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旗兵 第419章 变又没变!

小说:清末小旗兵 作者:海凌 更新时间:2025-04-26 20:38:06 源网站:宝书网
  37年的春节比往年都晚一些,送走了张君,这几家人又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

  付宁心里沉甸甸的,像压着块石头,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

  等到了正月十五,安晨冬突然到了北平。

  “静安,有个事儿得跟你商量。”

  看着他一溜小跑的进来,身上那层层叠叠的肉波浪一样起伏,付宁忍不住就笑开了。

  “暮寒,咱们是不是也该减减肥了,你这也太胖了,跑都跑不动了。”

  “再说吧,有正事儿。”

  安晨冬跟连安打了招呼,拽着付宁进了书房,光看这个举动都说不好谁是这个家的主人。

  “静安,你的晨丰三号怎么样了?”

  “比较实验刚结束,今年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小范围试种,我去年总结里都写了啊!”

  “如果……我是说如果,现在把它大范围推下去,会不会大面积出现品种退化。”

  “现在就推吗?多大面积?”

  付宁心里不太把准,没有经过试种推广,流程上总是差了一道。

  安晨冬也不卖关子,用手往西一指,“四川和甘肃,这两个地方去年大旱,又闹了饥荒,今年中央气象台给的预测还是旱,我打算要亲自去一趟那边。”

  “晨丰二号不行吗?已经推广了好几年,安全性上没问题,各个试验场和育种基地存货都充足,直接调配不是更快?”

  安晨冬从兜里掏出来几张纸,递给付宁,让他一边看着,一边听自己的解释。

  这次四川和甘肃的旱情来势汹汹,而且根据当地交上来的报告,还有寄过来的土壤标本,农务司的分析是现有的品种在那边环境里的加成都不大。

  在各个地区的试验场数据里找,湖南、湖北、陕西的试验场都有基于晨丰二号发展出来的支线品种。

  但一是数量少,再有就是比较实验都没开始,稳定性上不敢保证。

  安晨冬就想起了付宁总结里提到的晨丰三号。

  把各项数据扒拉出来一通儿分析,发现晨丰三号意外的合适。

  “静安,如果不是看见你的名字,我几乎以为是西北那边的试验场搞的品种,各方面都贴合陕甘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再合适不过了。”

  这一点付宁不否认,毕竟他几年前就把实验中晨丰三号的种子给带去了陕西,通过几年验证,这个品种在当地已经得到了认可。

  “那四川呢,那边的土壤环境是不是晨丰二号更保险?”

  “我是打算都用,靠近北边的用三号,靠近南边的用二号,而且这回宁新四号和五号跟着一起推广,我必须得盯着去。”

  所以安晨冬这次来找付宁,除了征求他都对晨丰三号推广的意见,还有就是找他调新品种的种子。

  “三号的种子大有那儿有一部分,我的比较实验有一部分是在北平农事试验场做的,这边有点儿存货,不是太多,你需要多少?”

  “有一千斤吗?”

  付宁使劲摇头,他可没有这么多!

  就算加上拾福峪,晨丰三号一共也就打了八百多斤,再经过挑拣,能当种子用的不过也就五百斤。

  两个人在桌子上写写画画,从早晨讨论到下午,付宁说服了安晨冬。

  这次种子的调配还是以晨丰二号为主,晨丰三号放到极端环境里去,而川甘两省与他省交界的地方,都启用当地的品种。

  有了结论,安晨冬把笔往桌子上一扔,身子往椅子上一靠,“就先这么计划,到了地方我再看看具体情况。”

  话刚说完,书房的门就被敲响了。

  连安站在门口对他们说:“安大人,公事重要,也得爱惜自己啊!再说了,您废寝忘食了,也不能不让我兄弟吃饭呐。”

  听了他的话,付宁这才觉得身上腰背都是僵的,站起来腿都麻了。

  挪到窗户边儿上一看,好家伙,太阳都偏西了!

  “大哥,有什么饭啊?真饿了!”

  “面条!就等着你们说完事儿下锅呢,快出来吧。”

  不大会儿工夫,连面条带卤子就端上来了,安晨冬秃噜了一口,“嗯,还是咱们北方的面条对口味,这面擀得真好。”

  “那是你从小吃,习惯了。”付宁也呼噜呼噜的一碗往下扒拉,酸菜肉的卤子,香!

  再说这面条是徐远平擀的,那跟刘公公学了这么多年,擀个面条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安晨冬一边儿吃还一边儿跟付宁说,他现在觉得付宁把实验数据公开是个特明智的决定。

  宁新一直是他自己在做,虽然也有团队,现在也推进到了五号,但是这次的事情就没有晨丰能发挥的作用大。

  因为各地都有基于晨丰的研发品种,都更靠近各自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一旦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各个临近地区都可以支援。

  宁新就没有这个便利条件了。

  “这回我算是知道了,这一个脑子或是几个脑子,绝对比不上一大堆脑子一块儿研究,晨丰虽然只到了三号,但在国内也算是群芳竟艳了。”

  付宁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他没想过那么多,纯属是因为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足以独当一面,所以干脆把思路和方向释放出去,引导大家一起来。

  这是各地的实业厅和试验场一起努力的结果,光靠他一个人可不行。

  “所以说啊,你就是心怀天下的人!这回我也想通了,来之前把宁新的研究资料交给了金陵大学农学院,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进来,加快改良速度。”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子,等天都黑透了,安晨冬才回家去。

  第二天付宁就叫苗诚和苗义回拾福峪去了,他们两个知道晨丰三号的种子在哪里,除了自留的一百斤,剩下的都运到易县的火车站,实业部有人去接应。

  安晨冬一忙起来就找不着人了,他不光是调配种子,宁新在北平的实验情况也得分析,宁新四号和五号的种子也得整理出来,看看能覆盖多少农田。

  付宁却没想到再听见他的名字,是从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嘴里说出来的。

  看着这个西装革履,表面上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再看看站在他身后亦步亦趋的李桂康。

  付宁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末小旗兵,清末小旗兵最新章节,清末小旗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