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就是江夏军中的老将,虽然他此时被吴军突入江夏的消息所震吓到,但作为一个将领,他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

  陈就强制压下自己心中的震惊,他立即开口问跪在地上的斥候道,“来军打的是谁的旗号?”

  “可是吴侯亲至?”

  那位斥候一身血污,很明显刚刚死里逃生。

  斥候听到陈就发问,努力着回忆着他之前所看到的,随后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就,

  “小人奉校尉之命率队在边境巡查,边境往日中一直风平浪静。

  却在三日前,突然有近百艘战舟驶入我下稚境内,并且一路直奔我下稚县而来。”

  “来军凶猛异常,校尉之前布置在边境上的三座水寨,因为猝不及防,皆被一战而下。

  我也是经历一番苦战,方才能侥幸留下一条命回来禀报校尉。”

  这名斥候可能是想到了什么不愿回忆的事,在回忆的过程中,语气充满了后怕。

  而陈就在听了这名斥候的汇报后,眉头紧锁。

  他想知道的是,如今突入江夏境内的这支吴军的统率是谁,而这名斥候说的却是那支吴军如何如何凶猛,

  吴军有多凶悍,还用他说吗?

  去年他陈就可就亲身体验的够够的了。

  陈就因为焦急与担忧,对那斥候大喝一声,

  “你只需告诉吾此次吴军统率是谁即可!”

  被陈就这么一喝,那名斥候瞬间反应过来,他发现自己有点言不对问了,

  慑于陈就怒气,斥候赶紧回忆道,“吾之前远远观之,那近百艘战舟上打的是平虏校尉周的旗号。”

  听到了斥候所言,在终于弄清了这次吴军的统率之后,陈就心中暗出了一口气。

  江东的平虏校尉周是谁,他并不知道,但只要不是孙俨亲自来就好。

  若是吴侯亲至,那他唯有弃城而逃。

  孙俨今年继承江东,所立下的种种功勋,早已传遍了荆襄八郡。

  荆襄之人皆认为孙俨在武功方面,丝毫不逊于上任吴侯孙策,

  堪比孙策呀!

  对于这样的一个敌人,陈就实在提不起抵抗的心思。

  陈就是经年老将,听斥候所言这次攻入江夏境内的吴军乘坐的只有近百艘战舟,

  战舟不比楼船,为了保证速度与隐蔽性,通常一艘战舟上不过二十余人。

  而百余艘战舟,按照陈就推测,至多不过二千余人而已。

  陈就也知道,江东要想完全拿下江夏,就凭这两千余人是远远不够的。

  这支两千余人的军队,必是吴军大众的先锋无疑。

  而对于这名不见经传的来将,所统领的两千吴军先锋,陈就并不放在心上。

  下稚县是江夏的门户,就算为了征伐柴桑,黄祖抽调了江夏的大部军卒,但还是给陈就留下了三千精兵驻守下稚。

  三千对两千,陈就觉得自己大有胜算。

  毕竟之前那来将能够连下三座水寨,陈就认为完全是因为突然袭击,己方猝不及防的缘故。

  但虽然陈就对来将就率领两千人马来犯的这个事,心中已经恢复了冷静。

  但目前的局势,对陈就来说也并不算好。

  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下稚县与寻阳县之间,黄祖先前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建造的三座水寨,已经被吴军攻下。

  那三座水寨既是江夏防守江东的前哨,也是阻挡江东的第一道堡垒。

  因为那三座水寨均建立在水路要道之上,只要有这三座水寨在,那么江东的楼船大军,因为道路不畅就无法进入江夏郡。

  而只要江东的大部队不能进入江夏,那么无论是谁来,江夏也丢不了。

  但如今那至关重要的三座水寨,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被吴军所夺。

  若是自己不尽早夺回来,重新依托那三座水寨建立起防线,那么一旦吴侯大军进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后果陈就承担不起,而黄祖知道后,也一定会杀了他祭旗。

  因为这点顾虑,陈就下定决心,他要率军去迎战那两千吴军。

  陈就这不是托大,而是从纸面上的实力来说,他没有输的可能。

  而且就算输了,依仗兵力优势,他到时在退守下稚,以待援军,如此这般,他也才能对黄祖有所交代。

  在下定决心后,陈就立马命亲卫取来铠甲。

  而在这间隙,他取笔快速写了一封奏报。

  这封奏报是写给黄祖的,在奏报中陈就言明了吴军来犯的军情,并且恳请黄祖快速派遣大军前来支援。

  在写完这封奏报后,陈就取出蜡密封好,然后他将这封关乎江夏生死存亡的奏报,交到了跪地的那名斥候手中,

  陈就对其郑重的嘱咐道,

  “你即刻启程,将这封军报送至沙羡太守手中,

  切记,务必要快!”

