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

  要是现在的高育良放手不管,那一切都得乱套,沙瑞金想把这艘船开到哪里就开到哪里了。

  高育良做事一向随意,但有些事他绝不会放手。

  比如现在,这种关系到无数人后半辈子的大事,谁也不敢大意。

  所以他心里特别纠结。

  祁同伟看他这样,就试着安慰:“老师,您不是说过嘛,人活一辈子,有些事明知道做不到也得去做。

  这算什么呀,老刘胆小,但您是有担当的。

  沙瑞金方向错了,您帮他纠正过来不就好了,多简单的事。”

  高育良一听这话,不由得狠狠瞪了祁同伟一眼。

  这说的哪门子正经话呢?读书时候课堂上讲的东西,跟现在能比吗?简直是天差地别。

  在课堂上对着学生讲讲大道理还行,现在再这么讲,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那我倒要问问你,这摊子事你打算怎么解决?”高育良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生硬。

  这时候的高育良可不含糊,直接就把难题甩给了祁同伟。

  因为他心里清楚,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摆平沙瑞金这事。

  至于别的,他压根儿顾不上。

  他自己倒不担心什么,毕竟岁数大了,干完这票就退休,别的事一概不操心。

  但他对祁同伟那是相当在意,这可是他唯一的牵挂。

  要是他和沙瑞金真撕破了脸,那他们下面的人的晋升机会可就要泡汤了。

  这种事绝对不能让它发生,毕竟他们俩在汉东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这种坏榜样绝对不能带。

  在国内,一旦有了这样的污点,再往上升可就难了。

  现在祁同伟可是高育良最大的指望,他的前途可比老师自己光明多了。

  祁同伟跟老师可不一样,他是从基层一步步摸爬滚打上来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在领导眼里,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最好的资历。

  作为老师,高育良可不想成为祁同伟的累赘,所以他现在特别焦虑。

  祁同伟那看似开玩笑的话,让高育良心里很不爽,他也想知道祁同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现在,祁同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才是关键,别的都次要。

  在高育良眼里,祁同伟那就是最重要的。

  他知道祁同伟现在正跟沙瑞金在一线较劲,这一切的根子还是在李国务那儿。

  李国务想升官发财,可却要以牺牲国内经济发展为代价,这明摆着的事。

  说到底,现在的沙瑞金不过是李国务手里的一颗棋子,所有的事情都只是他的工具。

  祁同伟听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老师,您也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儿。

  真正的重点不在沙瑞金,而在李国务。

  汉东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京城。

  这事的本质从头到尾都没变。

  咱们要做的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抓住这个机会,让汉东更进一步。

  但从根本上来讲,这也只是个陪衬,更多的还得看京城那边的风向。

  咱们的作用,也就是拖拖时间。”

  祁同伟的话一针见血,高育良听了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就他对祁同伟的了解,现在的祁同伟在政治眼光和觉悟上,已经不输给自己了。

  可高育良很快就意识到,祁同伟只是看到了问题,却没给出解决的办法。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他需要的是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光说不练的嘴把式。

  意识到了这一点,高育良突然警觉起来,一脸严肃地问道:“我的意思是说,这事该怎么妥善处理?是处理,别跟我绕弯子。”

  高育良满心期盼,他渴望祁同伟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应。

  祁同伟深知高育良的期望,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琢磨当前的难题。

  他所做的种种尝试,无非是为了拖延时间,让高育良的行动看起来更加合理……

  但说实话,这些都是些表面功夫,没法从根本上改变大局。

  不论是市场环境还是政治环境,都需要一股力量来推动,只是这代价得尽量控制。

  这正是高育良和祁同伟师徒俩的共同目标。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京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京城有这个能力。

  “老师,问题的关键在北京,解决的办法也得从北京找。

  咱们能做的,就是维持好秩序。

  房产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内也需要这样的调整。”

  祁同伟的话让高育良连连赞同,思路清晰、判断沉稳,这种能力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五十多岁的祁同伟看得透彻,高育良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可紧接着,高育良的一句话却让祁同伟愣住了。

  “如果没人能阻止李国务呢?”

