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起义恩仇录 第282章 准备制造船厂

小说:清末起义恩仇录 作者:旁门门主左道 更新时间:2025-01-14 11:41:50 源网站:宝书网
  话说在杜武秀成功拿下广西之后,他立即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制造蒸汽动力船只。

  然而,杜武秀对船只的制造几乎一无所知。意识到这一点,他迅速采取行动,从科技学院召集了一支学生团队。

  科技学院在电能研究方面虽然有所涉猎,但在蒸汽机领域却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

  在马岱这位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只要稍加提醒,学生们便能发挥出无限的智慧,进行创新和创造。

  蒸汽机,作为一种将蒸汽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曾在历史上引发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被内燃机和汽轮机所取代。

  为了制造蒸汽机,首先需要一个能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

  这个锅炉可以使用多种热源,包括木头、煤、石油、天然气,甚至可燃垃圾。

  蒸汽膨胀后,会推动活塞做功,从而产生动力。

  有了蒸汽机,制造船只的过程就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设计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船只的用途,是用于货物运输、人员客运,还是其他特殊用途。同时,还要确定船只的尺寸和载重能力。

  接下来,是规划船体的形态与构造,确保其能够承受蒸汽机的重量以及运行时的压力。

  最后,根据船只的用途和规模,选择适宜的蒸汽机类型,如往复式蒸汽机或回转式蒸汽轮机。

  第二个阶段是材料与工具筹备。

  这包括用于建造船体的木材或金属,蒸汽机的各个部件,如锅炉、活塞、连杆、齿轮等,以及各种工具,如锯子、锤子、螺丝刀、扳手等。

  第三个阶段是建造进程。

  首先,需要构建船体,包括打造龙骨与船架,装配肋骨和外壳板,完成内部架构与甲板。

  然后,安装蒸汽机,包括在船体上装设基座,安装锅炉、蒸汽机本体及其他相关部件,连接蒸汽机与推进系统,如螺旋桨或明轮。

  最后,装配辅助系统,如燃料和水的储存设施,排气与通风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例如蒸汽调节阀。

  第四个阶段是测试与调试。首先进行静态测试,检查所有连接和系统是否正常运作,是否存在泄漏。

  然后进行动态测试,即试航,测试蒸汽机的性能以及船体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对蒸汽机以及推进系统进行调整,以确保达到最佳性能。

  最后是完工与交付阶段。完成所有细节工作,如涂装和内饰,进行最终检查,确保所有系统均符合安全标准,然后交付船舶,准备正式投入运营。

  因此,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材料,制造出强大的战船是完全可能的。

  此时,列强所使用的船只也同样以蒸汽机为动力。

  ........……………...….…..............

  在成功夺下广西之后,吏部刘荣在几位部长,副部长,中央委员会的商讨下,开始着手任命新的省长。

  崔文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安治民为川省省长,毕文治为贵省省长。

  而对于秦省省长的职位,他决定让原第九军军长杨武治担任,毕竟他也是个秀才出身。同时,马振河被任命为秦省省长。

  造船,尤其是建立造船厂,确实是一项耗时且复杂的工程。

  它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然而,广西的矿产资源为这一宏伟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的矿工,作为太平军的主力成员,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地下作业经验,而且对矿石的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些技能和知识,对于造船来说,虽然不是直接相关,但矿工们的坚韧不拔和辛勤劳动的精神,却是任何工业生产中都不可或缺的。

  马岱,作为革命军的领头人,自然深知这一点。

  他不仅双手双脚赞成在广西发展海军,而且对于利用当地矿产资源推动工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

  尽管马岱本人有些不拘小节,甚至有时显得有些散漫,但他的手下却是一群能力出众的精英。

  这些能人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显赫,但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却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李德邦、杜武秀、傅善祥、纳老三,以及太平军和捻军的众多将领,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才能和贡献。

  李德邦,擅长战略规划,他的谋略为革命军的每一次胜利都奠定了基础。

  杜武秀,勇猛善战,他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傅善祥,精通后勤管理,他的工作确保了革命军的物资供应始终充足。

  纳老三,虽然出身草莽,但他的领导力和人脉关系,为革命军赢得了不少盟友。

  太平军,捻军,关中起义军的将领们,更是身经百战,他们的战斗经验和指挥能力,是革命军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正是有了这些能人的存在,马岱才能够放心地推动他的工业发展计划。

  他相信,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他们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海军,为革命军的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说在这个时代,若论海军指挥能力,鲍超和杨岳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此时的鲍超,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官场的起伏之后,已悄然回到了他的家乡夔州安坪藕塘,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

  这个地方,如今正处于革命军的管辖之下。

  鲍超的归来,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位曾经的海军强将,在心灰意冷之后会选择回到故乡。

  实际上,鲍超的内心充满了不甘。他对清廷、李红章、曾国全、刘铭传这些曾经陷害他的人,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在贵阳一战,眼看着淮军全线撤退,他笑了,但那笑容中却充满了苦涩。

  在家乡的日子里,鲍超时常独自一人坐在藕塘边,望着那清澈的水面,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和遭遇的挫折。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想要放下过去的恩怨,过上平静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渴望着能够再次回到战场,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而就在这时,革命军的势力正在不断扩大,

  他们急需像鲍超这样的人才来加强海军的力量。

  如果鲍超能够加入革命军,那么对于革命军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末起义恩仇录,清末起义恩仇录最新章节,清末起义恩仇录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