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拿起先前陆知白的奏疏,看着自己的批复。

  斟酌片刻,终是叹了口气,道:

  “罢了,就让他们过个饱年吧……”

  于是。

  米照给,工钱也照发!

  朱元璋心中却在想,这驸马老是向自己描述海外如何美好、有多少财富。

  比如那近在咫尺的倭国,竟是有金山银山。

  起初他本不信的,架不住时间一长,听得多了,难免心生美好幻想,不自觉地有了期待……

  今天破财啦,朱元璋越想越觉得难以平静。

  于是又拿出一张长条纸,写了个条子道:

  “你个小兔崽子,最好莫要骗咱,倭国要是没有金山银山,仔细咱打烂你的屁股!”

  随后又遣人,把这个条子传给陆知白。

  至于今日的花销,便从将来的收益中扣除吧!

  如此一来,渐渐的,倒也不觉得心疼了……

  ……

  公主府。

  宫人过来传朱元璋的手谕。

  府中许多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因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陆知白也有些好奇,神色严肃,郑重的接过那纸条。

  然后。

  打开一看。

  他怔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来。

  众人见状,虽没有那么紧张,但更加好奇了。

  陆知白将条子递给朱长乐,她看过之后,也是忍不住轻笑出声。

  既然没啥事,夫妻二人随后就回了自己院中。

  朱长乐道:“此事你自是没骗父皇,不用担心挨板子。”

  因为是最亲密的人,陆知白常常会向她讲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所以现在,朱长乐也晓得,这星球里面有一个个岩石板块,它们在不断运动,有些碰撞的地方会抬起,便成为了山或高原。

  而金矿石沉重,往往是在地底深处,但随着板块运动,就会被拱上来。

  所以。

  既然倭国多山,而且有火山,那么自然也可能有金山。

  陆知白笑道:“不错,但没有船,还是过不去。若是明年开始造船,现在也得筹备着了……”

  既然如此,他准备再写一份奏疏,谈一下造大海船的事宜。

  朱元璋虽然一刀切的施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但主要是针对民间走私贸易。

  官方,尤其是南方的军队,却不可能没有海船。

  没船怎么剿海盗和倭寇呢?

  怎么从海上漕运呢?

  洪武年间,江苏和广东等地,都是奉命造过大海船的。

  现在要造海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

  经验丰富的船工!

  决定朱元璋命运的鄱阳湖大战,是在1363年,现在是1379年,还不到二十年。

  当时给两方造船的那一大批工匠,应该还有不少仍健在,而且被编入了水师中。

  所以,现在的大明水师,无论装备还是人才,其实都很强,世界一流水平。

  完全有大航海的基础条件!

  当天。

  又有宫人,送来了朱元璋的赏赐。

  虽说陆知白早就习惯了这各种各样的赏赐,也不像古人那样对赐衣很看重。

  但在宫人面前,他还是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感谢洪恩浩荡……

  第二天。

  陆知白去了一趟工部。

  得知朱元璋应允了给工匠的酬劳,他不禁露出微笑,心情大好。

  虽说绝大多数工匠没甚聪明头脑,只会机械的做工。

  但他们也是人呐,凭啥要白白的为朝廷做牛马?

  而余文昇这官场老江湖,虽身在工部,却也通晓人情世故。

  何况,这一回是沾了陆知白的光,他竟也得到了赐衣,可以当传家宝呢。

  所以,在发放工钱和米粮之时,余文昇特意命人告知工匠们,此乃广智侯与工部尚书恳请给付工钱,陛下又开了洪恩给米。

  于是,那些工匠一通千恩万谢。

  此前两个月,他们任务紧迫,工作极辛苦,全靠着工钱支撑斗志,可心里终归不踏实。

  现今,结了任务,也拿到工钱,感觉如同做梦一般。

  而那沉甸甸的米粮,则提醒着他们,这并非梦境。

  许多人甚至激动又委屈,抹起了眼泪。

  他们做工匠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享受这等优厚待遇。

  有人说道:

  “广智侯啊,听闻他对工匠极为友善,大力推崇工匠之学。可惜我没那能耐,进不了研究所……”

  众多工匠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心中对陆知白那神秘的研究所,充满景仰与羡慕。

  那里的人,好像已经慢慢的脱离工匠身份了。

  ……

  这天上午。

  竟有一位出乎意料之人,来到公主府,求见陆知白。

  乃是太子的老师宋濂。

  宋濂因儿子、孙子被卷入胡惟庸案中,原本应被无情地连坐处死。

  幸而太子与陆知白等人仗义求情,朱元璋这才改了主意。

  宋濂满含感激,诚挚说道:

  “老朽昨日抵京,面谒陛下谢恩,亦见了太子殿下,听闻侯爷曾为我求情,此等大恩大德,老朽铭记肺腑,没齿难忘。”

  陆知白微微一笑,神色温和,说道: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怎敢劳烦宋先生亲自前来。”

  宋濂对他极为客气,礼数周全到极致,不仅举止恭谨,还备下了精心挑选的些许礼物。

  其后又滔滔不绝地说了诸多感谢之语。

  末了,不禁感慨万千道:“若非侯爷等人相助,老朽哪有这等机会,为陛下重修四书五经?”

  陆知白见到他时,心中其实早有猜测。

  果不其然。

  朱元璋决意将释经权牢牢掌控于手中!

  这倒是利好标点符号啊。

  陆知白遂展颜笑道:

  “此乃重任一桩,足见陛下对先生的深切信任,先生务必要精心修书,切不可误解陛下之意。”

  宋濂闻听此言,神色微微一变,目光中流露一丝谨慎。

  他沉思片刻,恳切地对陆知白言:

  “实不相瞒,老朽今日前来,正是专程请教驸马,那些标点的种种用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