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死亡还不足一年,如今的大秦已经快要亡了。

  可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他的权利根植于秦王朝之上,毁了秦王朝,也就毁了他自己。

  盖压三皇五帝,超越历史所有政权,如此伟大的秦王朝,谁能想到它会二世而亡?

  这片古老土地上第一次建立起大一统的皇朝,其伟大恢宏前所未有,可各种矛盾也前所未见。

  秦始皇一朝逝去,被其巨大威望所镇压的无数矛盾喷涌而出。

  赵高苦心积虑篡夺的权利冠冕,竟在火山之上。

  这是他绝不愿意,也未能洞见的。

  可是事到如今,他也毫无办法。

  他现在是有些后悔的。

  可是他这个世界李斯已经死亡,即使获得奖励,也不会作用于这个世界的秦朝。

  赵高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在大家各有想法的时候,第二位的播放已经开始了。

  人们很快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诸天上。

  想要看一看排在第二位的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功绩。

  很快画面中出现了一位温和的中年男人。

  他身穿一件普通的丝质衣服,腰间随意绑着一根腰带。

  一头乌黑的发丝,有着一双严峻的眼眸,体型健壮,让人一看都难以忘记。

  他的头轻轻向上抬起,有一种天下大事尽在他手的非凡气度。

  但是在周围的环境衬托下,整个画面却体现出一种悲凉的气息,好似在预示着这个人的最终下场。

  他的气质让人向往,但是他眼神中的冷酷也让人不敢接近。

  很快,随着画面的转变,旁白声出现了。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首先是一首古诗出现在屏幕之上。

  “十大名相第二位。”

  “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

  “商鞅!”

  随着这个人的身份被揭露,画面中的人也在不断的变化。

  从少年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大权在握,最后到老年的悲凉无奈。

  画面中的商鞅,仿佛一直还是那个他,却又仿佛是无数个不同的他。

  而随着画面的变化,旁白声亦是缓缓道来。

  “商鞅出身于卫国公族,卫国是一个小国,卫国的命运只能同其他中小诸侯国一样在大国之间苟延残喘。”

  “为了存国,卫国被迫选择了做新兴崛起的大国魏国的附庸。”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

  “在魏国时,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

  “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秦孝公继位,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

  “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

  “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诸侯们疏远秦国,认为他们是蛮夷之辈。”

  “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布了着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

  “商鞅三次分别用帝道、王道、霸道之术游说秦孝公,都没有完全打动秦孝公。”

  “最后商鞅见孝公时畅谈富国强兵之策,才一举打动秦孝公,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

  “这个时候商鞅已经看出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在与商鞅深入交流之后,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

  “但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之后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商鞅则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驳斥了甘龙等人。”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垦草令》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商鞅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第一次变法卓有成效,也让秦孝公更加看好变法的未来。”

  “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

  “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商鞅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初为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最新章节,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