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逗朱雄英玩了一会儿,约好了下次再来看这个大侄子。

  实际上。

  既然得到了这么大一个铅锌矿,陆知白倒是有改进活字印刷术的打算!

  到时候,就把他在皇孙这里讲的知识印刷成册,加以推广。

  也不知道效果会如何,先做了再说吧。

  ……

  陆知白回到家中,又催了催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的进度。

  现在已经有了几十套新机器,已经在纺织作坊里用上了。

  到今天,已经有新式的布料产生了。

  虽然,厚度不如他上次用来做背包的特制布料,但结实程度却丝毫不逊。

  陆知白又亲自画图纸,指挥裁缝,制作出新款式的衣服。

  一连试验了好几套,总算像模像样了。

  接下来的几日。

  “驸马的荒山变矿山”、“矿山可以免费采挖”的消息。

  简直相映成趣,以惊人的速度传向大江南北。

  这倒是让许多商人都动了心思,准备来试一试。

  反正挖矿不要钱嘛,不挖白不挖。

  他们自己承担运输和人工就可以了。

  说不定还能挖到黄金和白银呢。

  一时间。

  栖霞周边各个渡口,人流、客流猛增。

  连带着路边的茶寮、车夫,生意都好了起来。

  作为项目发起人的陆知白,更是不必说……

  有几个大商人,想要参与矿山的开发。

  已是陆续地和陆知白签了合同。

  这次的项目,投资不算多。

  毕竟是在古代,并没有那些昂贵的采矿设备,反倒是劳动力比较重要。

  主要盈利方向,是矿物冶炼与深加工。

  陆知白依旧是技术入股。

  驸马,掌握核心科技!

  不管怎么说,合同一签,粮食、布匹还有宝钞,都会陆续到位。

  矿区的开发,也会慢慢开始。

  但陆知白还有额外的想法——

  栖霞那边,属于丘陵山地地形,交通非常不便。

  就算有渡口,规模也不大。

  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水运。

  如果想要吸引来更多的人、提高生产效率,修路是必须的。

  而且,那里刚好有大量的石头,以及其他矿物,用来修水泥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

  陆知白派了以杨管事为首的一个小队,前往栖霞。

  任务很重。

  既要负责免费挖矿的种种事宜。

  又要选定地点,配合着那几个投资商,搭建冶炼作坊。

  此外,还要大量的建房子,留作商铺,或是客栈、宿舍等。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在渡口设立功德箱,用来接收社会捐赠,积累修建水泥路的资金。

  这水泥路的成本,比官道要高多了。

  几十里路,要花费不少银钱。

  陆知白现在还没阔到可以随便修路。

  就算阔,也不是这么花的。

  凭啥呢?

  所以,大家一起出钱出力,成果共享。

  ……

  又是几天过去。

  几百架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统统到位,给纺织作坊都安排上了。

  人手也充足,昼夜轮班。

  库房里,新品种的棉布、麻布堆积如山。

  每天都会被运到裁缝作坊里,变成新款式的衣服——被驸马称之为工装衣。

  对了,还有一些配套的劳保手套。

  囤了一些新衣之后,陆知白就亲自带着这批货物,前往栖霞。

  毕竟是他自己的矿山,好歹得去看一看。

  万事开头难,他得亲自理顺。

  到了那边。

  栖霞渡口几百米内,众人踩出的小道旁边,已经建起了一座木质的两层小楼。

  这是百货楼的分楼。

  只是时间仓促,做不了那么精细,却也依然崭新光洁。

  比渡口这里风吹雨打的老旧建筑,漂亮多了。

  杨管事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展。

  其他的一些小产业,比如茶寮、食肆、车马行等,也都在建设中。

  最基础的茅草客栈,也搭了起来。

  现在在建一些木头的。

  只是,需要进哪些货物,陆知白没有告诉他。

  杨管事便道:“驸马,这里荒山野岭的,什么都缺。

  我先让人送了些米面粮油过来,毕竟人不能不吃饭。”

  陆知白点头道:

  “你做得很好。不过,往后这边除了粮食,主要卖采矿的工具,还有新品的衣服。”

  杨管事点头:

  “既然如此,就拨几间茅屋做铁匠铺,再调几个铁匠过来……还要离矿区近一些。”

  陆知白笑道:

  “都行,其他的商品你看着办。反正,我主要想推广这工装衣。”

  他兴致勃勃地让杨管事先看看。

  杨管事查看一番,摸摸手感,点头道:

  “这布料倒是结实耐磨。”

  但他没有说更多。

  这么粗糙的质感,一看就是身份低下的人才会穿。

  关键是,驸马也不是很在乎的样子。

  这布都是原色的,根本没染色,上面只是印了自家的熊猫商标……

  但想想也是。

  穿这些衣服的人是要干活的。

  什么色都无所谓,反正最后都会变成黑色。

  陆知白说道:

  “至于价格,要贵一些,一套要二百文左右。”

  本来商品的价格,就跟质量有关系。

  普通的麻布夏衣,一套大约是三四十文。

  棉布的,自然会贵许多,起码翻个倍。

  而这种新式布料,需要更多的棉花,厚度都可以做秋衣了,自然更贵。

  杨管事知道自家的东西质量好,但是有些担忧道:

  “这里的矿工赚些辛苦钱,未必舍得买这么贵的衣服。”

  陆知白胸有成竹的笑道:“这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最开始,肯定是没有什么市场。

  慢慢的,大家就会发现这结实布料的好处……

  ……

  陆知白带着人手,继续巡视自己这偌大的产业。

  栖霞矿区,此时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修建水泥路了。

  工人们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推车的工人,搅拌的,扛大包的……

  一些人,脸上还戴着口罩——这也是东家发放的。

  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中,吆喝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繁忙景象。

  陆知白到的时候,树荫底下,已经有了几位作坊主和小商人。

  他们是听闻“水泥”这种新奇的建筑材料。

  听说使用方便,强度也不错,便兴致勃勃地赶来购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最新章节,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