  这话直击要害。

  确实,如果没人出面,那可就麻烦了。

  这可不是小事,跟以前的情况完全不能比。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状况,而是一个严峻的局面。

  李国务是什么人?那可是真正的高层,普通人根本动不了他。

  指望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对抗他,那简直是太少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玩命的。

  那些有能力出手的人,个个都不是善茬。

  他们冒的风险,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事说白了,就是一场赌博,赌有没有人敢这么做。

  虽然大家都没明说,但事实就是这样。

  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赌博上,既可笑又无奈。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胆量和本事。

  说到底,如果没人站出来,高育良会怎么办,祁同伟此刻也开始犯嘀咕了。

  毕竟这事太危险,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抉择。

  高育良的话让祁同伟心里一紧。

  如果没人敢站出来,那自己的政治生涯可就完了,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李达康要是成功了,那可不是小事,而是要登顶了。

  祁同伟心里清楚,自己就算有再多的脑袋,也扛不住。

  祁同伟的脸色阴沉下来,“老师,您这么说,意思就是没人敢出头了。

  那我们的路就走到头了。

  现在什么都挡不住事情的发生,上面没动静,说明高层的决定已经下来了。

  既然上面选了李达康的路子,我们再怎么挣扎也没用。

  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想法不一样。

  上面的计划早就定好了,什么都安排妥当,我们只能接受。

  也许到最后,我还是得走人。

  赵立春那事我以为就这么算了,结果却没事人一样。

  那时候我还想好好干点事业,现在看来,这都是白日做梦。

  说起来真是可笑,想干事的时候却没门路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祁同伟说话的时候,满脸都是无奈和沮丧。

  在这个层次,很多事情真的是无能为力。

  这种困境,谁也躲不开,也逃避不了。

  这时候他应该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走人,没别的办法。

  听起来有点丢人,但真要留在这里,等待他的只有无尽的羞辱。

  这种未来,他可不想要,也不愿意坚持。

  祁同伟的话听起来有点悲观,但这也是现在的真实情况。

  他说的话,某种程度上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毕竟这不是儿戏,很多事情明知道结果,大家还是得选这条路,这是人的本性,也是最直接的选择。

  所以祁同伟的选择也不例外,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祁同伟心里现在就想着一个字:失望。

  毕竟现在的情况明摆着,谁都能看出来。

  这事说白了,就像是提前收税,上面却看不见。

  对祁同伟来说,又能怎么办呢?这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大事。

  想到这儿,祁同伟觉得特别无助。

  就在这时,坐在对面的高育良突然问了一句:“不甘心吧?”

  祁同伟听到后,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确实不甘心。

  要知道,他现在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别的都不重要了。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汉东,为了汉东的几亿老百姓。

  他就算再活一次,就算这次危机过了,剩下的也只有对汉东、对老百姓的真感情。

  他知道任何事都有代价,但这些代价不应该是牺牲鲜活的生命。

  这是底线,其他一切都得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但在体制里,问题太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想法根本不一样。

  这种事祁同伟改变不了,高育良也一样。

  要是上面没人阻止,或者都在旁边看热闹,那祁同伟就真的完了。

  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除了拖延,没别的办法。

  不甘心是肯定的,以前他可能早就豁出去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顾虑太多,舍不得的东西也太多。

  这些都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祁同伟叹了口气,对高育良说:“老师,谁又能心甘情愿呢?”

  “如果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我肯定没意见。

  能给家乡带来好处,那是我的荣耀。”

  但这个房地产的试点,明摆着就是为了捞钱。

  而且一捞就是一辈子,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别的不说,光看看治安问题就知道了。

  现在大家伙都在忙着挣钱,这点咱们不得不承认。

  但往后呢?十年、二十年之后呢?

  这些事都可能变成历史的遗憾。

  就像小鬼子消失的那二十年,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所谓的繁华,其实都是虚的。

  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把这些事情控制在手里。

  就这么回事,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治不了根儿。

  我知道上头有人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祁同伟:力挺钟小艾,她一胎三宝,祁同伟:力挺钟小艾,她一胎三宝最新章节,祁同伟:力挺钟小艾,她一胎三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