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咱让他们高攀不起?”

  这是蔡琰第一次,听到苏信表露自己的雄心壮志。

  虽然和她所想的不一样,但见苏信喜欢,她也不再犹豫。

  嫁夫随夫,既然选择了跟随苏信,那就应该支持他所做的一切决定!

  “主人乃人中龙凤,将来必成一番大事!”

  甘倩一脸认真地说道。

  在她眼中,苏信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能做出十倍效率的纺车,本身就很了不起,她甚至觉得,主人就是再世鲁班。

  “主人,奴家能用一下这个纺车吗?”

  甘杨氏看着纺车,眼神有几分期待。

  她对纺车有特殊的感情,当年在那个大户人家,十几个纺工中也是小能手一枚。甚至拿工钱,都比别人多一成呢。

  凭借着这份手艺,当初他们的生活过得还不错。

  “当然可以。”

  苏信正打算找个人来试机呢,现成的干嘛不用。

  甘杨氏坐在纺车上,苏信教她使用原理,她有基础,一学就会。

  只是很长时间没有操作了,有些手生,加上操作原理不同,需要时间适应,因此刚开始并没有上麻线。

  等她熟悉的差不多了,再找了一团麻过来给她练手。

  当下这个时代纺织材料相当有限,大多都是取自天然的植物纤维,应用最广泛的当属麻。

  将麻皮剥下来后,先煮,然后撕成长条晒干。

  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做成麻团了,很多老百姓买不起布,直接用麻编衣服。

  而麻经过纺车纺成麻线,做出来的布为麻布。

  人们通常所说的布,就是指麻布,为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衣服材料。

  因此,有了“布衣”一说。

  至于其他的丝绸,造价昂贵,算是 有钱人的专属。

  苏信暂时不想丝绸这块,因为没有材料。但麻遍地都是,成本低廉,所以先把布衣做好再说。

  有了改进的纺车,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倍,加上低廉的人工,因此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主人,这……这也太快了!”

  甘杨氏已经完全上手了,不一会儿,那块麻团就被她纺成了麻线。

  “要使用以前那种纺车,一个人做这些活至少需要半个时辰呢。”

  老式的纺车需要手摇,因此一个人干活的话就只能用一只手操作纺线,如果遇到卡线或者打卷,还需要停下来拆弄半天,因此工作效率很低。

  老式手摇式纺车

  而苏信发明的脚踏式纺车,把手解放了出来。两只手操作,一手放一手理,基本上不会打卷卡线,效率自然就提升上来了。

  “你觉得好用就行。”

  苏信转身对蔡琰道,“昭姬,你去把村里的妇女都叫过来。”

  “好的先生。”

  蔡琰点点头,转身去做了。

  甘杨氏这时突然停了下来,对甘倩道,“倩倩,你也去帮夫人。”

  村里有二十几户人家,百十来号人,两个人通知的话要快一些。

  “嗯。”

  甘倩这几日也已经熟悉了村庄,欣然答应母亲的要求。

  然而,苏信却好奇地看了甘杨氏一眼。

  她把女儿支开,显然是有话要说。

  待二人离开,苏信主动开口道,“杨婶有话对我说?”

  甘杨氏点了点头,“什么事都瞒不过主人。”

  “作为下人,奴家本不该多言,但作为一个女人,奴家不得不说。”

  苏信疑惑地看着她,

  到底啥事啊,怎么还上升到女性的高度了,我好像没有歧视妇女吧?

  甘杨氏道,“主人,您得给夫人一个名分啊,你们没有操办婚事,夫人跟您住在一起,对夫人的名声不好。哪怕,纳她为妾也要比现在好。”

  此时,甘杨氏以一个长辈的身份提醒苏信。

  这个时代妇女的地位,虽然没有宋元明清那么低,但也算不得多高,名声和名分对女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苏信闻言,以手扶额道,“哎呀!这些日子忙碌,倒是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主人想要娶妻还是纳妾?”

  甘杨氏松了口气,只要苏信有这个想法他就放心了,至少可以给蔡琰一个名分。

  这是对女人,最大的公平。

  “昭姬乃是良配,自然要娶她为妻。”苏信认真地说道。

  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

  在这个男少女多的时代,哪怕是有能力一点的农民,也会纳妾。

  纳妾,是一个男人有本事的提现!

  甚至有的贤妻,还会主动帮助夫君纳妾,至少不会反对!

  “既是娶妻,就要请媒人,下聘礼。”

  甘杨氏将娶妻的流程告知苏信。

  虽说都是一些繁文缛节,但大家都这么做,你搞特殊的话也会惹来非议。

  不过苏信和蔡琰是特殊情况,因此不用在乎那么多,

  “杨婶,我父母早亡,没有亲人了。昭姬的父母也已经亡故,只有一个远在泰山郡的姐姐。所以娶亲之事我打算一切从简,不过我答应你,一定办的风风光光的!”

  苏信承诺道。

  甘杨氏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主人您折煞奴家了。”

  没过一会儿,蔡琰把村里的妇人都叫了过来,下到十二三岁,上到五十老妪,加上苏信半路招揽的家仆,总共有四十几人。

  甚至还有一些男村民,也跑过来凑热闹。

  大家一开始很好奇,苏信叫她们过来做什么,然而看到那种先进的脚踏纺车后,顿时羡慕不已。

  村里总共有两台纺车,分别是猎户王家和里正钱家。

  他们也会纺线买到城里,贴补家用。

  但纺线效率很低,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

  当甘杨氏展示了脚踏式纺车超快的工作效率后,她们心动不已,盘算着怎么才能让苏先生给自己也造一台。

  这时,

  苏信双手一压,嘈杂的声音顿时消失。

  他在村中,颇具威望。

  “各位乡亲,我打算开一个纺线作坊,有兴趣的可以过来帮我,每天劳作四个半时辰,包一顿午饭,每天算两文工钱。要是干得好的,到了月底还会有额外的奖励。”

  苏信的声音不大,可所有人听着却格外的洪亮!

  这福利待遇,也太好了吧!

  要知道,农村里绝大多数妇女都是没有收入的。地里的农活有限,除了农忙时节,她们基本上都很闲。

  这样一个赚钱的活对她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里正家和王猎户家有一台纺车,平均一个月也赚不到六十文钱啊。更何况,苏先生这里,还包一餐午饭!

  大家都知道,苏先生家吃的都是细粮,偶尔还有肉!

  这一顿饭就值不少钱呢。

  “苏先生,您可是当真?”三嫂子当即扯着比男人还洪亮的嗓门问道。

  “老婆子我也能干活赚钱吗?”九奶奶挤到人前说道。

  甚至有几个十几岁的男孩,也是一脸期盼,“苏先生,我们也能纺线。”

  男的苏信自然不回收,以来他们是家里务农的主要劳动力,一旦农忙就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到纺线工作当中;二来他们有力气,苏信后面会用到他们。

  至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苏信则安排她们做半天的活,一个月算二十文工钱,每天包饭。

  即便是这样的待遇,对她们来说依旧是恩赐!

  经过一个时辰的商量和安排,苏信最终录用了三十六人。

  不过,暂时只需要三十台纺车就够了,因为有十二个半天工。

  接下来就是批量赶制脚踏式纺车,搭建纺线工棚了。

  这个工程量苏信算过,大约需要七天的时间。

  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花销。

  造纺车、搭工棚以及每天花费的伙食都是一笔不小的钱,苏信本就没有多少积蓄,还真要想办法赚点块钱了。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惹他干嘛,曹操天天去监狱看他,惹他干嘛,曹操天天去监狱看他最新章节,惹他干嘛,曹操天天去监狱看他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