竹子做的。”

  啊?

  李维十分吃惊,赶紧拿起来检查,但感觉没错,是竹子呀!这手感应该没错的。

  何大柱跟李维一样的反应。

  沈世杰到底是比较专业的人,听楚健这么说,他好像想到了什么,询问:“难道是竹簧工艺?”

  “竹簧工艺又是什么?”李维现在有点乱。

  楚健解释道:“它是木质的,看上去像竹子,是因为采用了竹簧工艺,也叫贴簧,反簧等,取竹筒内壁黄色表层将其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到木制胎骨上使之成器。”

  贴簧器以木为胎,因为木胎可随意造型,故能突破竹材为圆筒形的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因此能够增加其实用价值。

  不过竹簧都较薄因此只能进行浅刻,一般民间的贴黄器,造型雕饰都比较简单;但清宫所藏却是精工华美,远非民间者可比。

  玩收藏的人应该了解,竹簧器物有民间和宫廷之分。

  民间的竹簧器更加注重实用性,因此造型较为单一,雕刻的纹饰也相对简单。

  而宫廷贴黄器则做工十分精美,且由于这种竹簧器颇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技法不仅花样繁出还与镶嵌工艺相结合,可谓是将竹簧工艺发展到了巅峰阶段。

  “就像这件插屏,在雕刻上,竹簧器多在很薄的竹簧表面进行雕刻,故以阴纹浅刻为主,亦有施以薄雕的。

  技法借鉴国画白描等手法,运用传统的单线阴刻技法,灵活地表现人物、花鸟、山水、书法等,使成品精细如走丝,粗犷似劈斧,疏密有致,刚柔并济。

  如此,既有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又有篆刻古朴苍劲的金石刻风味。

  很可惜,这件插屏保存得不好,价值大打折扣,最多就十来万。”楚健点评道。

  大打折扣,还值十来万?李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它还有个座架的,找找看。”沈世杰提醒。

  不一会,插屏的座架被找到。

  真是服了,能拆的都被拆成几部分。

  然而,何大柱也不好发作,毕竟前面李维都付钱了。他要是斤斤计较,显得他小气巴拉。于是,他也拿出来四十万缅币。

  不过,最后还是瞪了一眼杂货铺老板。

  就你心眼子多。

  “其他东西就算了。”楚健说道。

  实际上,还有个东西算是老物件,但价值不高,三五千元的样子,他都懒得捡。相信就连李维都可能看不上,所以就给忽视了。

  “那走吧!”

  他们刚走出门口,就有人迎上来,谄媚道:“老板,去我家,我家好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