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明月 第179章 粮价猛涨,严惩奸商

小说:清泉明月 作者:安洪 更新时间:2025-04-11 03:23:46 源网站:宝书网
  孙博文见刘绪用心情大好,忍不住问道:“东翁有何喜事?”

  “哈哈,待他进来你便知道了。咱们先说说周运乾的事。这个人你再去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拉拢一下。只要他不给我捣乱便成。”

  孙博文大感奇怪,眼看马上要有客人要进来。

  刘绪用这个时候还要接着谈,如何拉拢周运乾的事儿。

  难道,来人是刘绪用信得过的人。

  “嗯!好,我知道怎么做了。不过,东翁,要使得周主薄不来添乱容易。我担心的是,他寻人拿到粮仓的账目。若是这样的话,按差运转司那边和御史谭大人这边咱们难办!”

  说到粮仓账册的问题,刘绪用也头痛起来。

  关于粮食他本来就没贪多少。

  衡州府平常仓的粮食原本在他上任之时便有亏空五千余石粮。

  如今,粮仓中所剩的实际数目和账面剩余数目的差距增加到一万两千石。

  这么大的一口锅,要他一个人来背。

  想都别想,底下那些胥吏,他们必须要拿几个人来背锅。

  刘绪用沉吟起来。

  “哒哒哒”

  敲门的声音打断了刘绪用的思路。

  “进来!”

  刘绪用回过神来。

  “学生拜见知府大人。”

  “学生见过孙先生。学生实在是有急事,方此时急匆匆来见府台大人。”

  谢江南给刘绪用和孙博文行礼,赔罪。

  “哈哈,无妨!润文此时来见我,有什么急事,但说无妨。”

  刘绪用调整一下情绪,表面热情的询问谢江南。

  谢江南微微恭身说道:“大人,州府的粮价今日已经涨到两百四十文一斤了。”

  “外边有人在传,说是府库中没有存粮,所以,府衙粮库每日只开放两个时辰平价卖粮。而且,用于赈济灾民的粮食也从每日一百八十石,减少到一日九十石。”

  谢江南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刘绪用的神情。

  “啪!”

  “一群混蛋,竟然敢造知府衙门的谣!”

  刘绪用非常气愤,他一巴掌拍在身边的桌子上大声呵斥道。

  孙博文心里暗暗叫苦,若他所料不错,此事造谣的主事人必定是那几个知道府衙粮库实情的人之一。

  若是如此,事情就容易排除了。

  “大人稍安勿躁!”

  孙博文见刘绪用的气愤神态不似装出来的,心道,刘绪用终究是害怕了。

  “此事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孙博文安慰道。

  “只要咱们再用一次假粮入城的把戏。必定能把当前高昂的粮价打下来。只要,三日之内粮价被压回一百文一斤的价格,咱们就有时间把事情平了。”

  孙博文思路很清晰,他脑子里有点子。就看刘绪用采纳不采纳了。

  “大人!”谢江南此时拱手行礼道:“其实,不用假粮进城。咱们用真粮进城便是。”

  “哦!”

  刘绪用惊喜的说道:“何来真粮!”

  谢江南道:“学生,前几日通知了永兴县的族人,他们联合了永兴县四大商家,目前已经集结了十二船的粮食,从永兴县码头出发。只是,目前还差一道同关文书,若是通关文书在的话,最迟明日天黑之前,粮船便能停靠衡州府码头。”

  孙博文大喜,问道:“润文,你说的十二船粮食,是每船两百石装运的吗?”

  听到谢江南的话,刘绪用心中大定。

  有了这十二船粮食做引子,他便可以再用一次假盐进城的把戏

  把衡州府的粮商分化开来,让他们那些势力小的粮商,降低粮价售粮,如此一来便可以增加市面上粮食的供应量。

  “这……船上没有装够两百石,每艘船只装了一百六十石!”