  陈就觉得此人既然能够从两千吴军手中逃生,故而肯定是有一些能力的,因为他也放心将这封军报交给他来传递。

  这名斥候在接过陈就手中的奏报后,他也知道军情紧急,因此对陈就一拜后,就立马离开县府往沙羡而去了。

  在斥候走后,不一会,陈就就穿好了亲卫取来的铠甲。

  在穿戴好铠甲之后,陈就感觉自己的精气神,瞬间达到了最好的状态,

  他顾谓亲卫道,“取我的大刀来。”

  ...

  周泰正率领着部队在水面上来回巡视,探查敌情。

  这三日来,他几乎都没有怎么休息,就这么一路从寻阳境内驰突进下稚境内。

  幸亏下稚方防守不严,才能被他轻而易举得拿下了那三座矗立在水面上,巍峨险要的水寨。

  连续三日来的休息不足,令周泰和他手下的兵卒的精神都有些萎靡。

  但这都是外在的表现,在内心中,周泰及他的部众内心是充满自豪的,

  因为他们不辱使命,初步为吴侯打通了进入江夏的通道。

  他们证明了一点,论攻城拔寨,他们一点也不逊色于吴侯的中军!

  但只是仅仅是打下了三座水寨这点,还让周泰觉得有所不足。

  在走舸上,站在船头的周泰将目光望向了那仿佛触手可及的下稚城。

  大丈夫立于世,当建功勋以封妻荫子,才能不枉此生。

  况且周态深知,自己身为寒门,无什么家世可以依仗,

  他要想在这乱世中出人头地,那么便只有立功一途。

  拿下三座阻碍吴军楼船的水寨,是可以证明自己这个先锋当的好。

  但要是他能一并把下稚城给拿下了,那么此战征讨江夏,他就将会是当之无愧的首功。

  下稚就像一颗钉子,紧紧钉在江东通往沙羡的路上,不拔掉这颗钉子,江东的后路就无法保证。

  而一旦拿下下稚,为吴侯解决了最大的后顾之忧,那么凭此功,周泰自付,

  他是有可能一跃成为如今江东军中的中郎将之一的,从而彻底进入那军中的高层之中。

  自孙策渡江以来,江东数万大军,数年基业沉淀,军中的中郎将,亦不过一掌之数而已。

  想到这点,周泰看向下稚的目光逐渐火热。

  就在这时,周泰身边的亲卫上前提醒周泰该换药了。

  周泰额首,随后他便脱下了上身的铠甲,解开内衣,露出了一块鲜血凛凛的伤口,示意这名亲卫为其换药。

  虽说陈就一方大意,对江东并没什么防范。

  但那三座水寨也不是说夺就夺的,为了夺那三座水寨,周泰身先士卒,而这伤,也是那时候才刚刚落下的。

  看到那鲜血淋淋的伤口,周泰的亲卫不禁哽咽道,

  “校尉蒙君侯信重,被麾下授予功勋之望,应该善保自身才是。

  不然若是万一有所不测,吾这一众士卒何为,于君侯而言,又会是如何的痛惜。”

  这名亲卫跟随周泰日久,还是周泰的族弟,故而与周泰之间,还是能说些体己话的。

  岂不料周泰一听,不以为意得哈哈大笑道,

  “区区小伤而已,又何足挂碍。

  况且我若不奋先冲杀,恐身后士卒亦不用命耳。”

  周泰在说这番话语之时,正逢这名亲卫正将药洒在他的伤口上,

  但周泰似乎感觉不到疼痛一般,言语之间尽是轻松。

  仿佛如今正在流淌鲜血的伤口,不是他的一般。

  因为是自己的族弟,周泰对这名亲卫也不有所隐瞒,他手指那下稚城言道,

  “吾正在思索,如何才能拿下它。”

  听到周泰伤势未愈,还在想着攻打下稚城,这名亲卫眉头大皱。

  任谁都知道,下稚这么一个重要的城池,其中的兵力都不会少了。

  而周泰还有伤在身,如今不想着好好养伤,还想着攻城,这让这名周泰的族弟觉得,周泰有些自大了。

  就在他要劝周泰的时候,突然有人上前来禀报,说是下稚城中有异动。

  下稚城依江水而建,故而在水面上的周泰一军,很容易就能看到下稚城中的动静。

  听到来人如此禀报,周泰定睛往下稚城面水的那处城门看去。

  只见此时那处下稚城门大开,从中鱼贯走出了许多士卒,而后那众多士卒在一骑马将率的带领下,往下稚城旁的港口快速行去,

  而后在那将率及其部下的指挥下,这众多士卒依次上了港口中停靠的战船。

  周泰估摸过去,那登上战船的士卒,大约有两千之众。

  港口由一座水寨保护着,周泰虽没办法一时间突入其中,但却不妨碍他看到内中情况。

  看到这一幕,周泰不由得大喜。

  “今日合该我夺得此城也。”

  原来却是周泰看到这一幕,他判断是那下稚守将要亲率水军来击溃自己,来夺回那三座至关重要的水寨了。

  而周泰为何又如此大喜呢?

