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媒婆兼接生婆说:

  “这买卖谁都会算,嫁妆那么高,嫁出去又成了男家的人,里外里都亏,女孩自然不受待见。”

  另一个媒婆道:

  “可嫁妆要是低了,女人在婆家就没有底气,挺不起腰杆。过日子要是有什么难处,也没法救急……”

  古代的嫁妆,是完全属于女方的一笔钱,婆家没有权利使用。平时都放在箱子最下面,所以又叫压箱底钱。

  陆知白早已考虑妥当,笑道:

  “这些我自然晓得,也拿出了些方案,大家听一听。”

  “第一件事,要把嫁妆和聘礼的标准固定下来,以免攀比。

  家产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暂时就分为两等,平民和富户。娶外地女也是如此。”

  所有婆子听了,都伸长脖子静待下文。陆知白接着说道:

  “这标准,肯定能让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嫁娶。

  但女方没点银钱傍身也不行,所以,凡依照新式规则嫁娶的男女,都能得到一份差事。

  女子可以做些纺织、护理之类的活计,每个月会额外发一笔工钱,一共三年,让她存起来当做嫁妆补贴。”

  众多婆子听了,琢磨一番后,纷纷露出赞同的神色。

  有人小声嘟囔:

  “听说张三的媳妇儿在那饼干作坊里,都当上小组长了,每月工钱可不少呢!

  往常栖霞这边穷得叮当响,想做工都得跑到县里、京城里。如今侯爷愿意就近提供差事,还有啥不满意的?”

  一个叫张桃花的媒婆,笑得脸上开花,快言快语地说道:

  “要真像侯爷说的这样,肯定人人都支持!”

  其他人也跟着应和:

  “嫁娶能少花钱,又能有个营生,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儿!”

  陆知白笑着说:

  “我还没说完呢。”

  接着他又讲了些其他的打算。

  包括建职业女校,进行纺织、医疗护理之类的技能培训。

  不论男女,只要学会一门手艺,就不用担心饿肚子。

  至于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约束,主要针对中上层。

  底层百姓饭都吃不饱了,哪还顾得上那么多破规矩。

  另外,舆论这块阵地,陆知白也没放过。

  他打算让人编花木兰、女驸马之类的戏曲,以后常来唱戏。

  既是娱乐活动,又能慢慢改变社会风气,让大家重视女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那个简短、朗朗上口的口号,更是少不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

  有的婆子听了,连连点头。

  古代媒人要参与嫁娶的全过程,她们媒婆做得好,收入相当可观,十里八乡都有名望,人脉广,在家里也腰杆挺直。

  所以,她们对这话打心眼里赞同。

  接下来,陆知白又讲了一些让她们吃惊不小的规划。

  ……

  散会之后。

  这些婆子就领了陆知白的命令,开始各种宣传。

  其实也简单,聚在一起唠嗑,轻描淡写地就把消息传出去了。

  张桃花来到大槐村的公交牛站。

  这里有个棚子,可以坐人,聚集的人多了,渐渐就成了村级闲聊中心。

  张桃花把陆知白确定了嫁娶标准的事儿一说。

  当场就有许多人拍手叫好,眼睛都亮闪闪的。

  “这么一来,嫁娶能省不少钱,也不用担心有人背后嚼舌根,还能得个差事……”

  一些村民赶紧问道:“这啥时候开始啊?”

  还有个老汉直拍大腿,一脸遗憾地说道:

  “可惜哟,俺前些日子才娶了儿媳妇,这可咋办呢?没赶上啊!”

  周围的人哄笑起来:“和离了,再娶一遍!”

  等大家笑完,张桃花又讲:

  “还有个好消息,咱们侯爷鼓励生育呢。

  要是生了七个活下来的孩子,就能得到‘英雄母亲’的称号!”

  大家一听,都忍不住咋舌。

  “乖乖,要生七个孩子,还都得活着,这可不容易啊。”

  “千辛万苦得了这称号,能有啥好处?”

  张桃花眉毛差点挑飞了,夸张道:

  “好处可多了!侯爷在镇子附近征了田地,要建坊,就跟唐朝长安城里的坊一样,全是民宅。

  要是成了英雄母亲,可以分到那里的房子!那可都是新建的,又大又敞亮。”

  许多人闻言,都羡慕得不行,望向栖霞镇的方向。

  他们现在住的,基本都是祖传的茅草屋。

  漏雨是家常便饭,严重的都摇摇欲坠了。

  有人嘀咕:

  “听说侯爷建了很多东西,新盖的房子肯定也差不了……”

  张桃花满脸堆笑地说:

  “那可不!还有啊,英雄母亲家里孩子多,不好养活。

  侯爷每个月都会发放米粮、布匹、盐啥的,还给安排差事。

  孩子只要到三周岁,不论男女,都能去上学堂,不要学费。还专门给小娃娃设了学堂呢,叫幼儿园!”

  众人听了,个个大为震惊,羡慕得不得了。

  但羡慕不来,只有厉害的女人能得这好处。

  当下,有个中年妇女大声道:

  “俺们村的王婶子,正好有七个孩子呢!今儿个我就把这好消息告诉她。”

  旁边却有个老汉捶胸顿足,一脸悔恨地说:

  “我家老大媳妇本来也生了七个,可有个小的,生病没了……”

  张桃花说:“那就不算咯。没事儿,老大媳妇还年轻,接着生。”

  旁边有人嗤笑道:“真是病死的?怕不是个丫头片子,给扔了!”

  说到这事儿,张桃花赶紧跟大伙说,现在严厉打击弃养、杀婴,可别往狗头铡上伸脖子。

  “以前栖霞就里长管管,县令都不怎么搭理我们。可现在成了广智侯的封地,侯爷上心着呢,在这建了别院!”

  ……

  栖霞的许多村子里,都有类似的谈话。

  像风一般传开了。

  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除了英雄母亲,流传最广的,便是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话自然有人不认同。

  于是,夫妻之间少不了一番理论。

  这乡下,妇女跟男人一样,啥活都得干,可到头来,地位却低得很。

  如今听了这口号,无端多了一股底气。

  还有女儿快到十四岁的人家,也不发愁了,就盼着新的婚嫁标准赶紧推广,好减轻负担。

  过了阵子。

  这个消息,竟然传到了马皇后那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