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时候,精明人都不少。

  王青青放出来风声没多久,就有人找上门来商量代理的事儿。

  其中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矮个子中年大叔,倒是挺让王青青诧异的。

  这人是从南省省会南市过来的。

  而且一来就大手笔的要定五百只的货,这就要一次性拿出六千块钱。

  这样做,说明他首先对电子表行情挺了解的,明白它的价值,其次他本人也得资本雄厚。

  经过交谈,王青青把他的形象和记忆里新闻报纸中对南省首富的描述对上以后。

  她就不惊讶了!

  这可是朱崇义呀,未来的大佬。有超前的眼界和魄力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不过,她们的电子表能被朱崇义看上,说明她们的产品是真的好,这知名度似乎比他想象的大。

  她这么想也这么说了出来。

  朱崇义爽朗一笑,“王老板,您可真是谦虚了,这段时间谁不知道安华市电子表横空出世。”

  朱崇义竖起大拇指,“王老板您是这个,您看您这么厉害,把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儿衬托的没了。”

  ……

  王青青想着报纸上,似乎是说朱崇义是靠着炒瓜子起家的,短短几年就攒下了诺大的身家。

  想到这里,王青青好奇问道,“听说您瓜子炒的很好吃。”

  朱崇义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实在没想到他这个小人物居然还能让王青青关注到。

  他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笑着说,“是啊,要不是炒瓜子能赚几个钱,我可也没钱来王老板这儿做代理商。”

  问到自己想知道的,王青青心中有了数。

  这还没有改革开放,朱崇义就能靠着瓜子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赚到那么钱,他这销路肯定很广。

  这也就解释的通,他为什么那么大手笔的直接进六千块钱的货了。

  人家是真的不愁卖出去啊……

  之后,王青青叫来大队长,一起签了代理合同。现在她是厂长,大队长兼任副厂长。

  但是上大学以后,这厂子就差不多托给大队长负责了,现在让他把经手的事儿都了解清楚很有必要。

  虽然签了供货合同,不过现在厂子前面还有汉斯的一笔大订单和零零碎碎的一些单子在生产。

  王青青收了他一千定金,让他三天以后过来提货朱崇义点点头同意下来,只要能提到货,稍微等一等不算什么。

  朱崇义收起合同,满意的离开了。

  ……

  这时候,听到外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王青青和大队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解。

  听着离这边儿越来越近的声音,王青青坐不住了,和大队长一前一后出去了。

  “哎呀,真没想到那个懒鬼似的王老三居然还有今天……”

  “可不是,老王家祖坟绝对是冒青烟了,这可是大学生。”

  王青青听到这里,心下激动。眼睛不自觉泛起了笑意。

  他三叔可算是如愿了,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所学校,不过有大学上就不错了。

  眼看着她们老王家三个房头,大伯家两个哥哥都考上大学了,前途肯定差不了。

  她们二房一直以来就是领头羊,更不说了。

  这三房一直都是那个走不动的,他们这些亲人也是揪心。

  这下好了,三叔大学毕业最差也能混个铁饭碗。

  王青青越想越开心。

  她这会儿已经无心工作了,本来走在大队长的后面,这时候一溜烟朝着人群中央跑去。

  扒开聚集的众人,果不其然在里面发现了侃侃而谈的王三叔和旁边笑个不停的爷爷奶奶。

  看到王青青过来,王奶奶笑眯着眼睛,“青青快过来,你三叔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王青青走过去就看到王爷爷手上拿着的已经打开的信封。

  王爷爷看她过来了,忍着激动,颤抖着手把录取通知书递给王青青,“乖孙女儿,帮爷爷念一念这上面写的啥?唉,爷爷老了,这眼睛不中用了。”

  王青青收下了爷爷的凡尔赛,乖乖的接过去,先一目十行的浏览了一遍,之后才读起来。

  “祝贺王建军同志录取为我校大一新生……请务必在xx月xx日前办理入学手续。安华市会计学院校办。”

  王三叔自己已经读了好几遍了,这会儿听自家侄女儿再读出来,还是笑的见牙不见眼。

  旁边的众人知道他被录取了,但是王青青读的时候还是很给面子欢呼着,这么大的喜事儿,听多少遍都不厌烦呢!

  他们恨不得把自家家孩子都叫过来,狠狠地沾沾喜气。

  这吊儿郎当的王老三都能考上大学,他们家孩子聪明伶俐,肯定也能考上。

  这时候围观的村民自信膨胀。

  王青青也没点破他们,村民们对教育重视起来,也是好事儿一桩。

  有了考大学,进城捧铁饭碗在前面吊着,最起码很多女孩儿有机会读下去,而不是早早就辍学嫁人,一辈子围着锅台打转。

  想到这里,王青青倒是考虑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专门用来支助成绩优秀的孩子们。

  不过,这事儿得考虑全面了,王青青决定回去以后找老妈陈美华这个妇联主席取取经。

  今天的老王家那可真是喜气洋洋,加上王青青总共五个考生,都考上了大学,虽然王三叔只是一个专科,那也是值得全家庆祝的。

  王爷爷和王奶奶决定弄个庆祝宴席,别人家只考上一个都举办宴席,他们老王家可是一次性考了五个,整个公社加上知青,也就考上十二个,差不多占了一半。

  这不办一办,说不过去。

  王爸爸也点了头,这事儿不违反原则,庆祝一下也可以。

  看二娃子点了头,王爷爷王奶奶松了一口气,开心的不行。

  王建设一直都是他们家实际的话事人,众人知道他当官压力大,都不想给他填麻烦,平时能低调尽量低调。

  哪怕是王三叔这样的二流子,平时也只是偷偷懒,做条自由自在的咸鱼,从来没有偷鸡摸狗,给自家二哥添麻烦。

  既然决定了办宴席,家人就行动起来了。

  王青青被分派了写请柬的活儿。

  虽然一个村里的说一声就行,不用请柬。但是,这次会请教过王三叔和两个堂哥的老师,还有和王爸爸交好的同事。

  另外,王青青也有些人要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七零军婚,官二代子弟奋斗史,七零军婚,官二代子弟奋斗史最新章节,七零军婚,官二代子弟奋斗史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