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内。

  京城中。

  处处皆在热议《让皇帝改名四次的书》,以及其中的内容。

  这里的一些东西,已经成了某些人装逼的利器。

  逢人就要问。

  比如,李兄,你晓得为啥下雨后会有彩虹吗?秋天叶子为什么会黄?

  说不出答案的人,不免有些尴尬。

  又看不惯别人炫耀的样子。

  大家常常会争论起来。

  就这样。

  越吵吵,这书知名度越高。

  黑红也是红啊~

  只不过。

  对于陆知白来说。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目的是推广标点符号,科普倒是顺带。

  能在一些人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那最好。没有的话也不强求。

  毕竟,时代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摆在这里啊。

  ……

  几天过去。

  一切都很平静。

  顾礼死亡的事,就那么算了。

  并没有人调查。

  大家默认是突发急病。

  而陆知白印刷出的新书,虽引起了一些读书人的震动。

  但这次,竟然没有人弹劾他!

  因为,朱元璋要重修四书五经的事,已传了出去。

  这是真正严肃的事,不再是以往的小打小闹。

  这些人,还在观望形势,没有想好怎么办呢。

  陆知白的话本子,倒是又发行了四话。

  一开始售卖,就卖爆了,比第一册的销量还要好。

  这一册,依然延续了之前的风格——

  小仙童虽然没有错,但果然还是被贬下凡了!

  需要改进技术,造福众生,以积攒功德,重返仙庭……

  反正老朱不管陆知白怎么写了,只要不抹黑皇室,别太离谱就行。

  但陆知白也没有太过直白,写的凡间,是一个架空的国家,和大明不一样。

  可这也不影响民众自己脑补。

  李猫子等人不过是写话本子的,懂个什么《仙童历劫记》啊?

  哪有读者懂得多啊?!

  ……

  但是。

  话本,只是一个前置手段。

  陆知白老早就叫人寻访民间的戏班子。

  经过考察,选定了一个“路家班”,共有二十三人。

  虽说也是民间野班子,但整体风貌不错,纪律还算严明,大部分演员能吃苦、爱学习。

  班主乃是一双兄弟,大哥叫路子宽,小弟叫路子野。

  陆知白第一次得知两人的名字,就乐得不行。

  现在,这兄弟俩搭上了驸马,路子当真又宽又野。

  好不容易得到这大好的机会。

  路家兄弟两个,对陆知白是俯首帖耳,千依百顺。

  没办法。

  驸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

  只是叫他们排练小仙童的戏罢了。

  他们自然是拼尽全力,先搞剧本,再勤奋排练。

  就盼着能早日演出,好打响自家班子的名声,也不辜负驸马的期望了。

  ……

  九月十五。

  望日到啦。

  一月两次的大朝会。

  陆知白哈欠连天的来上朝。

  他倒是有些期待。

  今天,有没有人弹劾他呀?

  然而,那些怂比大臣,最多只是看他几眼,便好似当他不存在。

  自然也没人弹劾他了。

  大家好像一下子正经起来,谈论的都是些国家和地方的大事。

  陆知白站在队伍里,脑袋微垂,眯着眼打盹呢。

  突然。

  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

  大家忽然都噤了声。

  陆知白睁开眼睛,抬头一看。

  只见朱元璋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起来。

  陆知白忍不住稍作回想,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哦,好像是有一个小官,提起了占城国王派使节前来朝贡的事。

  好吧,接下来就要见证历史了!

  果然。

  朱元璋,声如雷霆,怒声质问:

  “胡惟庸、汪广洋,你们好大的胆子啊!”

  “占城国王遣使来进贡,此事已有半个月了,为何朕才知晓?!”

  “中书省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声如洪钟,怒拍龙椅。

  群臣顿时都一片寂然,生怕被牵连到。

  胡惟庸与汪广洋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慌。

  胡惟庸身为丞相,忙是率先出列,试图推卸责任:

  “陛下息怒,此事臣实不知啊。定是礼部办事不力,未及时上报。”

  礼部尚书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急忙出列,愤怒地反驳道:

  “胡丞相,你休要血口喷人!礼部早已将此事上报中书省,且有详细的记录为证,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流程办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分明是你中书省失职,如今却要将罪责推到礼部头上!”

  胡惟庸脸色微变,却仍不死心地说道:

  “陛下,或许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导致消息未能及时传达。臣一直兢兢业业,此事绝非臣之过啊。”

  礼部尚书怒目而视,大声说道:

  “胡丞相,你莫要再狡辩。若不是你中书省压下此事,陛下怎会半月后才知晓?你这是欺君之罪!”

  胡惟庸恼羞成怒,指着礼部尚书说道:

  “你休要胡言乱语!中书省每日处理诸多事务,难免有疏漏之处。

  你礼部也难辞其咎,若你能多派人催促,此事也不至于如此……”

  这时,汪广洋也小心翼翼地出列,轻声说道:

  “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不如派人彻查此事,以还众人清白。”

  朱元璋怒目圆睁,猛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道:

  “查什么查?就是你们玩忽职守!你们一个个翅膀硬了,都不把朕放眼里了,啊?”

  一时间,众臣皆噤若寒蝉,不知这场风波将如何收场。

  不同于陆知白的话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次,胡惟庸可是真的犯错了。

  而朱元璋,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借着朝会,有诸多观众,好一番痛骂,把胡惟庸骂得狗血淋头……

  胡惟庸一开始还把责任推卸给礼部。

  然后朱元璋连礼部一起骂。

  骂得一群人大气都不敢出。

  胡惟庸私底下耀武扬威的,这会儿也只能跟狗一样,跪下认错。

  最后不仅要妥善处理此事,还被罚了三年的俸禄。

  陆知白在下面,简直是叹为观止。

  老朱都已经五十出头了,还这么能叫唤,真是精力充沛!

  如果配一个大喇叭,战斗力还能翻好几倍。

  他心心念念的大喇叭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