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有事烧纸 第3章 四通镇

小说:人在大明有事烧纸 作者:结交须黄金 更新时间:2025-01-12 23:22:11 源网站:宝书网
  临近黄昏,刘管家四人赶着骡车回来了。

  “少爷容禀,这次出去共计带了十两黄金,27两银子,铜钱430文。小老儿到了镇子先找地方把金子兑换成银子。若还是在开封,这金银能达13换,千说万说,可这里人家只肯给10换,就换了100两足色银。”

  说到这里,抬头看王端脸色。明代初年,官方规定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不过这个比价很快就升到了六两、七两,号为“六换、七换”。

  崇祯时期,黄金与白银的比价已经涨到十两以上。近年更是涨到十二、三两,今天却按照十两换了银子,所以老刘说‘十换’。这里停下不语,就怕王端生气。

  老刘见王端脸色没有变化,正认真听着,就接着说:“现在兵荒马乱的,都在传说闯贼来攻打鹿邑,市面上米价已打六两一石。”

  “小老儿想来,咱们十三口子吃饭,一天要二、三十斤米。家中又不能没有一月之粮,何况咱们又没有田产耕种,就做主买了十二石,足够两月之用。粮行见咱们买的多,按着五两八钱一石给咱们了。”

  “小老儿又寻思着一千多斤粮食,四个人死也扛不回来。咱们又住的离镇子远,就买了骡子马车,花了24两银子。……”

  “马多少钱一匹?”王端突然问道。

  “这……现在可买不到马匹。三个月头里,在开封城市,一匹马也卖到了三、四十两,若是战马,要五十两才能买到。”

  王端“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回话。

  “余下油盐酱醋、布匹棉被花了八两;购置防身的武器花了十两;胭脂水粉也得买些不是,也花了三两银子。还有锅碗瓢盆,倒没花……”

  “行了,”王端摆摆手,“详细的数目都登记造册,让秀珠过目就行。以后你老管着事,秀珠管着钱。”

  秀珠欣喜,赶忙谢过少爷。在她的记忆里,过去自己也是管着少爷的零花钱的,没想到现在做了账房总管!

  王端却在思量:这忒狼的,以后吃饭都是大事啊。前辈子不当家,全是花爸妈的,啥时候操心过这些事。今天才知道,这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有这么多事!

  现在是有五千两黄金,可也禁不住这么花销啊,看来还得让老妈多烧些元宝过来。现在还是兵荒马乱的,元宝多了守不住也不行,还得多烧些纸人纸马,也纸糊一些兵器烧过来。

  王端估计烧先进武器是不现实了,毕竟连电视汽车都是空壳子,还是试试烧一些刀剑过来吧。

  回头需要列一个单子,晚上做梦跟老妈说说。

  那么,晚上还要不要秀珠过来暖床呢?万一让老妈看见不太好吧。

  开完车就把车停进车库,让秀珠再回外面睡,是不是太渣了?

  吃过晚饭,准备睡觉了,王端不再提收房的事了,毕竟他要为“梦想”早早休息。

  秀珠空欢喜一场,心里不是滋味儿。这时特别在意别人的态度,尤其是铃铛。哪怕铃铛随意的一句话,她也听着像是嘲讽。

  等王端早早躺下睡觉了,纸人却辗转反侧,想着自己的前程,不觉落泪,躲在被窝里哭了起来。

  再说王少,一早就睡下了,可后半夜醒来,就是没有梦到老妈,却听见外面哭声。

  “秀珠?”

  “嗯,”秀珠只回了一声,又轻轻缀泣起来。

  王端有些恼火,这死丫头半夜鬼哭狼嚎什么,一定是她哭了一夜,所以老妈才不来。

  “别哭了!”王端语气严厉。

  “奴没哭,……不哭了。”心里却是冰凉。

  看来今天老妈是不来了,王端也睡不着了,就爬起来到外面看秀珠为什么哭。

  “好秀珠,好好地怎么哭了?”

  “没、没哭。”嘴上说没哭,泪水却像决堤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跟少爷说说,是谁欺负你了?”

  “是,是奴想多了。”

  “什么事想多了?”

  秀珠见机不可失,狠下心来,说:“白天里爷说要、要……”

  “原来是这事啊,”原来秀珠这么愿意啊,王端还真没想到,“这不今夜有些累吗,走走走,里屋睡去。”

  伸手就要拉着秀珠进内屋。秀珠却急了,扑通跪在地方,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又,你又不愿意了?”王端哪里经得起这些,慌忙要扶起来她。

  秀珠不起来,含泪泣说:“少爷要奴侍奉,奴心里欢喜。奴从小被太太买来侍奉少爷,就盼着有这一天,能有个、有个名分,为少爷死也值了!”

  这泪水噼里啪啦地滴落在王少的心尖尖,都要把他泡起来了。

  “好好好,明天我就娶你做媳妇!”

