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仔细观察朱元璋的表情,一时间只觉帝王心,海底针。

  论起玩政治阴谋,还得是老朱啊。

  陆知白垂下眼,生怕被看出惊讶之色,说:

  “儿臣没听过此人,但想必,他一定有过人之处。”

  朱元璋淡笑着“嗯”了一声,说:“好啦,没事了。”

  陆知白就告退。

  慢悠悠前往户部。

  一路上,都在回想郭桓案。

  尽信史不如无史。

  一味的追寻历史细节,有时没有太大意义,重要的是启示。

  因为,史书的一些记载也很迷惑,存在漏洞,或前后矛盾。

  比如这郭桓案。

  史书里说他联合多个部门的上下官员,贪污税粮高达两千多万石。

  “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因数目太过巨大,所以郭桓被称作“巨贪”!

  问题是。

  洪武朝前十几年,全年粮食税最高的时候,才三千万石出头。

  平均水平是两千五百万石。

  郭桓总不可能把全国粮税全都贪了吧?

  有这本事,咋不上天呢。

  他要贪污,还拉上各部门、地方官府的同伙一起做?

  这就更离谱了,到处都是锦衣卫啊……

  所以。

  总的看起来,老朱就是想杀些人罢了。

  借此机会,拉民间一些人下水,比如那些地主、粮长。

  本质上,仍然是排除异己,维护统治的大清洗。

  也有一种说法,上一年,出于某种原因,朱元璋秘密地进行了加税,却没有声张。

  也就是说,不是明令公文,只能私下悄悄地做。

  就需要有人做白手套,去干这个脏活。

  这个倒霉蛋就是郭桓。

  不过,这些都是陆知白的猜测。

  具体情况如何,可能只有历史上的朱元璋才知晓了。

  陆知白眉头微皱。

  洪武十八年的事情,现在竟要提前发生了。

  所以。

  没有历史,只有当下。

  到了户部。

  思量一番,陆知白告诉夏原吉:

  “再过半个月,咱们先离开户部,专心做工部的事。今年的战事,恐怕不少……”

  夏原吉拱手应道:“是。”

  他很平静,既不惊讶,也不好奇,仍是神色如常,继续做自己的事。

  陆知白看着这颗上好的螺丝钉,摇头轻笑,心中很佩服。

  态度太端正了,干啥都认认真真。

  活该人家能名留青史啊!

  这两天,陆知白的任务,就是去作坊中定制模具,尝试制造软胶囊。

  这玩意不复杂,第一次试验,就大获成功。

  唯一的问题是,那一个个凹坑,填充药液时,速度缓慢。

  这下子,那巨大的注射器,倒有了用武之地……

  可是,手搓软胶囊,效率还是非常感人。

  更应该担心的,反倒是大蒜素的产量……

  陆知白带着装了药汁的软胶囊,去找朱橚炫耀:

  “这胶囊我做出来了!一版就能做好几十个,装下一碗药。现在是大蒜素不够用吧?”

  朱橚拿过胶囊,仔细查看,嘀咕道:

  “这么小,只有珍贵的药剂,才有资格装在里面。至于大蒜素……”

  他也有些为难:

  “提取不是太复杂,一对比,反而是整套实验器材更珍贵……”

  器材都是在玻璃作坊定制的,很好用。

  一般人就算知道如何提取,也得有趁手器具才行。

  但是,想要扩大规模,就有技术泄露的风险。

  很快朱橚就不纠结了,乐道:

  “我们可以慢慢囤货。再选些可靠人手,多产一些。每天傍晚,让工匠过来做胶囊就行了。”

  陆知白也赞同:

  “当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我再试试用溶剂提取。

  等溶剂技术成熟,水解法泄露就无所谓了。”

  朱橚笑道:“更重要的是种大蒜!

  要开春了,我打算雇人多种蒜。我在吴江,还有一些田产……”

  陆知白点头:

  “这几天,大蒜价格已经走高了,自然会有人多种的。

  但肯定还供不上我们用,先囤点货吧。过些天,我再把大蒜有稳定需求的事,透露给大商贾……”

  提到囤居积奇的商人,朱橚笑起来说:

  “我倒是想起,听说上元县有一个地主,可聪明了。

  前年咱们做花露水,他听说了,就开始广种薄荷。

  这一步走得好,后来风油精、清凉油这许多东西,还是需要薄荷。

  薄荷繁殖快,只需要种一次,就可以一直采收。当时还有人笑他,好地不种粮食,去种薄荷……”

  陆知白问:“倒也是个人才,现在呢?”

  朱橚无奈叹道:

  “现在,他发了小财之后,就吓得改名了,低调度日,到处叫穷……”

  陆知白笑了,随后也叹气:

  “他是个聪明人……”

  在古代,没有背景,发财很危险啊。

  尤其是在朱元璋的时代。

  看江南富商不顺眼。

  杀你不需要理由。

  ……

  第二天。

  陆知白与朱橚,照常去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

  尽管大蒜素见效快,但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要彻底把病治好,也是需要好几天的。

  聊了些闲话,马皇后徐徐的对陆知白说:

  “你昨儿上的本子,我看了。仔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以往,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

  “?”朱橚歪着脑袋,询问的看向陆知白。

  陆知白瞥他一眼,说:

  “母后若有不适,一定要说出来。只盼母后务必爱惜身体,凤寿无疆,庇护万民!”

  昨天他可是搜肠刮肚,尽量表达意思,又要委婉一些。

  马皇后微微颔首。

  朱橚便大致明白了,很赞同,说:

  “母后向来宽仁,不忍让我们担心,这样不好……”

  马皇后笑道:

  “太医也时常来请脉,能有什么事?”

  陆知白奏疏已写了,每个太医,学派不同,擅长领域、医道理解也不同。

  再者,他们不一定敢实在的触碰皇后脉搏……

  皇后顾及颜面,也不可能与男人太详细的描述病症。

  总之多有不便。

  陆知白道:“儿臣还是提议,召民间医术高明的女子入宫。”

  虽然是女太医,却不归太医院管,而是养在后宫。

  马皇后就说:

  “这想法虽有理,但我担心,会不会白白蹉跎许多女子的年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