  谢江南回道。

  “一百六十石吗?那也可以了。东翁,我们不如这样……”

  孙博文走近了,在刘绪用身边低声说起来。

  半刻钟之后,孙博文才把自己的策略讲明白。

  谢江南听完,直呼孙博文狡诈。

  六月十三日下午,衡州府衙粮仓忽然停止平价售粮。

  只开放十三口粮赈济点,继续投放粮食。

  待得六月十四日,开市后粮食价格快速上涨。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此时市面上粮食的供应量却同时快速增加。

  到了下午申时初,有人统计了今日粮食交易的数量。

  大半天时间里,市面上的粮食交易量,是前面五天的总和。

  申时三刻,有人在传言,府衙粮库还有两万多石粮食没有出库。

  听到这些消息的大商人个个都嗤之以鼻。

  府衙粮库若真还有这么多粮食,前几日,他们为何不敢正常提供粮食流通的数量,每日都压着一百五十石的数平价卖粮。

  很多粮商根本就不信这些谣言。

  他们依旧保持高价格售卖自己家的粮食。同时他们也会在市场上趁机收购一些价格变低的粮食。

  不过,有个奇怪的事情出现,今日来购买粮食的人,明显都财大气粗起来。

  前几日,一次只够买十斤八斤粮食的人,此时却都以大方的三十斤或五十斤数量进行采买。

  这种情况的出现,不由的让他们担心起来。

  到了酉时,忽然有传言,外县的粮船运送了两百船粮食进衡州府码头。

  随后,很多人看到码头工人挥汗如雨的往码头上搬运粮食。

  这时,高价卖粮食的人,忽然意识到他们忘记了周边县城也是有平常仓的。

  六月十四日晚上,府衙便派出城外驻守的五百禁军,将府城内三十二家高价卖粮的粮商给查封了。

  六月十六日,衡州府城的粮食,忽然回到了九十多文一斤的价格。

  三十二家被衡州府衙查禁的粮商,在六月十六日下午,一致公开发出向受灾的民众捐款赈济灾民的声明。

  六月十八日,谢江南送谢江西离开衡州府码头。

  “二哥,今次咱们的粮食没挣到多少钱。不过,有了府衙准许我们县的粮船在衡州府境内水关通行的文书。对咱们县的粮商来说,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谢江南说道。

  “嗯,老三,还是你厉害。一石粮食挣三百文钱,你都说没挣多少钱。”

  谢江西嘻嘻哈哈的说。

  “回去之后,四大商家那些老家伙,不知道能有多高兴。他们那些三四年的陈粮,卖得比新粮的价格还高一百文。这钱就是白捡的。”

  “呵呵,我是真没想到时机赶得这么巧。这事可遇不可求,此事你切不可对外人说起。要不然,我和刘大人在衡州府士绅面前就是一个大坏人了。”

  谢江南小心提醒二哥。

  “嗯,我知道,是知府大人要拿那些粮商开刀放血吗?哈哈!那些人怎么就认定了知府大人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呢?”

  “哼,要不是在这码头上,有咱们这么些晃眼的几十条粮船。那些粮商背后的东家,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高出市场三百价格售粮的罪名就认罚呢?”

  “若是,他们能够再坚持一天,他们就会知道,我们从永兴县出发时只有十二条粮船。”

  “根本就不是江里停着的这六十条粮船。”

  “若是让他们知道了这些真相,他们绝对不会轻松认罚。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大人有雷霆手段。拿捏了几个作恶的大户,让他们不能兴风作浪,方能有这等神奇的效果。”

  “唉!我纯粹是运气好而已。赶上了这个时节,才顺势接下了这波富贵。”

  “只是,日后你们在衡阳县境内行事,要务必注意本地士绅的口碑,尽量不和口碑差的士绅交易。尽量,低调做人做事。”

  “好的,我明白了,老三,我走了。你回去吧!多多保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泉明月,清泉明月最新章节,清泉明月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