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放下的滚石滚木,不一定能中。但要是从山上掉下来,真的非死即残。

  如此强大的火炮,这些倭军还是第一次见,大为震撼。

  他们的进攻节奏被扰乱了。

  唐胜宗则派了一些擅长攀爬的将士,登上山岭,把遭遇战变成了正面作战。

  埋伏的倭人还配备了很长的大弓,只是现在风大,影响准头。

  明军也有大盾来防护。

  除了火炮和弓箭,他们还使用投石索甚至弹弓。

  没有花太久,就打赢了这场战斗,士气又有提升。

  再继续往前,仍有倭军持续骚扰,竭力想要消耗明军的力量。

  登上山岭的明军将士越来越多,他们在山上行军。

  幸好这片山地的地形,整体是西低东高。

  他们所在的地区,山势并不是特别高,行军难度不算太大。

  天黑之后,今天行军已超过三十里,大军就选择了背风处休息过夜。

  大军带的都是干粮,不用生火。

  这里天气虽冷,但比起漠北,还要差一些。

  许多老兵都已经习惯了,挤在一起取暖,抓紧时间休息。

  守夜的士兵非常戒备,好在夜间并没有人来偷袭。

  第二天,天蒙蒙亮,队伍再次出发。

  又走出十里地,下起了雪。

  河谷变得宽阔,有大量倭军在前方埋伏。

  明军以伏魔阵大破之。

  队伍里的倭人有些激动,他们在一步一步接近京都。

  难道真的能顺利抵达?

  前方,地势平整了些,唐胜宗却没有让队伍加快速度,而是派出探子查探。

  斥候回报说:“十里外横着一条大河,宽有十丈左右。”

  唐胜宗便命令所有人戒备,炮弹上膛,时刻准备战斗,继续向前推进。

  大军到河边时,已经是半下午了。

  雪越来越大,天色灰暗。

  这里是一个河流三岔口,先前的河道一分为二,多出了一条不知名的河。

  有十丈宽,呈东北—西南流向,刚好阻拦了前进路线。

  明军刚到河岸边,河对岸就忽然涌出来一些倭人。

  他们迅速列阵,二话不说,就拉开了七尺长的大弓。

  尽管逆着风,箭支仍然是轻易就飞过了河面。

  先前的交战中,明军已经见识到了倭国弓箭的厉害之处。

  这种弓太大了,对使用者要求高,准头也不行,但穿透力强于明弓,越近威力越大。

  用望远镜看到对面射箭的动作,明军前锋将领立即高呼:“举盾!”

  一块块盾牌,甚至是门板举了起来。

  “哆哆哆哆”之声不绝于耳,很快就收获了不少箭支。

  在防卫的同时,明军立即开始反击。

  虎蹲炮早已架好,直接放到地上,就可以点火射击。

  数百颗大大小小的炮弹呼啸,旋转,砸向对面的敌军。

  对面显然也收到了一些情报,知道明军火炮很强,因此阵型比较分散。

  但一炮下去,仍然会带走好几个倒霉蛋……

  这一次的倭军,却不像前面劣势之后就开始溃逃,反倒无比坚定,据河而守。

  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人立即补上来。

  一时间,箭雨纷飞,夹杂着石块、动物尸体、粪便等。

  明军以火炮、火枪、弓箭交替射击。

  这条河对他们来说还是小了些。

  但双方谁都不肯轻易涉河。

  倭军在这里严防死守,不肯退让,格外凶猛。

  陶成道看到前方战况胶着,估摸道:

  “倭军一改以往的软弱涣散,想来都城就在前面了。”

  他拿出几样工具,测了风,风向是北偏西。

  根据舆图,若是顺利,从这里起飞,极有可能会经过京都城池上方。

  而眼下风速之大,半个时辰,风就能飞五十里。

  陶成道便去找了唐胜宗。

  他看得出来,唐胜宗现在不想增加伤亡,不然,完全可以冒着攻击强行渡河。

  陶成道说:“距离京都只有五十来里了,飞球营愿意领命出征!”

  他将风的情况说了。

  唐胜宗略作思索,也同意了。

  但他并不允许陶成道参战。

  他也清楚,大威力的火药,就是这位道爷带头研制出来的。

  以后指不定还有更强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平安京去冒险。

  陶成道也答应了。

  他和飞球营的勇士们,交代了一些事。

  现在还在山地中,飞球需要先升高至百丈,等过了山,再降低至五十余丈。

  陶成道叮嘱道:“现在风很大,你们要小心。

  燃料不必太多,够半个时辰以上即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说:

  “以现在的风速,你们大概只有一刻钟可以投掷弹药,专心点。”

  大家又复习了一下陆知白先前的交代。

  于是便收拾弹药和装备,准备出发!

  在这么大的风里升空,飞球营的成员反倒有些兴奋。

  怎么降落先不管,起码,这次是真的刺激啊。

  而且,他们可以轻易做到陆上军队做不到的事,想想就得意极了。

  明军中部,山石后面,等燃料烧得比较旺了,一个个飞球终于陆续腾空而起。

  在强大的动力下,迅速升入了几十米的空中,还在继续往上升。

  与此同时,也被大风带着,朝东南方向飞去。

  倭军也看到了,漆黑的夜空中雪花飘落,有一个个发亮的东西从头顶飞了过去。

  速度很快,快得他们想举箭射击都来不及。

  倭人们议论纷纷。

  “那是什么?”

  “好像是很大的孔明灯。”

  “明军为什么突然放这个?”

  就连混编在明军中的倭人,都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

  大内义弘盯着空中一个个亮起的灯笼,直觉告诉他这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很快,他就想到了用法。

  如果能够载人,在天上往下攻击,下面根本就很难抵挡!

  大内义弘忽然感觉到浑身发寒。

  他原本以为明军有火枪和火炮,这样巨大的优势已经够强了。

  没想到明军还有这种不为人知的底牌。

  而这,仅仅是他们能带到倭国来的东西,也许在大明还有一些无法带来的。

  这样的国度,真是太强大,太可怕了……

  ……

  平安京。

  傍晚的时候,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得到了北朝后圆融天皇的召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