  因为周泰正烦恼下稚有大军守城,不好夺取,如今这下稚守将竟主动出击,正合他意。

  只要他能在这江面上击溃这支军队,那么下稚城,只是他囊中之物矣。

  对于这一点,周泰与那陈就一般,同样的自信满满。

  就看最后是谁更胜一筹了。

  看到偌大的功勋正在向其招手,周泰心下振奋。

  他阻止了亲卫为其继续上药的动作,而后他自己取来一块布条,将自己的伤口随意包扎了起来。

  在包扎完事后,周泰快速的穿上了铠甲。

  他命令军中鼓手鸣鼓。

  军中定制,鸣鼓则击。

  见周泰有这举动,身旁亲卫立马劝谏道,“校尉你有伤在身,不如暂避敌锋,以待君侯大军到来,如此才能万无一失矣。”

  岂不料一向对这名亲卫亲爱有加的周泰,闻听他此言后,却对其怒目而视,

  他呵斥道,“吾乃孙家先锋,只知进,不知退也。”

  这时周泰身后的本来四散的战舟在听到鼓声后,都在向其靠拢过来。

  周泰这次所带的都是精锐,训练有素。

  很快的,这些战舟就由操控它们的士卒一一排列好,按照一种特定阵型列好了突击阵势。

  而这种阵势若是从天上往下看之,就犹如一矢巨大的利箭一般,

  那箭头所在的,代表这矢利箭最锋利的位置,便是那江东平虏校尉周泰所在。

  锋矢阵!

  当年孙策就是凭这阵法,一战击溃了黄祖的数万大军,将黄祖打的鬼哭狼嚎。

  而当年那箭头,便是如今江东国母徐氏之兄徐琨,

  当年徐琨也正是凭借此功勋,成为了江东军中唯一得以封侯的大将!

  封侯拜将,封侯拜将!

  周泰亢奋的,眼中已经充满了血丝。

  在列好阵势后,周泰举起手中长枪,大喝一声,

  他命令着手下的士卒,驾船朝着那远处还在摆着阵型的敌军,一舟当先迅速冲去。

  周泰的这处战舟一动,其身后的百艘战舟也立马一起动了起来。

  这些士卒大多是周泰的部曲,

  何为部曲?

  周泰给予他们一切,那他们就为周泰奉献生命。

  以周泰为箭头,由百艘战舟组成箭身的这柄吴侯之箭,犹如由孙俨亲自捉弓一般,朝着不远处的敌军狠狠射去,

  这气势,

  可谓一往无前。

  而刚刚率领部众登船出了水寨的陈就看到这一幕,立马吓得魂不附体。

  锋矢阵,

  竟然是锋矢阵!

  一年了,你江东就不能换个阵法吗?

  陈就看到那当先一舟由一名膀大腰圆的虎将率领,正在朝着己方快速突进而来,

  而那名虎将身后还紧紧跟着百艘一往无前的战舟,这一幕陈就吓得赶紧下令周围的战船将其保护起来。

  而方才陈就还下令部下摆好阵势,这时却又下令战船保护其,这不同的命令令他的部下变得愈发慌乱起来。

  况且不远处那个巨大箭矢的逼近,也给陈就这方的士卒心中蒙上了一层恐惧。

  那种气势,谁看了不怕。

  很快的,周泰的这叶战舟就已经冲到了下稚军的外围处。

  在不一会后,周泰的这叶战舟与敌军的一个走舸相撞起来,相撞令两处战舟上的人都站立不稳,

  而周泰趁此机会跳上了对面的那处敌舟,而后挥舞长枪,奋力收割起来。

  在周泰正在收割敌军性命的时候,他身后的战舟也纷纷来到了敌军的所在,与敌军捉对厮杀起来,

  这支吴侯之箭终于射入了敌军的心腹所在,

  下一刻,在这静谧的长江之上,

  厮杀声,叫喊声,瞬间冲天而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替汉,替汉最新章节,替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