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之中,哀叹频频。

  此事,关羽心中懊悔不已,捶胸顿足, 虎目含泪。

  他自回到成都,他心中没有一刻不是后悔与自责。

  “师父!”

  马秉走上前扶住关羽,说道:“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起,我们应该向前看才是!”

  关羽在马秉的搀扶下缓缓地坐在椅上,面露苦涩,说道:

  “徒儿,我的右臂如今已经难提大刀,”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

  “武将死于战,如今我连提刀的本事都丢了,又待如何?”

  此时,关羽仿佛一个无助的孩童,四下茫然。

  马秉看着师父这般落寞之态,听着师父胸中肺腑之言,难免心酸,高声道:

  “师父,谁说武将定要死于战?功成名就,寿终正寝难道不得吗?”

  关羽听后,微微一愣。

  马秉见状,趁热打铁安慰道:

  “师父,先前我们共拟的‘演武堂’一事,我当再去问问父亲,进展如何。”

  “您还要教导我等后辈如何行军打仗,为我们这些后辈发光发热才是啊!”

  “还请您收敛悲伤,振作起来 ,为中兴大汉再尽一份力!”

  关羽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抬手说道:

  “且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马秉闻言不再开口相劝,转身迈步朝外面走去。

  “秉儿。”

  后方,关羽开口喊道。

  马秉停下脚步,随后转过身,问道:

  “师父,还有何事?”

  “《春秋》要好好研读,武艺亦不可落下,我会找个合适的时间考教你的。”

  马秉小脸一皱,苦笑着回道:

  “是!我知道了,师父。”

  “去吧。”

  关羽挥了挥手,马秉旋即出了书房,静静关上门。

  留下关羽独自一人疗愈心伤。

  屋内之事,让马秉心情亦变得糟糕。

  他皱着眉,坐在庭院中,静静地看着院子中央摆放的兵器架。

  不多时,他起身向前,抽剑挥舞。

  庭院之中,呼喝声频传。

  小子努力,汗水浸透衣衫。

  心中郁气渐渐消散。

  “唰!”

  一剑挥出,剑气如虹。

  “哈!”

  马秉一声大喝,手中长剑舞动如飞,带起阵阵风声。

  自练武起,他还未像今天这般畅快的舞剑。

  剑谱所写的一招一式,此刻仿佛在他脑中鲜活了起来。

  他不由自主地学着舞动手中长剑。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

  此刻,他只专注于眼前的剑术练习,忘却了一切尘世纷扰。

  庭院中的呼喝声引来了关银屏,她站在长廊口,倚靠在柱旁,静静地看着马秉一脸严肃地舞剑。

  她俏眉紧皱,没有言语,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

  午后,阳光暖身,洒在她的身上,拉出一道身影。

  微风拂过,吹起关银屏发髻,她的目光始终落在马秉身上,眼神之中闪烁着一丝关切和担忧。

  她还从未见过这般严肃的他。

  往日,无论如何,马秉面上总是噙着吟吟笑意,她有些担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秉的动作越发流畅,剑舞得也愈发娴熟。

  他好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势”!

  气势逐渐攀升,宛如一位侠士,灵动洒脱。

  终于,马秉停下了手中的剑,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转过身来,看到了关银屏,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嫣儿,你来啦。”马秉轻声说道。

  关银屏点点头,走上前去,从怀中拿出一条手帕递给他:“擦擦汗吧。”

  “谢谢!”

  关银屏闻言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她不知如何安慰这个样子的他,能做的只是默默陪伴。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彼此之间的默契尽在不言中。

  平淡又充实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几日。

  ……

  自那日起,马秉便开始正式同关银屏学习剑术。

  他所学的剑法名为“出手法”,乃是由马超自创的剑法。

  关银屏虽然拜了赵云为师,但其师母是马超妹妹马云禄。

  马云禄的武艺亦是了得,自然也是将这套剑术传授给了关银屏。

  关银屏深知自家大伯的剑术相比师父亦是不差,于是让刘禅将“顾应法”一同教于马秉。

  起初,刘禅并不乐意,大声嚷道:“那可是我父亲亲创的剑法,怎么能轻易外传?”

  然而,在关银屏一顿“爱的教育”后,刘禅只得哭哭啼啼地为马秉演示剑术。

  马秉站在一旁,看着庭院里这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小胖子灵活地用双手挥舞着长剑,不禁觉得十分滑稽可笑。

  学习他人剑法不过是借鉴,系统出品的青莲剑法,自是不差。

  但自那日起,他就再也未能进入到那种明悟的时刻。

  他私下里询问过店小二道:

  “小二,如何能像先前那日一样,进入到那种空灵的状态!”

  店小二的声音一如既往,稳定发挥道:

  “亲,顿悟是可遇不可求的哦!”

  马秉:“……”

  他心中偷偷吐槽道:

  我就多余问你!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日。

  ……

  元旦时分,马秉先是回了马府团聚,在母亲一阵爱抚过后。

  马秉请父亲入书房议事。

  一入书房,马秉轻车熟路地摆弄好香炉,香烟婉转。

  随后,他又顺手从柜中拿出父亲的好茶,在马良满眼心疼下,抓了一大把,放入壶中,摆弄起茶水。

  片刻过后,马秉倒好香茗,开口问道:

  “父亲,’演武堂’一事,还未妥当吗?”

  马良端起茶杯,轻轻吹去热气,细品了一口,回道:

  “此事急不得,我已同孔明讲过此事,但眼下尚未有好的时机……”

  马秉一听此言,噌地一下起了身子,高声道:

  “时机?”

  “此事那是利好之事,还需寻得什么时机?”

  马良又饮一口茶,静静地看着儿子冲自己表示不满。

  片刻沉默,马秉缓缓坐下,等着父亲的解释。

  马良见状放下茶杯,缓缓开口道:

  “秉儿,‘演武堂’乃是利好,我与孔明焉能不知?”

  “那……”

  马良见儿子欲插言,连忙摆了摆手打断,又继续说道:

  “新设机构,自然涉及人员变迁,此非小事。况且主公打压益州本土势力已久。”

  “若其借此机会,重掌军权,我等该如何向主公交代?”

  “因此,此事非是一时之间就能落实的。”

  马秉闻言,面上冷若寒霜,心中暗恨道:

  士族,利益……着实可恨!

  哼!

  终有一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最新章节,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