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颂三国 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转

小说:士颂三国 作者:七情遛鱼 更新时间:2025-01-14 16:30:24 源网站:宝书网
  开始大家还一个个心事重重,只是相互寒暄,谁也不提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但是,士安的出现,天然为众人目光的集中点,士安早就习惯了这个样子。

  随后人都不再说话,看着士安。

  士安看着众人说道:

  “如今天下定者八九十,父王拥立天地之功,开辟海内寰宇,北灭匈奴,西戮羌蛮,疆土之广,前所未有。

  父王又寻土豆、玉米二物,活人无数,天下之人无比感激涕零。

  但是夏王之制,已无法统治海内。

  吾虽为王子,亦为臣子,定要为君上、为父分忧。

  众人以为如何?”

  众人听完之后,面色潮红,立即附议道:

  “世子所言甚是,吾等身为臣子,却不能思王上所想,解王上之忧虑,和禽兽有何异?”

  是的,现在士安牵头,下面的人谁不想着升官发财?

  不过,细细看过去,士安明显能感觉出,这里来的大多数人,都有着世家的背景。

  虽然夏国的世家被打压后,但是并没有灭绝。

  世家本就掌握着天然的优势,他们从小比别人更早接触那些让人复杂的知识,学习为人处理和气度涵养。

  因此,他们无论在学舍,还是出仕做官,都比真正底层出来的学子,要更加优秀。

  所以,夏国虽然有八层的官员是底层百姓家熬出来的学子,但是世家占据的不到两层,但是在从六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反而比重和寒门学子差不多相当。

  以此可见,只要再过数十年,世家门阀的制度一定会死灰复燃。

  因为,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当权者制定制度的时候,都会参杂着一些主观感受和利己因素在里面。

  久而久之,士颂原废除的一些制度,用于打压世家,足够肯定会换一种方式,死灰复燃。

  现在士安算是完全明白士颂的良苦用心,这些世家子弟是应该要敲打一下,否则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再想动手,他们已经盘根错节,不好处理了。

  虽然看着这些人,士安假意说笑,但是心里却是在冷笑。

  这下,这群人一个都跑不掉。

  士安三言两语之下,所有人的气氛被带动了起来。

  士安假意和众人商议,最终拿出一封奏折,上面已经署名士安,并且盖上了印章。

  其它人立刻明白,喜笑颜开的在这奏折中签上自己的名字。

  总计六七十人的名字,密密麻麻在奏折上。

  士安小心地收好,有了这份联名的奏折,士颂交代的事情,已经完成了一半。

  士安告知他们,在三日后大朝会,将会直接当面上书士颂。

  众人见事情聊得差不多了,全部散去。

  人都差不多走完了,诸葛亮和我庞统两人,皱着眉头走了出来,给士安行李。

  士安摆了摆手说道: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世家大族,蛀空了汉朝,如果放任下去,夏国也将步汉国的后尘。

  你们说说,世家为什么就是这么贪得无厌呢,有点机会,就挤破脑袋往前钻,一个个明显家族之发展大于国事,如何不让人心忧呢!”

  这句话,也是敲打诸葛亮等人的,谁都有私心,这无可厚非,但是夏国建国以来,这么多年,虽然对外屡次用兵,但是国内基本没什么影响,相对安定。

  在这种安定的氛围下,不少官员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是这些问题积累多了,势必会影响整个广场的氛围。

  就比如世家出来的子弟,会自然而然地抱团,排斥那些泥腿子出身的读书人。

  官官相护,在职权之内,行个方便,无异于就是抱团取暖,党派之争的前兆。

  士颂可不想整个夏国在内耗中,逐渐耗费掉官员们大量的经历。

  历史上,每次党派之争,都是以血腥的镇压而结束。

  汉高祖干过这件事、明太祖也干过这件事,都是以血淋淋的人头,来遏制事态的发展。

  但是,结果呢,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就好比,为什么当权者为什么喜欢用官员,就是因为宦官无权无势,毫无根基,只有依靠当权者才能一直人前显赫下去。

  用起来好用,杀起来也好杀。

  但是,其它官员就不一样了,一旦稍微亲近重用一点,就会有一堆人慢慢地向他靠近,最终潜移默化地腐蚀他。

  所以,士颂就必须慢慢遏制,甚至敲打这些官员。

  至少要摆明自己的态度,让群臣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士安也是琢磨了一夜,才明白这个道理,心中无疑对士颂更加崇拜。

  作为掌权者后,士颂才明白孤家寡人是什么意思。

  从他坐上这个位子,他就知道,所有人都是他的敌人,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信任,掏心掏肺的人。

  所以,他要提防每一个人,考虑他们每一个人的目的,从而分化他们,平衡他们。

  现在,新晋平民子弟和世家子弟,在朝堂上明显不平衡,这时候士颂就需要出来调节。

  甚至说,世家子弟也分派系,比如士颂的心腹们抱团,交州党、蜀州党。

  而交州党也分少壮派,也称激进派,还有年长一点的保守派,还有小世家为圈子的投机派。

  官员们在学舍离学习的时候,区别还不是很大,但是自从步入官场后,他们身上就会打上一个个标签,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标签就是他们步入官场的身份牌,不自觉地就会有人想他们靠拢,或者在家人的安排下自然而然的抱团取暖。

  士颂并不反感这种党派,适当的竞争也不会让整个朝堂死气沉沉。

  但是近几年,这些人做得越来越不像话,尤其交州最老的那批进入朝堂的人,凭借着自己资历老,在某些方面手太长了。

  所以,士颂要通过这次,敲打敲打他们,让他们把爪子收起来。

  三日后,大朝会。

  所有宛城六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与,不少人都面色潮红,互相对视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心照不宣。

  于是,在整个朝会进行到最后,主持朝会的程昱喊出:

  “有本要奏,无本退朝!”

  本来只是形式化的结束语,但是士安举着奏板走了出来,说道:

  “儿臣有本要奏!

  儿臣奏请父皇择日登基,开朝建元!”

  顿时,朝堂一片哗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士颂三国,士颂三国最新章节,士颂三国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