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皇的怒吼声在大殿内回荡。

  墨云澈向来深得父皇偏爱,可还从未见父皇这般震怒,心中惊惧万分。

  他不敢看夏皇那双杀气腾腾的眼睛,急忙俯身叩首,颤声言道:“儿……儿臣不敢……”

  群臣见就连平日里备受倚重的秦王尚且遭此呵责,哪还有人敢多说半句,纷纷低着头,默不作声。

  偌大一座大殿内唯余一片死寂,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为之凝固。

  就在这时,一向寡言少语,几乎从不问政事的穆王墨云睿却站了出来。

  他毕恭毕敬地朝着夏皇鞠了一躬,言道:“父皇,儿臣有一计,或可解当下困局。”

  夏皇眼睛一亮:“云睿吾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皇陵距离青州城不过三十余里,儿臣以为,可请镇守皇陵的先贤出关,率皇陵守备解青州燃眉之急。”

  “只要青州无恙,皇城便无后顾之忧,届时再调皇城拱卫军,并玄天宗、风雷宗、苍穹剑阁等京畿各大宗门弟子,一同驰援幽州,必能将蛮族一举击溃!”

  夏皇闻言,眉头微蹙,陷入深思。

  大夏开国圣君曾立下万世不易之祖训,除当朝天子外,凡墨氏子孙,修为臻至灵虚境,且寿逾百岁者,皆需遁入皇陵,闭关镇守。

  之所以如此,皆因皇陵当中不仅仅埋葬着历代大夏君王,在皇陵地下深处,更有一座自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封天大阵。

  封天大阵中究竟封印着什么,无人知晓,似乎与先天神灵有关。

  大夏开国圣君曾有遗训:

  “守护封天大阵,乃是墨氏子孙千秋万代之责,阵若有失,墨氏一脉将亡种灭族。”

  故而从古至今,凡是修为达至灵虚境,年过百岁的墨氏传人,都必须前往皇陵镇守。

  既可避免皇权纷争,亦可确保藏于皇陵之中的封天大阵无虞。

  依祖制,凡入皇陵镇守之皇族传人,皆称先贤,超脱世俗礼法,不拜皇命所拘。

  即便是当朝天子,也无法对先贤下达旨意。

  如今在皇陵之中,共有先贤三十三人。

  最年长者,名为墨无痕,已历四甲子春秋,被世人尊为老祖。

  早在数十年前,老祖修为就已臻至归一巅峰之境。

  如今恐怕早已超凡入圣,迈入比肩神灵的天人境。

  只是一旦入了皇陵,便需斩断俗念,不再过问凡尘之事。

  故而当世从未有人见过老祖,更无人见其出手,其修为究竟是何境界,全凭臆测,无从真正知晓。

  除老祖外,皇陵中余下三十二位先贤,寿皆在百二十至二百载之间,便是修为最低之人,也已是灵虚巅峰境界,半数已达归一圣境。

  再加之千余皇陵守备,修为至少都是化神三阶,倘若当真能让镇守皇陵的先贤率领皇陵守备出手,必能解皆青州之危。

  夏皇沉吟良久,缓缓言道:“云睿之计,确为良策,只是皇陵先贤不受礼法约束,可不遵皇命。除非是面临亡国之危,否则先贤绝然不会轻易出关。”

  墨云睿上前一步,道:“儿臣愿亲赴皇陵,恳请先贤出关相助!望父皇恩准!”

  “你去?”

  “朕若不亲自前往,皇陵先贤只怕不会现身见你。”

  “父皇可将天机印暂交予儿臣,皇陵先贤见到天机印,必定现身相见。”

  一提及“天机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哗然失色。

  天机印,乃是大夏传国印玺,象征着无上皇权,唯天子可执。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天机印象征皇权,当年便是太子监国期间,亦未敢染指此印呐。”

  “吾皇在上,皇权岂能旁落,恳请陛下三思。”

  “恳请陛下三思。”

  ……

  群臣纷纷跪伏,苦口劝谏。

  夏皇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你们这群废物!国难临头,谁都不愿挺身而出,一涉及皇权,一个个原形毕露!”

  “尔等只知觊觎皇权,倘若此劫渡不过去,朕与尔等都将沦为刍狗!一群刍狗!”

  “吾儿云睿一向淡薄名利,不争不夺,危难之际却能挺身而出,这才是我墨氏子孙应有的风骨!”

  “今日,朕偏要将天机印授于云睿,谁人敢阻拦,朕就治他个误国之罪,诛其九族!”

  夏皇怒气冲天,诸位皇子与文武群臣皆匍匐在地,无人再敢置喙。

  见无人再言,夏皇正欲命范公公取来天机印,一名太监疾步入殿,高声禀报:“陛下,幽州急报!”

  夏皇闻言,心头猛然一缩。

  在他看来,此时幽州传来消息,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莫非雄关已被蛮族攻破?”

  “不!不!陛下,刚刚收到幽州鹰信,蛮族已经退兵。”

  “什么!?”

  夏皇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退……退兵了?”

  “那吾儿云霄呢?”

  “回禀陛下,燕王殿下安然无恙,已经返回燕王府。”

  众臣闻言,皆面露惊愕之色,纷纷交头接耳:

  “蛮族这就退兵了?”

  “不是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么?怎么就退兵了呢。”

  “燕王的玄甲黑骑与幽州军几乎已经全军覆没,雄关守军仅有万余,怎么都不可能挡得住蛮族十万铁骑啊。”

  “幽州明明已是囊中之物,他们居然退兵了!这帮蛮族莫不是因为捞着了好处,所以就撤了吧。”

  “难道幽州凑齐了他们要的那八百万两赎银?”

  “所以我说蛮族皆是目光短浅之辈,不足为虑。”

  ……

  群臣正议论纷纷,那名小太监继续言道:“传闻是宸王殿下孤身出雄关,凭借一己之力,不但救回了燕王殿下,还说服了浑邪王退兵。”

  “什么!?”

  夏皇与群臣再度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大殿之内顷刻间鸦雀无声。

  夏皇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急忙问道:“你说宸儿是孤身一人出的雄关?”

  “回禀陛下,幽州鹰信确是如此记载。”

  “鹰信上还说什么?”

  “鹰信上还说,浑邪王感念宸王殿下武德高尚,心悦诚服,故而愿意向我大夏俯首称臣,不日将呈递国书。”

  夏皇瞳孔骤然放大:“蛮族竟……竟然要向我大夏称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潜龙在渊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潜龙在渊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最新章节,潜龙在渊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