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的构想,自然有规则作为依托。

  如今朝廷虽实行海禁,然而限的仅是民间贸易,朝贡是允许的。

  所谓朝贡,并非小国单方面的上贡,而是正常的官方贸易往来。

  故而,可以让黄如琢打着朝贡贸易的旗号,率船队返回。

  毕竟,带学者回去,和带贸易船队,去的时间差不多,不多带些人岂不是浪费?

  还能借机增加航海人员的经验。

  赢麻了属于是!

  此次投资规模颇大,陆知白自然要多拉些人入伙,来分担成本与风险。

  而黄如琢给学生讲述着渤泥国的风土人情,不知不觉已至中午饭点。

  于是众人一同在食堂用餐,与学生们吃的一样。

  这伙食,令黄如琢大为震惊。

  这大学不但管饭,膳食竟还如此之好,每个人都能随意挑选多种菜肴。

  近一半的菜品中,皆有肉食。

  唯一的要求是,吃多少打多少,禁止浪费。

  陆知白笑道:“三万贯的经费呢,不抓紧用,可要贬值啦。”

  黄如琢眨了眨眼,满脸的茫然不解。

  朱橚在一旁发笑,随后,眉头一皱,感慨道:

  “这贬值,简直如同春雨一般,待到察觉衣裳湿透时,已经迟了……”

  用过饭后。

  陆知白将黄如琢交予朱橚接待,任由他们去哪里玩。

  而他自己匆匆赶回办公室,写商业计划,组织船队下南洋。

  陆知白也在思索,该如何向老朱陈说此事。

  朱元璋可是大力支持海禁的。

  老朱知晓海外贸易能够带来财富,可一旦允许海上船来船往,就会引得一些倭寇与海盗趁机侵扰沿海。

  他们抢掠一番便逃之夭夭,与蒙古人如出一辙,令人想问候他们祖宗八十代。

  况且,海上环境比起大漠更为恶劣,很难把他们连根铲除。

  即便抵御倭寇取得些许成效,却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往往只是反击战。

  所以老朱索性一刀切,直接施行海禁,严禁片板下海,以防沿海有人与倭寇勾结。

  可在陆知白看来,这一样是治标不治本啊。哪怕官方能贸易,整体也赚不了几个钱。

  弊端远大于益处。

  海禁之害于明朝尚轻,待到清朝,演变为闭关锁国,简直是离大谱,开历史倒车。

  大明、大清,真当自己是在玩万年不变的单机游戏吗?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其他国家会变异!

  迅猛发展之后,携坚船利炮,忽然来袭。

  遭遇降维打击,这片土地,自然只有丧权辱国的结果,黑暗降临……

  这种事,断然不能再次发生!

  然而。

  想要劝说老朱放宽海禁政策,言辞和道理没有多大用,真正有用的还是坚实的经济基础。

  首先要有强大的船队,才能拉起强大的海军力量,直捣倭寇巢穴。

  当大明在东海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倭寇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而想要组建这样的船队与强大水师,说到底了还是资金。

  想要获取资金,就得从各个方面逐渐积攒……

  所以此次下南洋之行,势在必行!

  陆知白下定决心,不管朱元璋对此什么态度,他也绝不会改变初衷。

  下午。

  陆知白返回府邸,见到黄如琢,与他说了些事。

  黄如琢听闻要带贸易船队回去,沉思片刻后,便应承下来,说道:

  “我来时乃是一个小船队,所幸运气还好,未遇海盗。倘若规模庞大,必须配备火炮,否则极易被盯上!”

  陆知白点头说:“你愿意便好,其余事宜我自会协调妥当。”

  此事自然需撰写奏疏,先告知老朱,待其同意之后,再去拉拢其他投资。

  当天,陆知白便将奏疏写就,命人呈递上去。

  料想朱元璋不会立即批复,所以陆知白打算溜去栖霞。

  依照原计划,在寒假来临之前,学生们需前往一趟栖霞。

  栖霞那边的货栈也传来消息,他先前要的一些货物,已准备妥当。

  次日恰逢晴天,陆知白带领学生们前往栖霞。

  黄如琢选择了随他一同前往。

  现在他对陆知白有了更多了解。

  越发感觉此人真是颇为妖异……不,是神异。

  几十辆马车,沿着水泥路朝栖霞进发。

  一路上,一群熊孩子叽叽喳喳,兴奋异常。

  他们发现每次来到栖霞,此地都会有新的变化,且一次比一次繁荣。

  如今,道路两旁的各类店铺,又增添了不少。大冬天的,路上也有不少行人。

  不过,大家尚不清楚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尤其是一辆马车中,满载着笔墨纸砚之类的物品。

  车马行至栖霞山,在进山口附近的招财客栈门前停下。

  这家客栈,自然是陆知白的产业。

  许多学生下车后,左顾右盼,兴奋不已,喧闹声此起彼伏。

  陆知白高声喊道:

  “全体集合!”

  虽说许久未曾听到这般号令,但学生们依旧迅速做出反应。

  依照之前军训时养成的习惯,迅速排列整齐。

  尽管他们背着行囊,略显杂乱,却依旧令黄如琢以及旁边的路人惊叹不已。

  这些学生竟如此听话,犹如士兵一般!

  陆知白令他们立正、稍息,而后开始点名,报数。

  点完名,一百三十个熊孩子,一个不少。

  如今正缺人手,顾家的两个庶子,顾华与顾秀连,因一个月来表现不错,已然转正。

  陆知白神色严肃,宣告道:

  “今日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要交给诸位。

  此事关乎栖霞未来的发展,乃是千仞高楼的基石、万里江河的源头,诸位能否担当此重任?”

  众多学生双目闪闪发亮。

  这般年纪,正是争强好胜、不甘服输之时,他们齐声高呼:“我能!”

  陆知白掏耳朵道:

  “声音太小,我听不见。”

  于是众学生齐声高喊:

  “能!”

  士气也跟着高涨。

  就连平日里懒散的陆贤等人,此刻也是双目微亮,流露出好奇之色。

  陆知白接着说道:

  “此次任务简而言之,便是上山下乡,详细统计我封地范围内的所有人口,并发放年货。”

  有些学生听闻竟是这般任务,不禁微微张大嘴巴,满心疑惑。

  这怎会是万里江河源头之类的大事?太过平淡无奇了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