  “奴可不敢奢望,能有个……有个名分就知足了。等以后少爷娶了夫人,不被赶出去,能一辈子留在少爷身边,死后能继续在少爷身边侍奉,就心满意足了。”

  王端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前世也不过刚成年的十八岁男孩,这女孩跟了自己,不求当媳妇,要个什么名分?

  也是啊,王端想了想,三妻四妾,三妻四妾,那就给个妾的名分吧,以后咱也大红灯笼高高挂!

  “好好,”王端想起张艺谋的电影,巩俐做妾时也是有个婚礼的,“明天把大家都召集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你娶进来。”

  听了王端的话,秀珠这才缓缓收了阵势,软软地、细细地回了一个“嗯”字。这个字如电流一样,弄得王少心尖颤抖,血压高升。秀珠就着他的搀扶,缓缓立起来,又软绵绵地靠在他身上,王端这个纯禽小畜男哪里受得了!

  王少两手抱住了秀珠的后腰,他一抱秀珠,秀珠就往他怀里钻去,两人身子贴得更紧了。

  接下来该怎么做,王端却傻了,心里也是空空荡荡的。尽管前世没少观摩岛国科教片,可毕竟没有亲自操作过。于是,他胆怯,害怕不能让秀珠满意,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别丢了人才好。

  “额……”王端赶紧把秀珠推开,在这样下去非犯错不可!“明日,明日!”

  安慰秀珠躺下,王端回屋子睡了个回笼觉,却做了个梦。在梦里,王端身着状元红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一顶八抬大轿,一路吹吹打打,往小洋楼里来了。两侧看热闹的却指指点点,王端惊异,回头一看,这抬轿子的,吹拉弹唱的,都是纸人,而自己胯下也是一匹纸马!

  “阿!”

  王端被吓醒。

  秀珠扶着惊魂未定的少爷坐起来,见他衣服都湿透了,赶忙从柜子里拿出一套换上。王端将她支出去,坐在床头发呆。

  昨天晚上没有再梦到自己的母亲,难道是因为秀珠的原因。再回忆前天夜里梦境,应该是这个。

  “满七!”王端突然想起前世家乡的习俗,只有在“逢七”时才会上坟祭奠,难道下次再见老妈要到“二七”?

  王端正视现状,在这个乱世,仅仅依靠着十个男仆,活下去都困难!招募流民,拉起一支护卫队,还是托梦给老妈,让她多烧些纸人纸甲?

  再度躺在床上,想念21世纪的父母。父母本就是工薪阶层,自己又是独子,现在父母可怎么活啊!

  自己家里本来没什么积蓄,怎能一味让老妈给自己烧东西,得想法把明朝的东西弄回去。

  有了,明天让老刘出去买些瓷器回来,等梦到母亲,把瓷器给她,拿回去就是古董啊!

  翌日。王端多番思量,还是带着老刘三人,赶着骡车往镇子去了。

  他们向东北方向走了近一个时辰,差不多三十里路,才到四通镇。

  四通镇北边是涡河,坐船西可以到鹿邑县城,东可以到直隶亳州。

  镇子只有两条街道,成二字形。镇子上人烟稀少,而且摊位多于店铺。摆摊的多是附近村子的村民,拿了家中出产,来换取生活用品。

  王端他们四处转遍,发现街上基本都是男子,一个年轻的少妇女都没见到,就见了两个老妇。这个时代的女人果然是不出门的。

  来到一个锅碗瓷器的铺子,看店的盘发少妇冲内喊了一声“当家的”,又瞥了王少一眼,扭头进里间去了。

  ‘看什么看’,王端在心里骂了一句,眼神恋恋不舍地收了回来,吩咐老刘买了几个青花瓷花瓶,包起来带回去。

  随后几人找了个茶馆坐下,要了茶水、点心。

  “听说了吗,鹿邑已经被闯贼围了,咱们也早些收拾,往南直隶去吧。”

  两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一起说话,王端留心听着。

  “不是流贼,听说是土贼。这世道,还是早早回徽州吧。”

  回话的人是南方口音,应该是个徽商。毕竟‘无徽不成镇’!

  出了铺子,王少让老刘赶紧去购买车马。

  “少爷,这镇上的车行早就关门了,只有遇到正好发卖的才行。”

  这时有两个巡检弓兵走来,要查看路引。

  王端这些人哪里有路引,直接用银子招呼他们,这才被放行。

  按照明代的规则,凡人出门,都需要带着路引。

  王端想道,自己真的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否则只能一辈子当宅男了。

  “要不花钱去办个户籍?”王少问老刘。

  “少爷,咱们的户籍留在了开封,这时候鹿邑也被围住了,到哪里去办户籍。且等些时日吧。”

  四人又闲逛一会儿,遇到一个农夫发卖一匹老骡子,花了十五两银子买了。想着马上要纳秀珠,又到胭脂铺子买了化妆品,一对玉镯、一支金步摇、一支玉簪一对金耳环、两个金戒指、一个大铜镜。到布行买了红布、棉被,这才坐了骡车回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大明有事烧纸,人在大明有事烧纸最新章节,人在大明有事烧纸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