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三法司会审·萧倩儿(一)……

  照理说萧倩儿身为女子有没婚配,进大理寺正堂应当避嫌,要么戴幂篱,要么用屏风隔断可是堂上众人都知道萧倩儿身份特殊,半个户部的账目都在她心中,她出入尚书省那是家常便饭,此时再来讲什么法理避嫌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萧倩儿上来之后先是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李禅,嘴角划过一丝微笑,又看了看裴耀卿,刚想说什么,就看见裴济正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萧倩儿下意识的站得规矩了一些,向各人一一见礼。

  她虽无官身,又是女儿,可是谁都知道她实则是半个户部尚书,所以人人都回了半礼以示敬重。

  严厉之咳嗽了一声道:“这次诸臣劾吴王李禅诸条款,前事皆有回应,惟一条甚为关键,李禅私调宗正寺账目,核查出来的究竟是何内容,有何隐秘。这一点若不能释疑,则李禅诸般行为难以自洽。因为户部诸多郎官身涉其中,故而今日特意叫萧小姐前来。裴相,您这边可有什么要说的?”

  本来见礼之后就可以直接审理,但因为裴济已经醒了,三法司的三位官员问话之前自然也要征询一下裴济的意见:别说他现在是代表着皇帝过来听审,就算裴济只是路过转进来看看,也没人就敢轻忽了他。

  面对严厉之的询问,裴济也没客气,严厉之当年中进士的时候裴济是知贡举,说起来严厉之也算他的门生:“我没什么话要说。不过萧家丫头在外面等半宿了,给她也搬个座位过来吧。”

  “一切依裴相公吩咐。”这种要求汪直和冯谏自然不会不给裴济面子。

  待萧倩儿坐定之后三人就开始正常问案,不过因为裴济醒着,加上之前的事情,这回问案自然是显得中正平和许多。虽然冯谏还是满心想要将李禅入罪,可是相比较刑部和大理寺,他这个御史中丞实在是官职卑小,另外两人都不配合的情况下,他也很难有所作为。

  冯谏:“所以是吴王殿下私下请萧小姐寻了户部的官员去帮他查账?”

  萧倩儿:“正是。”

  冯谏:“是在丰财坊的一处宅院?”

  萧倩儿点头:“没错。”

  冯谏忍不住皱眉道:“萧大小姐,你私自抽调户部官员外出查账恐怕与制不合。况且适才你说吴王为了请这些官员帮忙还出了粮食作为报酬。官员当值期间不事公务,反务私利,我明日定要弹劾户部!”

  萧倩儿看了冯谏一眼,慢条斯理道:“小女子不是官员,只是恰好认得户部的官员。帮忙查账的事情也不过是帮吴王殿下做一个中人,什么违制犯律实在是担待不起。至于说这些官员过来帮忙,那也是在公务之余。前段时间俸粮紧张,为了节省工餐,所以各衙署次官以下的官吏都是一日一休。这些官员并没有在公务时间谋私利,冯大人可不要指黑为白。”

  “你!”冯谏给萧倩儿气得口鼻生烟。

  只是一个中人?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你萧倩儿就是户部的影子尚书?你不点头这些人能去?偏生这些话冯谏还就说不出口,毕竟这件事情在本朝算是异数,朝野虽然大多默认,可是绝不可能宣之于口:做事也就做了,要真是细探究起来,朝廷岂不是要给萧倩儿授外朝官?这怎么使得?!

  可要他就这么咽下这口气,冯谏又实在做不到,哼了一声:“萧大小姐此言只怕是不尽不实吧?你在户部这么多年,主理账目,哪里只是恰巧认识、做个中人这么简单?”

  萧倩儿瘪着嘴,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冯大人,其实呢,此事所有人都知道,可是名不正言不顺,我就算再清楚,可毕竟不是户部的官员。再如何说,我也就是过去帮帮忙,做个中人,仅止于此。”

  冯谏怒道:“萧大小姐这般说话,难道不怕……”

  “怕什么?”萧倩儿杏眼一瞪,“我一个女流,又不是官身。难不成御史台连百姓也要管了?”

  冯谏久坐兰台,哪有官员敢和他这么说话,何况萧倩儿只是一介女流,他脾气上头,呵斥道:“你道我不敢么?!”

  冯谏的声音越来越大,深夜听来直震的众人头皮发麻。

  萧倩儿丝毫不惧,反唇相讥:“中丞若要弹劾,就请随便,若能把我爹参倒了,我也落得轻省!”

  “好了好了,这里是三法司的正堂,又不是市井里坊,难不成是比谁声音高就谁有道理么?”听到萧倩儿闹脾气严厉之赶紧出来圆场。

  萧倩儿对于大夏朝廷的重要程度,可比一般的男子要紧的多,要真是撂了挑子,户部那边起码得抓瞎半年,更不用说后面还有多少烂账再也理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萧倩儿是比冯谏更加重要的存在。

  一听苗头不对严厉之赶紧出来劝住二人,温声对萧倩儿道:“萧小姐莫恼,请问这宗正寺的账目都查出了什么内容呢?”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萧倩儿示威性的瞪了冯谏一眼,这才道,“原本宗正寺的账目不过就是宗室戚里的籍册产业,还有就是僧道等出家之人的度牒,寺庙道馆的田产这些,简单得很,不过就是登记而已,并没什么需要记账的事情。后来永昌十一年西北大征,朝廷缺钱,裴相公就建议可以卖度牒筹集钱粮,这才有了贩卖度牒换钱的事情。”

  萧倩儿看向裴济。

  裴济点头:“嗯,确是如此。”

  萧倩儿继续说:“当时宗正寺卖一份度牒是缗钱一百五十贯,后来危机度过,宗正寺却留下了成例,每岁都会有一部分度牒拿来售卖以补贴用度不足。因为都是日常用度,所以每年售卖的度牒都是有一定之规的,多不过百张。不过物以稀为贵,真正需要购买度牒的多是豪门富户,度牒的价格逐年走高,到永昌十九年,外面一张度牒往往可卖得一千贯以上!若在坊间转手多至数千上万也是有的。”

  这个数字一说出来堂上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禅也瞪大了眼睛:什么?一千贯一张!

  而且她说什么?还有卖到上万贯的?!官居一品的年俸也才五百贯罢了!没想到宗正寺这个清水衙门居然能有这么多油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青山不墨:开局成为女尚书,青山不墨:开局成为女尚书最新章节,青山不墨:开局成为女尚书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