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论其功劳,谁人能当之?

  刘云寻声看去,发现正是徐庶,当即刘云便明白了徐庶的意思。

  这是看庞统又立了一功,便也想立功了。

  于是刘云笑道。

  “元直,我听说蜀中的人才,不比中原少。”

  “刘璋虽然暗弱无主,但若是想要说服他投降,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元直当真要去走这一趟吗?”

  徐庶立即应道。

  “不错,蜀中人才虽多,但在下只需说服刘璋即可。”

  “还望主公成全。”

  庞统这时笑道。

  “有元直去蜀中,想必必定能够将之拿下,主公倒是可让元直一试。”

  “若刘璋果真不降,可再做定议,攻取益州。”

  一旁的郭嘉倒是没有说话,显然他并不想去争取这个功劳。

  刘云倒也没有多想,既然庞统都这么说了,想必徐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即,刘云便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元直去往蜀中说服刘璋。”

  “我让赵云与你同行,以护你周全。”

  赵云听到刘云点了他,便即站出来说道。

  “子龙定不辱命!”

  刘云便又给了赵云五百精兵,一同前往。

  徐庶虽然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但还是让赵云将其带上了。

  当即,徐庶拜谢之后,便和赵云一起,离开了成固,望成都而去。

  成都是益州的州治,自刘焉进入益州之后,便一直在此办公。

  一直到刘璋继位,也一直在这里。

  却说此时,刘璋闻得刘云战败曹操,心下大惊。

  不禁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出兵攻打荆州,否则下一个被刘云攻打的,就是他自己了。

  虽然益州地处偏远,更有各种天险为屏障,但他明白,若是刘云真个要攻入蜀中,只怕没有人能够抵挡!

  于是刘璋便召集众人商议,曹操亦已败,中原必将落入刘云之手,应该如何应对。

  黄权等人都让刘璋暂且静观其变,待天下定了之后,再做决定。

  同时也准备看一看,刘云接下来的一步,是要做什么。

  不久后,中原又有消息传回益州,告知刘璋。

  曹丕篡汉称帝,献帝已被其所害,刘云却率领大军,攻入了汉中。

  刘璋大惊,便教再探,数日后又回复,汉中太守张鲁自杀,其子张富已经献城投降。

  刘璋心下忧虑,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却又有探子来报。

  西凉马腾被曹丕设计赚入许都,已经遇害身亡。

  其子马超并韩遂,起二十万大军,欲攻许都。

  同时,二人都已向刘云投降。

  刘璋听闻后,心下更是忧虑,烦闷不已。

  终日与黄权,张松,法正等人探讨,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因此刘璋也没有迅速便做出决定。

  十余日后,又有探子来报,言吴王已经派出使者,不日便将抵达成都。

  因蜀中山川阻碍,故此姗姗来迟。

  刘璋又是吃了一惊,便召集众谋士,都来成都,面见吴王使者。

  竖日,徐庶和赵云到了成都城下,便教守城将士通告。

  刘璋得知后,便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接,将徐庶和赵云都请入了府中。

  同行设下宴席,款待徐庶和赵云二人。

  赵云恐刘璋有诈,遂不入席,只持枪按剑立于徐庶身后。

  酒过三巡之后,刘璋便向徐庶说道。

  “使者远来辛苦,刘某若是招待不周,还请使者见谅。”

  徐庶笑着应道。

  “刘益州说笑了,如此盛情,使在下倍感荣幸。”

  刘璋又与徐庶扯了几句慰问的话,便暗中以眼神示意众谋士。

  众皆会意,黄权当先站出来说道。

  “在下黄权,不过蜀中一微末之士,久闻江东吴王之名。”

  “世人皆言其可比中兴汉室之光武皇帝,起兵数载,威震天下。”

  “何以如今却让汉室终于曹氏?使其坐于中原称帝。”

  “吴王不思进取不说,何却举兵征伐益州,凉州?”

  徐庶看了一眼黄权,知其是刘璋部下主簿。

  在来成都之前,徐庶便教人探知,黄权屡次进言刘璋,不让其降于吴王。

  黄权素有贤士之名,更兼其人有忠勇之心。

  现在第一个开口出来发问,徐庶便已知道,这必定也是刘璋的意思,有意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若是将这人说服,蜀中便几已可定。

  当即,徐庶便笑而应道。

  “原来是黄公衡黄主簿,失敬,失敬!在下徐庶,从师于庞德公,水镜先生。”

  “黄主簿之言,诚然不差,不过昔日光武皇帝时,亦有王莽篡位称帝,汉室更是几乎终结。”

  “如今我主吴王,自灵帝黄巾之乱以来,屡次兴兵,收复汉室天下。”

  “我观吴王之功,即便是光武皇帝,亦犹不及。”

  “其治下州郡,风调雨顺,粮食增收,万民敬仰,便是文景之治时,亦不能及。”

  “至于曹氏篡汉称帝,我主吴王属实不知情。”

  “若不是张鲁,马腾之流,屡次攻于荆州,长安之地。”

  “吴王早已率领得胜之军,攻下许都,剿灭曹氏。”

  “因其进犯边境,肆无忌惮,我主不得不出兵讨之。”

  “今张鲁已死,西凉亦降,我主早晚便可攻下许都,延续汉室。”

  “然而现在,西边独益州没有安定,吴王不知刘益州之意。”

  “因此,我主便遣我往数蜀中以礼问之。”

  “若西境都能克分守己,吴王居早已安定中原。”

  黄权闻言,皱了皱眉,便即问道。

  “既然如此,先生可是为吴王来蜀中说降耶?”

  徐庶点头说道。

  “是也,我主吴王威震天下,又是汉室宗亲,官民无不拜服。”

  “待其剿灭曹氏,顺理合当称帝,延续汉祚。”

  “试问当今天下,论其功劳,谁人能当之?”

  刘璋不禁变色,黄权亦面色难看,又说道。

  “我听闻吴王乃是诈称汉室宗亲,我主刘益州,却实为汉室后裔。”

  “故主刘君郎,曾在朝中,熟知皇室宗谱。”

  “昔日江都易王刘非之子,丹阳侯刘敢并无子嗣存世。”

  “如此,难道不是吴王故意捏造吗?”

  徐庶闻言,不禁也是脸色变了变,说道。

  “黄主簿此言,不过是谬说而已。”

  “当初我主吴王,曾到洛阳迎接天子,献帝亲认吴王为皇兄。”

  “难道这也是故意捏造吗?”

  “若不是献帝亲信小人,让曹操揽了朝中大权。”

  “何以有今日曹氏篡汉称帝一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最强争霸系统,三国:最强争霸系统最新章节,三国:最强争霸系统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