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安慰下自己日益减穷的钱包。

  或许是心灵受到了创伤。

  以至于陈默晚饭时特别不想说话。

  整个人抱起碗闷头苦吃。

  旁边陪着他的邹杨犹豫半天。

  最终还是没忍住好奇问道:“陈大人,是有什么烦心事吗?怎么今天吃饭如此闷闷不乐?”

  “没事,就是穷的人心烦意燥。”

  没法将系统和工资跟邹杨说清楚,陈默烦躁地玩起碗筷。

  但正所谓人倒霉时,喝口凉水都会塞牙。

  就在陈默为了赚钱焦头烂额时。

  居民区中,竟然又传出了骚乱!

  “怎么回事?”

  和邹杨共同来到庖厨旁边,陈默眉头紧皱。

  负责每日做饭的几名老妇惶恐跪到地上,颤抖回答:“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们就是像平常一样准备生火做饭。

  结果还没做呢,锅底就被火堆给烧漏了。

  请大人赎罪、我们真不是成心的。”

  “嗯,先起来吧,这事跟你们没关系。”

  听到原来是做饭的炊具被烧穿了,陈默示意妇人们先站起来后。

  目光瞥向已经变成漏勺的几口大铁锅。

  发现由于长期烧制稀粥。

  几只本来质量就不算多好的铁锅承受不住持续的高温损坏实属正常。

  但目下除开这几口锅外大同城内实在是没有其他炊具。

  所以陈默只能让庖厨改变晚饭菜单。

  将稀粥变成烤土豆和烤玉米。

  先想办法把今天这顿对付过去再说吧。

  “唉,情况比想象中要糟糕啊。”

  恍惚间。

  眼瞅士兵们被迫放弃碗筷,转头用枪头和木棍从火堆里插土豆、玉米用来果腹。

  陈默脸上的表情也越发的凝重起来。

  之前他以为把百姓们迁徙进城后。

  只要有个地方让他们住下、天天保证他们不被饿死。

  那整座大同城就能开始正常运转。

  现在看来。

  是他事情想象的太简单了。

  上万人的居住地远远没有建个居民区和供应粮食那么简单。

  他们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

  比如锅碗瓢盆,柴米油盐。

  被褥衣服,生活工具。

  之前大同城内没那么多人时,这些事情还不明显。

  可如今人多起来,问题自然就开始浮出水面。

  尤其是之前的大同城太过简陋。

  基本属于负一万起步!

  所以哪怕是对其它地方再正常不过的那些鸡毛蒜皮小事。

  到大同城中也会被放大无数倍。

  而趁百姓们吃晚饭时,陈默特地拿巾帼做了张表。

  本想看看目前大同城内到底缺少些什么东西,能不能花点钱给他们置办齐全。

  结果当他统计完后,拿到商店里去做价格比对。

  夹杂在一起的开销差点没将他给吓死!

  首先吃饭上面。

  锅不用说!

  全都破了肯定得买!

  百姓和士兵们吃饭的碗筷全都是从废墟里捡出来的。

  能坚持到现在没碎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

  所以也得全面更换。

  还有眼下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即将来临。

  人们得有棉衣棉裤棉被用来御寒吧?

  这些东西大同城内也没有,都得重新置办。

  至于其他什么锅铲、瓢盆就不用说了。

  人们洗脸洗手都是从水龙头直接接水。

  洗澡更是去蓄水沟里集体泡冷泉。

  像什么整个大木盆泡汤浴。

  太奢侈了!

  想都不要想。

  而那么多东西!

  虽然系统商店里确实都有!

  但这家伙的物价可忒黑了!

  保守估计。

  如果所有东西都是从商店里购买。

  陈默判断至少要花五万才能勉强抽出一套基础配置出来。

  五万块!

  它怎么不去抢呢?

  “不行!从商店里剁手这条路不通,必须要另选办法才行。”

  瞬间毙掉花五万块钱买锅碗瓢盆这件事,陈默开始想办法另辟蹊径。

  在商店这条路肯定走不通后。

  如果还要给城内百姓和士兵置办基础生活用具。

  除了从别的城池花钱购买外,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而要想从别的地方买。

  保定城本来是个极好的选择。

  那里够阔、物资满溢。

  各种生活用品更是多到不能再多!

  但赵竭经过前几次被张虎大肆洗劫后。

  如今整个人就像是头老乌龟!

  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每日城门一关,巡逻防范。

  以至于自己再想要派人去城中偷东西,简直是难如登天。

  “既然没法偷没法抢,那就想办法到别的城镇去买。我还就不信了!难道我穿越过来,连点被褥锅碗瓢盆都整不来吗?”

  连续两种想法被现实狠狠浇灭,陈默恼火之余。

  索性让人找来地图。

  开始寻找什么地方能买到足够大同城人口需求的物资。

  总体来讲可选择范围不多。

  由于大同城身处边关要塞。

  基本上常年都要经受战火战乱的袭击。

  因此许多城池县城根本没法滞留在此处。

  就算有几个曾经强留下来。

  可随着草原军大举入侵,它们也早已被劫掠焚烧。

  彻底消失灭迹。

  陈默足足找了半天!

  才总算找到几个勉强还算保存比较完好的城池。

  第一个。

  大同城东北方向八十里。

  阳高县。

  城池完整。

  士兵两千,人口将近两万。

  内有普通商贩和部分走私商人进行通商交易。

  守城将领是正六品百户长秦政。

  第二个。

  大同城西北方向二百五十里清水河县。

  是草原人的领地。

  物资异常丰富。

  但距离较远。

  守城将领不详。

  最后一个。

  大同城正南方向四十里。

  毛家皂镇。

  贸易重镇。

  是山西、中原、山东各地商贩流通的交界点。

  物资丰富极度丰富。

  守城大将是明末大将孙传庭之子孙世瑞。

  官居民镇守备,从五品。

  整体来看。

  三个地方各有优劣。

  阳高县距离居中,方便运输物资。

  守城将领秦政就是个酒囊饭袋。

  自己利用官阶压制就能将其俯首听耳。

  不过缺点是阳高县资源匮乏。

  补给自己尚且困难,更何况还要分流出来供应大同。

  清水河县距离最远。

  且属于草原军地盘。

  物资虽然丰富,却不好获得。

  再加上敌情不明,守军将领不知。

  因此标注完后陈默就将它彻底划掉。

  最后一个毛家皂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大明:开局获得上班打卡系统,人在大明:开局获得上班打卡系统最新章节,人在大明:开局获得上班打卡系统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