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胜宗并不太愿意冒险。

  但明军东征以来,一直都还算顺利。

  真正需要考虑的,不是敌人的作战能力,而是资源,所有物资能否支撑到返航。

  秦王望着陆知白说:

  “我也觉得,大老远来了这一趟,还没打过瘾呢。但是从陆上前进,那不得过五关斩六将。”

  陆知白就提议说: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海上过去。京都离西边的海洋不远,也就百里左右。”

  秦王顿时大喜:“那难度可就要降低不少了。”

  唐胜宗凝神沉思起来。

  一起来开会的其他副将、偏将闻言,也是窃窃私语。

  但是,大家莫衷一是。

  各有各的理由。

  听得唐胜宗一阵头大。

  他想了想,请人去矿山请李文忠过来一起开会。

  陆知白心有无奈,闭目养神,提前做好准备。

  李文忠一定是反对的,本来他就不支持征倭,现在肯定是“差不多得了”。

  得尽量说服李文忠,这是统一战线、凝聚共识的必经之路。

  之前大家已经发言过了,现在就等着李文忠的态度。

  果然,他一听准备直接进攻京都,就睁大双眼,难以理解地问陆知白:

  “为何这般着急?我认为应当徐徐图之,现在有些行险吧。”

  陆知白说:“我这一生,恐怕只能来这一次。

  我希望看到更多胜利,希望明军的旗帜,插遍倭国的都城。”

  所有人都用古怪的目光看着他,不能理解。

  李文忠皱眉问道:“我不明白,你和倭国,好似有什么深仇大恨。何至于此?”

  陆知白摇了摇头:“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后会成为华夏的心腹大患。

  我们一定要尽早培养起影响力和统治力!”

  未来的事,口说无凭。

  李文忠皱着眉头,手抚胡须,并不想太冒险。

  陆知白笑道:“我听闻曹国公年轻的时候,曾割下敌军的头颅,堆在小舟上,顺流而下,直接骇得下游敌人士气崩溃。现在倒是越来越儒雅了。”

  在场的一些武将闻言,望过来,表情各异。

  秦王更是绷不住,直接笑出声来。

  而这点程度的小小嘲讽和激将,李文忠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微微一笑说:

  “驸马过誉了,李某现在还提得动刀。”

  顿了一顿,他说:

  “现在攻取京都,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商榷,切不可贪功冒进。

  比如,石见的矿山如何防守?去京都又是以什么名义?

  京都是幕府大将军的所在,必定重兵把守。我们兵力是否充足?又有多少胜算?”

  唐胜宗点头说:“今天我们便将这些问题,讨论个明白。”

  朱桢自然是想要看热闹,他也支持主动进攻,便说:

  “如果佐渡那边没什么事,可以叫他们回来一起。

  再加上周边投降的一些倭军,人数也有不少了。”

  有些人点头。

  兵力的问题,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

  陆知白略作思索,则是说:

  “那篇征倭檄文不能白写,我们要用上,给他们翻译一下,四处传播。

  就说天皇被某些将军蒙骗了,将军假借天皇名义,给大明上了大不敬的国书,意图挑起两国纷争。

  所以我们来讨伐不臣,替天皇清剿奸臣,防止他们谋权篡位。我们真是为倭国操碎了心!”

  秦王和朱桢连连点头,满脸揶揄的笑,脸上写着“还得是你”。

  朱桢说:“原来天皇还是有些用的~”

  唐胜宗和李文忠脸上则是露出玩味的神色,打量着陆知白。

  陆知白只当看不见,说:

  “反正他们也看不太懂汉字,就这么给他们翻译,再命令周边的家族四下传播。

  对了,大内他们知道我军队伍里有王爷吗?”

  唐胜宗说:“并不知晓,没有在他面前提起过。”

  陆知白道:“那就告诉周边势力,大明是有一位王爷亲自带兵。

  王爷骁勇善战,已经降伏了大内义弘这样的猛人,希望其他人抓紧投降。”

  秦王嘿嘿一笑,骄傲自豪掩饰不住。

  李文忠眯着眼在思索。

  唐胜宗也在认真考虑,然后说:

  “周边有多少兵力会归降?佐渡那里又是什么情况?京都的守军能有多少?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陆知白叹了口气:

  “什么情报都能确定,世上也没几件这样的事。”

  “先加大宣传,招降周边。至于京都,现在倭国的南朝和北朝斗争得厉害,地方割据势力也多,都需要分出兵力防备敌人。

  只要天公作美,飞球营能够出动,便直接空袭都城。再多的守军都没法子。”

  他是给出了一些想法,但中间确实有很多不确定的部分。

  唐胜宗请其他人离开,和李文忠又商讨了许久。

  陆知白在周围散步,静静等着。

  其实大明就算输了,也还可以整顿力量再来一次。

  输了只是丢脸而已,对军事实力没有太多影响。

  所以,唐胜宗如果坚决反对,大可以直接反驳,根本不会开会商议。

  一直到快晚上,唐胜宗再来找陆知白和秦王他们,简单说了当下打算——

  李文忠并没有同意直攻京都,但他同意先出海,之后再看情况。

  如果形势不利,能守住石见地区就算很好了。

  这仍然算是一个好消息。

  战场变化莫测,确实可能有未曾料到的因素。

  甚至飞球营出动本身就依赖于风向。

  只是现在冬天多西北风,刚好有利于进攻京都。

  同时。

  唐胜宗立即派了四艘船,走海路,远离陆地,前往佐渡岛送信,约好和赵庸领导的大军在京都西边的海域会师。

  至于石见这边,确实要留一些人防守。

  调了两千精锐、三千普通士兵,再加上两千多精锐俘虏。

  他们会在矿山中建设层层防护,埋地雷阵,修筑箭塔等等。

  陆知白还提议,矿产开始冶炼之后,就会产出大量的废石渣,稍加碾磨就碎了。

  可以做成投掷武器,最起码可以迷人眼睛。

  当然这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练习好伏魔阵。

  翻译之后的檄文,唐胜宗也派人大量抄录,向周边的家族传播。

  同时透露了有王爷随军出征的消息。

  这既是一种威慑,也可能招来更凶猛的攻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