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阿桂忆起先前难产的那段经历,心中的感激之情愈发汹涌,禁不住泪如泉涌,伏地对着陆知白连连磕头。

  其余三位妇女亦纷纷下跪,边抹着泪,边向陆知白谢恩。

  就连那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也泪眼婆娑地说道:

  “感谢侯爷大恩,让我那几个儿子都谋得了差事。

  我活了这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侯爷这般的大善人!”

  高台之下,民众皆沉默不语。

  大家皆被这氛围深深触动,纷纷跟着抹起了眼泪。

  众多人的脸上皆流露出感激之色。

  他们从心底由衷地感谢陆知白,他改变了栖霞太多人的命运。

  尤其是那些小商人,神情最为感慨。

  他们是小本经营,利润微薄,但在栖霞此地做生意,却比其他地方都要顺利许多。

  没有贪官污吏搜刮油水,且这边已然形成了热闹的大集,甚至有人不惜跑几十里来赶集。

  忽然,一位情绪激动的小商人,高高举起右手,大声呼喊:

  “广智侯!广智侯!”

  不多时,他周围的人便随之齐声高喊。

  没过多久,其他众多的百姓,也纷纷加入呼喊的行列。

  渐渐的,其他声音皆被掩盖,唯有众人呼唤陆知白的声音响彻云霄!

  此等景象,令人不禁头皮发麻。

  一些原本内向的女子也跟着喊,也难抑心中的感慨与激动,泪水流淌。

  夏原吉环顾四周,徐徐看了片刻,而后抬起衣袖,擦去眼角的水迹。

  《史记》曰: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

  陆知白常这般与学生说:

  “谁把群众放心上,群众就把谁放手上。”

  夏原吉悟了,眼前这自发自愿的百姓,耳中热切的呼喊,让书中一行行圣贤教诲,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人群之中,亦有陆知白的众多学生。

  他们目睹此景,不禁热血沸腾,满心自豪,都感觉自己万分幸运,竟能够有幸成为陆知白的弟子。

  朱橚与朱桢亦站在人群之中。

  他们环顾四周,皆露出些惊讶之色,未曾想到陆知白竟如此得民心。

  两位亲王不禁暗自思忖,若自己有朝一日前往封地,能否获得封地百姓这般发自肺腑的爱戴?

  百姓们的热切呼声,让陆知白也倍感意外,心中瞬间被感动填满。

  但他还是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

  好一会儿,人群方才稍稍平静下来,不再高声呼喊。

  但仍有许多人在低声抽泣。

  数百双眼睛,紧紧盯着陆知白。

  陆知白声音洪亮地说:

  “我没有什么功劳,栖霞能有今日之景象,全仰仗我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还有那爱民如子的太子殿下,以及宽厚仁爱的皇后娘娘……对了,还有皇长孙殿下,他们都对栖霞关怀备至……”

  一些人纷纷点头,心中略有信服。

  毕竟他们听闻,皇后曾亲自来过栖霞。

  但是,虽说他们心中对皇室满怀感恩,对陆知白的敬爱,却更甚于对皇帝!

  朱橚却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着实太了解陆知白了。

  这家伙,在公众场合,向来对父皇尊崇有加,可私底下却也没少编排……

  陆知白不打算在此久留,吩咐道:

  “原吉,带她们去签署房契。”

  他又对着那老太太叮嘱道:

  “这房子是给你们自己的,并非给家中其他人的。

  将来要是闹出纷争,影响风气,房子我就收回来,可明白了?”

  老太太忙不迭地点头,随后跟着夏原吉走下高台。

  不多时,房契皆签署完毕。

  一个敲锣打鼓的戏班子前来,一路吹吹打打,将那欢喜得晕头转向的四位妇人,及其家人送至新房。

  行出两里路,便有一处居民区,此乃安居坊。

  有不少人是初次到此,左顾右盼,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

  这里每家皆是独门独院,占地约小半亩。

  庭院之中,有一座两层小楼,还有座一层的房屋,据闻是厨房与柴房。

  众人议论纷纷:

  “哟,这一片居然还有个小园林呢。”

  “还专门打了新的水井。”

  “附近还有个大池塘,这池岸是用石板和水泥修的吧?竟还有台阶与栏杆。”

  “这环境,真是好到了极点!”

  有人笑道:

  “诸位有所不知,栖霞其他坊的地价,已卖到百两银子一亩啦!”

  众多山里的村民,皆是头一回听闻,纷纷急切追问。

  那人笑着说道:

  “有钱的商老爷多得很呐,都想着在此买地建房,往后往来也能便利些。”

  他又感慨道:

  “咱们侯爷着实会赚钱,难怪大家称他为栖霞财神呢……”

  陆知白只售卖土地,其余诸事无需操心,钱财便滚滚而来。

  那些商人还得自行建房。

  不过近来栖霞这边工程众多,泥瓦匠之类的工匠一抓一大把,工钱相较平日略低。

  如此算来,对双方皆有益处。

  但是,陆知白仅少量出售此处的宅基地。

  他断不会大肆操弄土地财政,故意抬高房价。

  毕竟在建国初期的大明,这根本没有现实条件,经济有限,哪会有那么多接盘侠。

  再者,这般祸国殃民的行径还是罢了。

  去赚外国人的钱财,岂不美哉?

  故而还是应当大力发展实业,提升加工制造能力……

  这表彰大会,尚未正式结束,这四户人家,所有人皆在各自院中,等着画师为他们作画留念。

  因为朱橚也很能整活,特意带来几位画师,声称要为他们作画留念。

  邓姑姑则掏出随身携带的绘画本,手持一根碳笔,飞速勾勒起来。

  其画作,为线条画,仅有大致轮廓,却是栩栩如生。

  陆知白望着她速写,忽然觉得把漫画或者连环画搞出来也很不错。

  毕竟,明清的版画技术颇为成熟,就连复杂的套印技术,亦运用娴熟。

  文娱产品,在这传媒稀缺的时代,能操控舆论,此赛道他绝不会放手。

  此事还是交付李猫子去办理为好。

  他的团队,这段时日又撰写了不少各类题材的话本子。

  有些题材,诸如神魔、修仙之类,此前从未出现过,倒是让众多百姓大开眼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